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鄭玄琦
高級版主 | 5 天前

你以為只有人類爸爸會陪伴女兒成長嗎?其實狒狒爸爸也會,而且這樣的父女情深甚至能延長女兒的壽命!

美國聖母大學生物學家 Elizabeth Archie 團隊研究肯亞安博塞利(Amboseli)國家公園216隻母狒狒後,發現爸爸與女兒童年時期關係密切的母狒狒,成年後壽命比其他同伴多了約2至4年。

一般狒狒媽媽負責全部育幼工作,爸爸的存在感偏低。不過,當公狒狒年輕時經歷「風花雪月」的旺盛繁殖期後,年紀漸長便會轉為「慈父模式」,放慢追求異性的腳步,投入更多心力陪伴子女。他們常會和女兒一起生活多年,時不時還會一起進行親密的理毛行為,這對狒狒而言,就像人類一起坐下來喝咖啡聊天一樣,是促進感情的重要活動。
同居年數決定親情深淺,理毛行為顯現世代傳承
rspb.2025.0194.f001.jpg
圖說明了母狒狒從小到大與父親共居的年數分布,以及母狒狒和父親、其他成年雄性之間互相理毛(grooming)主動性的變化。
(a) 母狒狒與父親共居年數分布
圖表左側橫軸表示累計與父親同住的年數,縱軸則列出216隻幼年母狒狒。
可見有54%的母狒狒和爸爸至少住滿一年,39%住滿兩年,21%能和爸爸一起超過三年,只有6%可以同住到四年。
這反映出,實際上能長時間和爸爸共同生活的女兒並不多,多數在成長早期就與父親分開(如父親離群或死亡)。
(b) 理毛主動性的年齡變化
右側兩個子圖顯示:隨著母狒狒年齡增長,她們與父親或其他成年雄性的理毛主動性變化。
上圖:理毛對象為「自己的爸爸」。年幼時(0-1歲)多由爸爸主動幫女兒理毛(深藍色),隨年齡增長,女兒主動為爸爸理毛(淺藍色)的比例升高,超過爸爸主動,呈現角色轉換。
下圖:對象為「所有成年雄性」。女兒主動為其他雄性理毛(紅色)比例始終偏低,而成年雄性主動為女兒理毛(橘色)則隨年齡提升而明顯上升。圖/《英國皇家學會報告B輯》
研究發現,父親長期陪伴、理毛行為頻繁的母狒狒不但壽命較長,也較少遭遇社交衝突和欺淩,因為狒狒爸爸偶爾會替孩子「出頭」,協助女兒免於霸淩。更有趣的是,狒狒爸爸往往也是社群中受歡迎的「大人物」,當女兒跟爸爸在一起時,接觸到的社交圈也更為多元。

這項有趣的發現,除了讓人重新思考「父親角色」的演化意義外,也告訴我們,就算動物爸爸不像人類爸爸那樣全面照顧小孩,他們看似微不足道的關懷,對子女的生命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732 + 30 感謝好友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732
皇帝 | 4 天前

這項研究的確是顛覆了我們對動物界父職的刻板印象,顯示即使在通常由母親主要育兒的動物中,父親的投入和陪伴對後代的生存和健康也具有深遠的影響。

但是為什麼只有女兒的壽命會延長父親卻不會,這似乎有些不太公平,如果父女情深應該父女雙方都應該要受益才對。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鄭玄琦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