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翔麟
大親王 | 2011-9-16 20:54:10



文成公主進藏,給西藏帶去了佛教文化,也帶去了文明,她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然而,文成公主入藏時曾發現西藏的地形是一個魔女仰臥之形,因此修建了眾多的寺廟。對於這一傳說是否真實?而文成公主在進藏又產生了哪些傳說呢?

  藏文史籍中有不少關於藏王松讚幹布修建十二鎮魔寺以鎮壓女魔四肢關節的記載。關於西藏地形是魔女仰臥之形的傳說,可以遠溯到西元7世紀文成公主進藏的時代...
據說是文成公主用八卦推算出來的:“於是由(文成)公主擺開卦具,運用八卦進行推算,推算結果是,拉薩這個地方並不具足八種吉祥之相,而且有八種或五種地煞。原來雪域吐蕃這個地方,形如一個仰臥的女子。”

  經過文成公主進一步勘查,得知拉薩平地臥塘湖為女魔心血匯集之處,在瑪布日山(即布達拉宮所在的紅山)、甲波日山(在布達拉紅山西南,孤峰聳出,俗稱藥王山)、帕瑪日山(在甲波日之西北,較低,俗稱魔盤山)三山之地為女魔心竅脈絡。為了鎮住魔女,故而決定在布達拉紅山上修建王宮,鎮住女魔心骨。於是,松讚幹布的另一位妻子尼泊爾赤尊公主根據文成公主的推算,以山羊馱土,填平臥塘湖,並在其上修建了大昭寺,供奉神像,鎮住女魔心骨。為了進一步鎮住這個仰臥的魔女,先在吐蕃王朝的四大重鎮衛藏四茹分別修建四大鎮寺。

  西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在20世紀90年代整理羅布林卡文物時,發現了兩幅《西藏鎮魔圖》的唐卡,大小、內容都一樣,畫面長釐米,寬72釐米,採用金、銀、瑪瑙、珊瑚、珍珠等多種礦物顏料和藏紅花、茜草、大黃等植物顏料繪製,其顏料純度高,畫面效果濃烈而厚重,還保持著艷麗的色彩。

  而關於這些魔女仰臥之形傳說的真實性,還有待我們進一步證實。

文成公主進藏

  唐太宗貞觀八年(西元634年),松讚幹布即位為吐蕃讚普,年僅13歲的他依靠論科耳、尚囊等輔臣,討伐叛亂,統一吐蕃。當唐帝國稱霸中原時,松讚幹布也已稱雄於雪域高原,完成了對一些小國的兼併,定都邏娑(今西藏自治區拉薩),建立了統一的吐蕃王朝,並積極謀求與唐朝建立密切關係。

  從西元634年始,松讚幹布兩次派能言善辯、聰明機智的大相祿東讚

  出使長安,向唐皇求親。西元641元,唐太宗終於同意了松讚幹布和親的請求,答應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他。於是,文成公主在唐蕃專使及隨從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

  松讚幹布多年的夙願得以實現,十分高興,便親自率軍遠行至柏海(今青海瑪多縣境)迎候。在離黃河源頭不太遠的紮陵湖和鄂陵湖畔,松讚幹布建起“柏海行館”,一對異族夫婦便在這美麗的地方,度過了他們的洞房花燭夜。

  松讚幹布和文成公主行至玉樹時,看到這裡景色優美,氣候宜人,而且長途跋涉,需要休息,兩人便在一條山谷�住了一個月。閒暇時,文成公主拿出唐太宗送給她的穀物種子和菜籽與工匠一起向玉樹人傳授種植的方法和磨面、釀酒等技術。玉樹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當公主要離開繼續向拉薩出發時,他們都依依不捨。因此到現在,學到技藝的當地的藏民還保留了她的帳房遺址,把她的行為和相貌都刻在石頭上,並年年膜拜。

  當時,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無佛。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她攜帶了佛塔、經書和佛像入蕃,決意建寺弘佛。她讓山羊背土填臥塘,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後,文成公主與松讚幹布親自到廟門外栽插柳樹,成為後世著名的“唐柳”。

