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526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95110854
王爵 | 2011-8-25 09:16:39

本帖最後由 95110854 於 2011-8-25 09:21 編輯

「我這一生中,沒有私我與私心,無愧於己、也無愧於天下,只希望四大志業發展完備,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發揮得淋漓盡致。教育志業正是基於四無量心的『大捨』精神。」

慈悲喜捨 作育英才導正向

與慈濟小學老師談話,上人指出,從慈濟護專建校開始,即盼教育志業能薰陶、培養學子清淨而穩固的品德,孕育身心健康的社會良才;然現今社會愈益喪失道德人文,大環境令人擔憂,即使有教育使命的老師,也難施展抱負。

「追求『利』的心念一動,即無法靜下來,即使生活無虞,也會想要求得更多而忘記本分。向『利』看齊,原本願意付出而利人,也會變成只求利己。」

上人憂心言,「利」與「害」如孿生兒,社會風氣趨向追逐利益,實則危機四伏;引導富者濟貧助苦,才不致沈陷於追逐權勢名利的泥淖。

將心比心 計利當計天下利

「志為教育,要有共同的方向。要說『利』,就要談天下利,莫為私己的名利而爭;志為人師,就要作模範,心胸開闊,用心設法教好孩子。」

上人強調,只把自己的孩子教好,仍會受其他行為偏差的孩子影響;若能將別人的孩子也教好,帶動其他教育工作者提起使命教好學生,讓社會平安,自己的孩子也才能平安。

「要教好孩子,端看老師能否以身作則。希望老師能以菩薩的精神,視天下眾生為己子,引導他們將心比心、體貼他人;以此『慈悲等觀』的理念,將人心導回正向,做出教育典範。」

(攝影者:黃裕銘    上人強調,「要教好孩子,端看老師能否以身作則。希望老師能以菩薩的精神,視天下眾生為己子,引導他們將心比心、體貼他人;以此『慈悲等觀』的理念,將人心導回正向,做出教育典範。」 圖:台南慈濟大愛幼兒園畢業典禮彩排。)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1年6月29日
※本文摘自:《慈濟月刊》536期《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20110824.jpg (52.26 KB, 下載次數: 1)

20110824.jpg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lushen6254 + 30 + 30 ^^阿彌陀佛~
Phina + 15 感謝回報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45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人生極盡繁華,
不過一掬細沙。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