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4 天前

研究團隊在巴西亞馬遜雨林拍攝到史上第一段黑色美洲豹(黑化型雌性)與斑點美洲豹(雄性)野外交配影像。這段六分鐘的影片由設置在帕多山國家公園的紅外線攝影機捕捉,揭示了野生美洲豹神秘的求偶與交配行為。

美洲豹一向行蹤隱密,加上牠們屬於獨居動物,雄雌互動十分有限,因此在野外幾乎不可能完整觀察到交配過程。過去科學界對其繁殖行為的理解,多來自動物園或圈養環境。這次的紀錄,不僅是首次見到黑化型美洲豹在自然棲地交配,也是首次有不同毛色型態的美洲豹在野外被科學驗證的影像。

影片完整呈現十二個交配階段中的九個,與圈養環境下的觀察結果高度一致,顯示求偶行為可能是物種長期保留的演化特徵。有趣的是,研究人員注意到雌豹乳頭腫脹,似乎處於哺乳期,並非真正的發情期。這暗示牠可能採取「隱藏與調情」策略,透過交配行為混淆幼崽的父系來源,以降低雄性殺幼的風險。
行為幾乎與動物園圈養觀察一致,繁殖行為高度保守
ece371776-fig-0002-m-1024x615.jpg
圖表呈現 2023 年 9 月 6 日於巴西帕多山國家公園記錄到的美洲豹交配行為時間線。整個觀察歷時約 5 分鐘,包含兩次完整的交配事件(橘色區塊),中間有休息間隔。
下方列出九個可辨識的典型行為階段:
A:低頻低吼(約 200Hz)
B:高頻尖叫(600–1000Hz)
C:雌豹搖尾並呈現生殖姿勢
D:雄豹靠近並發起交配
E:雌豹下蹲進入交配姿勢
F:雄豹爬跨,雌豹偏尾配合
G:雄豹骨盆律動
H:雄豹咬住雌豹後背,雌豹快速甩尾
I:交配後雌豹翻身躺下。圖/《Ecology and Evolution》
這段影片也讓人意識到,亞馬遜廣袤的雨林仍潛藏大量未知。正如研究主筆、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 Carlos Peres 所說:「我們在這浩瀚的地區,對許多物種的日常生活仍知之甚少。」

美洲豹目前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近危」物種,棲地流失與獵殺威脅持續存在。深入理解其自然交配行為,不僅有助於改善圈養繁殖計畫,更能為野生族群保育提供參考。正如共同作者 Thomas Luypaert 所言,每一個新觀察都是守護這些大貓的重要線索。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3 天前

這篇文章我之前分享過了,附上比較清楚的相片和影片。

211.jpg


研究主持人、英國東安格里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裴瑞斯(Carlos Peres)教授興奮地形容團隊「中了頭獎」。他說:「這段6分鐘的影像揭示了牠們的求偶與交配過程,如果牠們當時再移動幾公尺,我們就會錯過這一切!」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