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皇帝 | 昨天 08:22

211.jpg

古代封建社會,女性地位低下,但武則天卻打破規矩,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掌權15年,曾清除李唐宗室、重用親族,甚至展現「以武代唐」的野心,但最終甘心將江山還給李家,這並非退讓,而是她深謀遠慮、保全李唐江山的高明布局。

武則天14歲入宮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後來成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不僅外貌出眾,更精通文學與政務,李治逐漸將國事交由她處理。這段經歷為她後來掌握皇權、影響國家大事打下了穩固基礎,也讓她熟悉宮廷權謀與政治運作。

野心與權力布局
李治去世後,武則天掌握大權,甚至曾考慮廢掉自己的幾個兒子,自行繼承皇位。西元690年,她正式稱帝,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為鞏固權力,她清除了部分李唐宗室,重用自己娘家的親族,並曾考慮讓侄子繼承皇位,顯示出「以武代唐」的野心。然而,她最終放棄了這一想法,顯示其決策並非盲目追權,而是深思熟慮、權衡利弊。

狄仁傑的勸諫
武則天最終將江山還李家,很大程度上受到名相狄仁傑的影響,他曾直言不諱:「太宗皇帝親征天下,為的是平定國家,才能傳給後代。先帝將兒子托付給您,您卻想將江山傳給外姓?」又說:「姑侄之情與母子之情,哪個更親?若立侄為太子,太廟裡姑侄同祭,古今未有;若立子,方為名正言順,萬代可傳。」簡單卻意味深長的話,讓武則天看清歷史規律與利害關係。

除了理性分析,民心走向也給她壓力,一次募兵行動中,最初應募者寥寥無幾,但宣布由李顯(武則天之子)出征後,士兵瞬間蜂擁而至,北郊山頭人潮洶湧,顯示軍心民心仍向李唐。內外因素交織下,武則天最終決定立李顯為太子,象徵性結束了「以武代唐」的構想。

成就千古英名
武則天的退位並非軟弱,而是深謀遠慮的體現,她掌權15年間,既展現了女皇的統治智慧,也在關鍵時刻做出最符合國家長遠利益的決策。將江山還給李家,不僅保全了國家根基,也讓她的歷史形象更加高明,成就千古英名。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