  後來,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從此,佛教慢慢開始在西藏流傳。後來,文成公主又對拉薩四週的山分別以妙蓮、寶傘、右施海螺、金剛、勝利幢、寶瓶、金魚等八寶命名,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現在。

  永徽元年(西元650年),松讚幹布去世後,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熱愛藏族同胞,深受百姓愛戴。在她的影響下,漢族的碾磨、紡織、陶器、造紙、釀酒等工藝陸續傳到吐蕃;她帶來的詩文、農書、佛經、史書、醫典、曆法等典籍,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加強了漢藏人民的友好關係;她帶來的金質釋迦佛像,至今仍為藏族人民所崇拜。

  永隆元年(西元680年),文成公主逝世,吐蕃王朝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

奇妙的《西藏鎮魔圖》

  《西藏鎮魔圖》構思巧妙,細密的線條和豐富的色彩既描繪了高山、河流及谷地,又能使魔女的身軀、五官清晰地呈現出來。

  女魔頭向東腳向西仰臥,其心臟在西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首府拉薩。所以在布達拉紅山上修建王宮,鎮住女魔心骨,並以山羊馱土,填平臥塘湖,並在其上修建了大昭寺,供奉神像,鎮住女魔心骨。

  為了進一步鎮住魔女,在當時吐蕃王朝的四大重鎮衛藏四茹(當時的四個行政區劃),分別修建四大鎮寺,稱為鎮邊四大寺,又稱鎮肢寺。

  女魔左肩的約茹修建昌珠寺(今山南地區乃東縣昌珠區,寺廟建築宏大)。

  女魔右肩當時為伍茹,上建嘎採寺(今拉薩以東墨竹工卡縣的秀絨河與馬曲河匯合處的馬曲河東岸)。

  女魔的雙足處是葉茹及茹拉,也分別建寺(今屬日喀則地區)。

  後來在女魔關節處再修建了四大鎮節寺,或稱再鎮邊四寺。

  最後又修建四大鎮翼寺,位於女魔左右掌心及左右足心處。

  這張魔女形象的西藏地形上描繪的寺廟及建築名稱全部以古藏文註明,經過時代變遷,一些寺廟只能在文獻�讀到它們的名稱,現今的具體位置及名稱已很難考證,但也反映了西藏曆史上人們祈求天、地、人和諧一致的文化觀念。

“拉薩”之名的由來

  傳說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嫁入藏地時,大昭寺所在地周圍是一片沼澤。沼澤中心有一湖泊,有如一巨大的魔女仰天而臥。文成公主占卜後確認在此處建寺便可降魔,於是利用眾多的山羊開始馱土建寺。因為藏語稱山羊為“惹”,稱土為“薩”,為紀念建寺,佛殿初名“惹薩”,後又名“祖拉康”,是經堂的意思。“大昭”藏語為“覺地”,意為“釋迦牟尼的佛堂”,後來城市的名字也演化為“拉薩”。

  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

  藏王松讚幹布是個英明有為的讚普,他仰慕唐朝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又聽說皇帝唐太宗有一位貞淑美麗的女兒文成公主,便想求娶來做妃子。於是他派出聰明能幹的大臣祿東讚率領求婚使團,前往國都長安請婚。不料當時還有波斯、霍爾、格薩和印度等處的使團也來求娶文成公主。各處婚使都希望能迎回賢惠的文成公主做自己國王的王妃,這使唐太宗非常為難。

  為了做得公平合理,唐太宗決定讓婚使們比賽智慧,誰勝利了,便可把公主迎去。於是,幾個使者之間展開了一連串比巧鬥智比賽。剛開始時,唐太宗先給了使臣們一顆九曲明珠和一條絲帶,叫他們把柔軟的絲帶穿過明珠的九曲孔眼。其他使臣搶先接去,想盡千方百計,可是怎麼也穿不過去。這時,祿東讚坐在一棵大樹下想主意,偶然發現一隻大螞蟻,便靈機一動,將一根絲線的一頭係在螞蟻腰上,另一頭繫緊絲帶的一端。在九曲孔眼的一邊抹上蜂蜜,把螞蟻放進另一邊,螞蟻聞到蜂蜜的香味,便帶著絲線,曲曲彎彎爬去。爬了一陣,絲線忽然不動了,原來螞蟻太累了,在半道休息呢。祿東讚挺著急,忙順著孔眼往�慢慢吹氣。這時,螞蟻也歇過來了,便借助吹氣的力量,很順利地從那邊爬出來,由於拉著絲線爬彎彎曲曲的路特別費勁,所以螞蟻的腰部都給勒得細細的了。祿東讚見螞蟻爬出來,高興極了,趕緊抓住絲線,慢慢拉扯,把絲帶也拉過來。

