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2025-9-24 23:14:51

AA1N6d4o.jpg
運動有益健康,但運動後常會伴隨肌肉痠痛。(示意圖/Pixabay)

運動有益健康,但運動後常會伴隨肌肉痠痛,此時究竟該熱敷還是冷敷?醫師張家銘表示,若無明顯受傷或扭拉傷,熱療在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修復,比冷療更具恢復效果,且泡在超過攝氏38度左右的熱水中,最能有效代謝運動產生的廢物。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表示,很多人運動後都會感覺全身痠痛,若有明顯受傷或扭拉傷,應先冰敷來減少出血和腫脹,待急性期過後再熱敷促進修復。「但若是單純運動後的痠痛,發表在今年國際期刊《Sports Medicine》(運動醫學) 的研究整理了冷療、熱療、交替冷熱療等的修復訣竅。」

運動後泡在38度以上的熱水 最能舒緩痠痛

該研究指出,運動後泡在超過攝氏38度的熱水中,血管會擴張,血液循環加快,有助於代謝運動後產生的廢物。此外,熱療還能啟動一種叫「熱休克蛋白」的保護機制,能減少發炎、降低氧化壓力,讓肌肉修復速度更快。

冷療的適合溫度為10度冷水 需浸泡11分鐘

冷療則包括冰敷、冷水浴等。科學證據顯示,大約攝氏10度的冷水,至少要浸泡10~11分鐘,才能有效減少肌肉發炎、舒緩腫脹。但研究也發現,冷療並不是越冰越好,尤其是當肌肉受傷較嚴重時,過度降溫可能會延緩壞死組織清除,反而影響長期修復。
冷熱交替的治療 熱水2分鐘、冷水1分鐘

研究發現,在熱水和冷水間來回浸泡,能讓血管一收一放,加速血液循環,幫助減少腫脹和僵硬,也能舒緩肌肉痙攣。熱水2分鐘、冷水1分鐘,重複3~4輪,有助於舒緩運動後的小腿或大腿腫脹。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19830523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2025-9-25 15:35:01

我的生活經驗如果是要消除運動的酸痛都是泡個熱水澡,如果腳趾頭吃了辣蘿蔔乾那就趕快冰敷。所以如果是持續減輕痠痛和幫助肌肉放鬆,熱敷被認為是最有效的,尤其是在運動後一小時內,對於減輕肌肉痠痛效果較好。

如果痠痛伴隨急性腫脹或需要立即麻痺疼痛,可以在運動後使用冷敷。所以大聯盟投手大多會採取冰敷,因為棒球投手在一次先發或大量投球後,手臂會承受巨大的壓力,導致肌肉、肌腱和關節處出現微小的損傷和發炎反應,冰敷最可以麻痺神經末梢,能迅速降低投球後手臂和肩膀的痠痛感。

而冷熱交替是一種結合兩種傳統療法的有效策略,非常適合經常從事高強度訓練的運動者。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