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前天 08:05

211.jpg

為什麼矽是宇宙最常見元素之一,卻從未在木星、土星這類氣態巨行星大氣中發現?也許它們未曾消失,只是難以檢測。新研究利用南雙子望遠鏡、韋伯太空望遠鏡觀察被暱稱為「意外者」的古老棕矮星,首次從其大氣發現「消失的」矽烷特徵,將幫助解開這個謎題。

試圖對宇宙事物進行分類是人類天性,但有些物體因奇怪特徵難歸類,比如質量介於最大行星與最小恆星之間的棕矮星,其內部無法維持核融合。

與其他已知棕矮星相比,暱稱「意外者(The Accident)」的棕矮星 WISE 1534−1043 特性顯得更不尋常,其相對顏色成分在迄今觀測的棕矮星可說獨一無二,引起天文學家興趣。

NOIRLab 天文學家 Sandy Leggett 團隊率先展開調查,使用南雙子望遠鏡獲取 WISE 1534−1043 近紅外影像;後續研究由 NOIRLab 天文學家 Aaron Meisner 接手主導,使用韋伯太空望遠鏡分析 WISE 1534−1043 大氣構成。

研究團隊從 WISE 1534−1043 大氣發現稀有化學物質矽烷(1 個矽原子與 4 個氫原子鍵合)特徵,行星科學家長期以來預測該分子存在氣態巨行星,且對雲的形成發揮重要作用,但數十年搜查從未證實,直到現在首次於這顆奇特棕矮星身上發現。

WISE 1534−1043 距地球約 50 光年,可能形成於 100~120 億年前,當時宇宙主要由氫、氦組成,僅含微量其他元素(包括矽),這項發現表明在 WISE 1534−1043 這種古老天體中,矽可與氫鍵結合形成光分子並抵達大氣上層,而後期才形成的天體如太陽系木星、土星、其他棕矮星等,矽可能與氧結合形成較重分子,從而沈入大氣表面深處,望遠鏡難以檢測它們。

這些數據也證實天文學家對氣態巨行星形成方式的預測,同時暗示形成古老天體的環境與近十億年環境差異多大,木星、土星也沒那麼奇怪了。

新論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tt007
王室 | 昨天 23:40

所以矽一直都存在,只是被大氣層遮擋住嗎?
如果矽消失了,會對宇宙產生什麼影響?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