第一場比賽祿東讚勝利了,又開始了第二場比賽。這時,皇帝叫人牽了100匹母馬和100匹馬駒來,讓婚使們分辨出哪匹母馬是哪匹馬駒的母親。各位婚使輪流辨認,有的按毛色分,有的照老幼配,有的以高矮比。但是,結果都弄錯了。最後,輪到祿東讚了,他把母馬和馬駒分開關著,在一天之中,只給馬駒草料吃,不給它們水喝。第二天,他把馬駒放到母馬群中。馬駒都急急忙忙地找到自己的媽媽去吃奶。於是,母馬和馬駒都被祿東讚分辨出來了。

  第三場比賽是認雞。有100隻母雞和幾百隻小雞,唐太宗請婚使們指出哪些小雞是哪只母雞孵的。這件事又把其他婚使難住了,誰也指認不清。輪到祿東讚了,他把雞群趕到廣場上,撒了很多酒糟,母雞一見吃食,就“咯咯”地呼喚小雞來吃,這時大多數小雞都跑到自己媽媽的頸下啄食去了。但是還有一些頑皮的小雞,不聽母雞呼喚,各自東奔西跑地去搶食。於是祿東讚一邊學著鷂鷹的叫聲,一邊大聲喊道:“鷂鷹來了!抓小雞了!”雞娃聽見,以為真的,便都急忙鑽到自己媽媽張開的翅膀下藏起來。霎時,廣場上一片寂靜,只見老母雞護衛著各自的小雞,警戒地向四週巡視著,準備抵抗侵襲者。

  後來,婚使們又經過識木、宰羊揉皮飲酒、赴宴找路回店等比試,祿東讚都以超人的智謀獲得勝利。

  祿東讚的聰明才智使皇帝很驚訝,也很喜歡他。最後,唐太宗又出了一道難題:誰能在300個穿著打扮一模一樣的姑娘中認出誰是公主來?這七位使者都從未見過公主,要認出來談何容易!那六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認,結果都認錯了。藏王使者從一個老婦那�得知公主從小愛擦一種香水,經常吸引飛蝶在頭上飛。藏王使者根據老婦這一指點,從300個姑娘中認出了公主。他終於完成了迎親使命。

  於是,文成公主帶著漢族的文明前往西藏,成為歷史上“漢藏聯姻”的佳話。

  文成公主進藏的陪嫁

  唐太宗非常喜愛文成公主,因此她陪嫁的嫁�非常多。那麼,這些陪嫁物品到底有多少,又有些什麼呢?

  據《吐蕃王朝世襲明鑒》等書記載,文成公主進藏時,隊伍非常龐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豐厚。分別有“釋迦佛像,珍寶,金玉書櫥,360卷經典,各種金玉飾物”;多種烹飪食物,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卜筮經典300種,識別善惡的明鑒,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有100種治病藥方,醫學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療器械6種;還攜帶各種穀物和蕪菁種子等,還帶著通曉所帶書籍的文士和製造各種物品的工匠以及乳娘、宮女、樂隊等。

  進藏為何要選擇在冬季

  冬季是一個非常寒冷的季節,可文成公主在進藏的時候為什麼要選這樣一個季節呢?

