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昨天 23:25

AA1MTekC.png
NASA最新研究指出,過去16年來,太陽變得越來越活躍。(翻攝NASA YouTube頻道)
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宣布,太陽在過去16年的活動明顯增加,結束長達數十年的低活躍期。此變化出乎科學界意料,這可能對太空天氣以及地球上的科技系統帶來強烈影響。

《CBS》報導指出,根據《天體物理期刊通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9 月初發表的研究,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的太空等離子物理學家傑米賈辛斯基(Jamie Jasinski)和馬可維利(Marco Velli),追蹤到從2008年以來,太陽風、太陽電漿爆發與磁場強度等活動逐漸上升,與原先預期太陽將進入長期「深度太陽極小期」的趨勢相反。

賈辛斯基說:「所有跡象原本都指向太陽將進入一段長期低活動期,因此看到這一轉變真的令人驚訝。」他直言:「太陽正在慢慢甦醒。」
太陽活動增加,代表會有更多的太陽風暴、太陽閃焰(Solar Flares)與日冕巨量噴發(Coronal Mass Ejections),這些現象統稱為「太空天氣」,不僅影響太空船與太空人安全,也可能干擾地球上的電網、GPS定位系統、無線通訊等。

NASA自1980年代起,記錄到太陽活動逐漸減弱,2008年更記錄到有史以來最弱的一次。一般而言,太陽活動呈現約11年的循環,目前地球正處於第25次太陽週期(Solar Cycle 25),始於2020年。前一週期是百年來最弱的一次,科學家原以為這將延續至下一個週期。

為更精準預測太空天氣,NASA計畫發射多項新任務,包括星際映射與加速探測器(IMAP)、由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主導的SWFO-L1任務,最快下週由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升空。NASA表示,這些任務對阿提米絲登月計畫至關重要,因為瞭解太空環境,才能幫助減少太空人暴露在輻射風險中。

事實上,2024年5月,NASA記錄到20年來最強的地磁風暴,多次X級太陽閃焰甚至讓墨西哥等地區看到極光。專家指出,強烈的地磁風暴也可能癱瘓網路、高頻通訊,影響航空與海事系統。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5 小時前

過去一段時間,太陽活動一直處於相對平靜的狀態,導致一些科學家預測太陽可能會進入一個類似「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的長期深度太陽極小期。這個時期發生在17世紀,當時太陽黑子數量極少,與地球上的「小冰期」有時間上的關聯。

然而根據最新的觀測數據,太陽的活動正在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甦醒。這包括太陽黑子數量的增加、更頻繁的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和磁場強度的增強。科學家們正在密切監測這種趨勢,並且警告強烈的太陽風暴可能引發地磁暴,這會干擾球通訊與電網系統。

太陽活動的週期性增強是一個自然過程。這次的甦醒只是證明了太陽活動的預測模型仍有許多未知數,未來科學家們會持續觀察與研究,以更精確地掌握太陽的動態。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樓主太有才啦!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