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萊傑
伯爵 | 昨天 15:10

最近不是在討論國高中生要不要延後上課時間嗎?  
畢竟學生一整天忙著上課、通勤、補習,感覺人生都被學校綁架了。  
說真的,這樣努力讀書是為了啥?高薪工作?結果也就科技業、醫牙那些少數行業能過得舒適。  
我們用全世界最長的上課時間,換來的竟是「高壓適應力」?這是什麼奇怪的交換條件啦!

對那些沒興趣或沒天賦的學生,硬逼他們去選熱門科系,真的好嗎?  
學校只看升學率,學生想做什麼根本沒人在乎。  

還有人說國高中生可以自己通勤,但看看台灣的交通和城鄉差距,  
如果我有小孩,我也不放心讓他自己跑啊!  

重點是,為什麼要學這麼多以後用不到的東西?  
大家每天準備考試,卻不知道未來要幹嘛,因為社會就是這樣期待的。  
說好的教育改革呢?政治卡住了嗎?  

延後上課?乾脆下午開始上課,一路讀到晚上好了,順便包晚餐。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20 + 20 樓主太有才啦!
野生Asa + 30 + 30
一顆紅豆 + 2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70  金幣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和溪
王子 | 昨天 16:43

我們家有2個小孩.大的自我放棄.原因非常多.家長小孩都要負責.還好我們有堅持.他從幼稚園一直到國中.被我們強迫英文.目前30歲在澳洲當外勞今年第7年.

小的在國中時期喜歡理科..文科只能勉強及格邊緣.大學.學測前他的文科實在很糟糕.補習班老師的婆在一中..我們只能付2小時5000元讓她拉文科..還好分數有拉起來.他可以讀自己喜歡的科系

您說的很好..可是執行層面有些困難..首先家長程度要夠.我個人自小就是外公外婆帶大.是當了爸爸才開始學習如何當爸爸.再來家長要有錢有時間.陪伴規劃小孩參與或是發現他們的興趣..課業就很重了.除非小孩是天才.或是家長堅持.不然家長跟風培養興趣.也是無奈之舉.

為什麼在小孩身上大家願意花錢.花時間....老人老了沒啥人願意理.除非老人錢很多.或是子女天生感謝父母..

以上個人小經驗.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comsci + 20 + 20 感謝大大分享
一顆紅豆 + 2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70  金幣 + 5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一顆紅豆
王子 | 昨天 17:11

這個世界原本的樣態就是如此,國與國爭 人與人爭。過得下去真的就是那些行業,不然當清潔的 當保全的誰來做?壓迫小孩讀書,就只是希望他們能過得下去,過得好!!
9e3317842482419592e3dcf8904b1fd3.gif

回應

和溪  好直接.我喜歡  發表於 昨天 17:24

評分

已有 4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野生Asa + 30 + 30
comsci + 20 + 20 樓主太有才啦!
和溪 + 2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0  金幣 + 8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望日瘋狼
伯爵 | 昨天 20:47

首先我覺得你說的交換有點不成立,我們用最長的上課時間換來的不是適應力,而是對於"讀書&學習的厭惡"
而且所謂"高薪工作"居然說到"工作"勢必就不是創業,而是去用才能去換取薪資,那麼那些需要高專業性的工作得到較好的薪資並沒有錯啊,工地的師傅(焊工、CNC加工、機床工)這些有著高度專業性且高薪的工資做不該被撇開討論,較少被提及只是因為辛苦、傷害高、難學,

這部分你說到的就是台灣教育體系的大問題了,首先我認為這跟"學校只看升學率"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我認為)
今天以國中來說,學生考上當地第一名的高中/高職,差異在哪呢?對學校來說都是升學率提升阿,而且若真的要看升學率,不應該將學生全都勸向高職嗎?畢竟同級距來說高職就是比高中好考,也因此這件事的重點不是學校,而是"在學校學了什麼"以及整體"技職體系"的落後,台灣目前的技職體系是學習德國,然後加以改進(四不像) 若以專業性來說,技職體系應該要比高中體系來的深入但台灣就是沒有,再來另一個就是"尊重專業"台灣其實非常不注重這件事情,講白了做甚麼其實都是為了餬口飯吃,也因此"不賺錢的生意"誰會做呢? 出社會你都這樣想了,為甚麼期望學生用自己未來3年(高職)4年(大學)5年(大專)去賭博呢?
會說是賭博是因為,"你可以跟我說3、4、5年後,哪家公司、產業是可以賺錢而且在風口上嗎"若你回答不出這個問題,那麼那些需要經歷學校才能出來闖盪的,怎麼能期待他們選擇自己所想而非可以賺錢呢,更不要說台灣目前的產業天平已經是政府扶植起來的。

這邊我想幫政府說一點話,其實教育有在改革,但第一是改革這種是不是可以立即見效的,第二教育已經根深蒂固是需要家長&學校配合才能更加順利的,
這兩點的環環相扣導致目前的改革好像不明顯(這邊我們就不深究課綱的問題了)
也因此我不認同的部分"沒有學習是無用的"若你要以微積分、高數、哲學、物理化等等來舉例當然沒問題
這個沒用只是因為每個人對標的層次並不一樣,但教育體系就是需要一個標準來衡量及裁決,那當然是以當程度的平均來做學習,大學、碩班、博班才是學術的延伸,那也回過頭來說那為甚麼麼國民義務教育要是12年,其實這就是層次的不同,6年、9年國教其實大家也活得好好的,生活也過得去何必多花那些錢跟人力去提高3年,就是因為"國力"阿,這樣
舉例 今天有兩位小六的同學,一位是台灣人另一個是第三世界落後國家(不指明是為了不歧視),你會更願意相信哪個能有算數、社會等基礎的談論資本?
提高國民義務教育,讓人民有思考的能力(我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其實是對於統治以及治理的相對障礙,對岸的"知青下鄉活動"、"文化革命"部分原因就是將高知識人群下放鄉土,美其名是為了教育其實就是流放,將思考的人群分散到各地,就算想要造反也無法,而現在台灣政治會這樣亂,有部份也是因為"會思考"所以會覺得有人錯了,會去反抗會去爭論(當然極端言論跟過激行為不予支持)
所以說沒有學而無用這種事,只是你還沒用到或你不配用而已

以上言論為個人立場,歡迎討論以及反駁糾正,因為字太多 以下為AI簡介

1. 台灣教育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升學率,而是「在學校到底學到什麼」以及「技職體系的落後」。
2. 技職教育原本應該比高中更專業深入,但台灣的制度四不像,加上社會普遍缺乏對專業的尊重,導致學生在選科系與未來方向時,往往被迫以「能否賺錢」為主要考量。
3. 這種情況使得學生選擇更像是一場「賭博」,因為沒有人能預測 3–5 年後哪些產業會成為風口,甚至許多產業發展還仰賴政府扶植。
4. 政府其實有在推動教育改革,但教育本身需要時間才能顯現成效,也需要家長與學校的配合,因此短期內往往難以被看見。
5. 至於「學習無用論」並不成立,因為教育體系必須以平均標準來衡量,全民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在於提升國力與思考能力。
6. 真正的差別在於「知識是否已被運用」,因此並沒有「學而無用」,而是「還沒用到」或「尚未具備使用的能力」。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toradora99 + 30 感謝大大分享
鄭玄琦 + 20 + 2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50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昨天 20:55

選熱門科系
錢比較多工作好找
工作也是為了賺錢
如有副業才是興趣
如不是為了賺錢
人生也可以很不一樣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