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arngreiper
威爾斯親王 | 3 天前

自由時報 2025/09/23 06:31 首次上稿 09-22 22:30 更新時間 09-23 06:31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本NTT與三菱重工於南紀白濱機場跑道上,進行創紀錄的雷射無線供電實驗。主圖呈現了長達1公里的雷射傳輸路徑,左右嵌入圖則分別為精密的雷射發射光學系統(左)與電力接收裝置(右)。(圖:NTT/三菱重工)
日本兩大工業巨頭NTT與三菱重工(MHI)近期宣布一項重大技術突破,成功開發出一項被形容為「空中電纜」的雷射無線供電技術,在1公里外的距離創下了高達15%的全球最高傳輸效率紀錄,為災區、偏遠島嶼與太空的無線供電提供新可能。

這項里程碑式的實驗,於今年1月至2月間在和歌山縣的南紀白濱機場跑道上進行。實驗中,研究團隊發射功率約1千瓦(kW)的雷射,精準投射到1公里外的接收面板,最終成功接收到152瓦(W)的電力,換算傳輸效率高達15%,並成功維持了長達30分鐘的連續供電,驗證了技術的穩定性。這項成果已於8月5日發表於英國權威期刊《電子學快報》(Electronics Letters),並由兩家公司於9月17日共同對外宣布。

雷射穿越亂流 穩定供電成真

長距離雷射傳輸的最大挑戰,來自於大氣中的溫度與氣流變化所造成的「亂流」,會導致能量衰減與不穩。為此,研究團隊結合了兩大核心技術:首先是NTT開發的「長距離平頂光束賦形技術」(Long-distance flat beam shaping technology),它能預先將光束「整形」,確保能量在長途飛行後仍能均勻覆蓋。

其次是三菱重工的「輸出電流平準化技術」(output current leveling technology),它能在接收端穩定因光束閃爍而波動的電流。這兩項突破的結合,使得公里級的穩定雷射供電首次得以實現。

災區到太空 應用藍圖清晰

這項技術的真正價值在於其廣闊的應用前景。研究團隊指出,未來它能為因災難而斷電的地區、或因地形限制而無法鋪設電纜的偏遠島嶼與山區,提供「隨叫隨到」的即時電力。此外,透過為飛行中的無人機或高空平台基地台(HAPS)進行無線充電,將可實現不間斷的災情監測或通訊中繼。

最終,這項技術更被視為太空探索的關鍵一環,有望應用於為太空數據中心、月球探測車供電,甚至是實現從太空太陽能發電站將電力傳回地球的宏偉構想。

雷射無線供電系統原理示意圖。電力首先驅動雷射光源(左),將能量轉為光束;光束經空中傳輸後,由光電面板(右)接收並轉換回電力,為最終的裝置供電。(圖:NTT/三菱重工)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littleglin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littleglin
王子 | 3 天前

本篇最後由 littleglin 於 2025-9-23 11:02 編輯

細部原理可能不同,但看起來就是源自太陽能的啟發,都是把能量轉換成電能

以前有使用過手電筒,驅動 太陽能裝置:太陽能蓄電手電筒、向日葵玩具(會持續轉向太陽位置)
那時候就知道 光能夠強,是可以代替太陽光

看到損耗85%,真的是很慘。
可是有改良的空間,而且這可以成為應急設備。
不過總覺得會是過渡性產品,會被更成熟的產品取代。
例如:MP3、MP4 ,現在都被手機取代了,所以後世會繼承這些功能,但未必會是同一類產品
所以我不看好目前這實驗,但是看好後續的取得的經驗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一顆紅豆 + 2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望日瘋狼
伯爵 | 前天 09:47

感覺未來會突然在某個地方會有大用處,但就目前又要考慮間距跟障礙的問題,然後又會有人靠邀輻射量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