  文成公主進藏時之所以要在隆冬季節出發,是因為由長安經隴南、青海到西藏有一個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經過幾條湍急的大河,隆冬季節河水準緩,才便於送親的隊伍通過。

  玉樹縣的文成公主廟

  文成公主廟別名“沙加公主廟”,位於玉樹縣結古鎮東南25千米的貝納溝。

文成公主廟

  該廟是一座既有唐代藝術風格又有藏式平頂建築特點的古式建築。

  文成公主廟共3層,面積包括院落600多平方米,通高米。廟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在獅子蓮花座上,身高8米。坐像兩旁有8尊石刻佛立像,分立在上下兩層,每尊佛像高有3米,精雕細刻,形象生動。公主廟四週所有的懸崖和面積較大的石頭上都刻著數不清的藏經。

  文成公主與貝納溝

  貝納溝與文成公主有著解不開的情緣。在貝納溝的岩壁上至今還保存有9尊佛像。

  相傳,當年文成公主與松讚幹布在紮陵湖會面後,翻過巴顏喀拉山,越過通天河之後,來到玉樹境內的貝納溝。因長途勞頓,他們決定在貝納溝休整一個月。當地藏族頭人和群眾為公主舉行了她進入吐蕃地界後第一次隆重的歡迎儀式。

  文成公主為一行能夠平安地通過巴顏喀拉山和通天河而高興。自小信佛的她為了表達對神靈的虔誠,親自進行了設計,在貝納溝的岩壁上刻下這9尊佛像。

  日月山的傳說

  日月山位於青海湖東側,初唐時名為赤嶺,海拔最高點為4877米。日月山歷來是內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因山體呈現紅色,古代稱為“赤嶺”。

日月山文成公

  主像

  早在漢、魏、晉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轄區的前哨和屏障,至唐代時因是唐朝和吐蕃的分界線而使其戰略地位最為突出。

  相傳,當年文成公主辭別父母,離開長安以後,跋山涉水,曆盡艱辛來到荒漠的高原上,由於離親人和家鄉越來越遠了,文成公主不由得思念起遠在長安的父母來。她想起臨別時母親送給她一面寶鏡時說的話:若懷

  日月山的碑石

  念親人時,可從寶鏡�看到母親。於是急忙取出“日月寶鏡”,雙手捧著照起來,不照則已,一看反倒吃了一驚。原來文成公主從鏡子�看到的並不是母親,而是自己滿臉憔悴的面容。她一生氣,把寶鏡摔在地上。沒想到,寶鏡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後人稱之為日月山。

  揭秘倒淌河

  關於倒淌河的傳說,漢族民間千百年來的說法是:文成公主在赴西藏途中,到達日月山時,回首不見長安,西望一片蒼涼,念家鄉,思父母,悲慟不止,流淚西行,公主的淚匯成了這條倒淌的河。

  倒淌河發源於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海拔約3300米,全長約40多千米,自東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它是青海湖水系中最小的一支,不僅河流蜿蜒曲折,而且河水清澈見底,看上去猶如一條明亮的緞帶飄落在草原上。

  當然,倒淌河是文成公主的淚水匯成的這只是一個傳說。

  對於倒淌河,地質學家是這樣揭示的:倒淌河原也是一條東流的河,它和布哈河、羅漢堂河一起注入黃河,後由於地殼的變動,日月山隆起,它才折頭向西注入青海湖,成為一條倒淌河,這便是科學的論斷。

  通往日月山的公路

  然而,不知為什麼,這科學的斷語總是被人忘記,遠古的神話更使它永遠籠罩著一層神秘。

  文成公主進藏的路線

  文成公主進藏所走的道路,便是人們所說的唐蕃古道。從陜西省西安市出發,過鹹陽,沿“絲綢之路”東段西行,越隴山,經甘肅天水、隴西、臨

  唐蕃古道上的文成公主廟

  洮至臨夏,在炳靈寺或大河家渡黃河,進入青海民和官亭,經古鄯、樂都、西寧、湟源,登日月山,涉倒淌河,到恰卜恰(公主佛堂),然後經切吉草原、大河壩、溫泉、花石峽、黃河沿,繞紮陵湖和鄂陵湖,翻巴顏喀拉山,過玉樹清水河,西渡通天河,到結古巴塘,溯子曲河上至雜多,沿“入藏大道”,過當曲,越唐古拉山口,至西藏聶榮、那曲,最後到達拉薩。

  文成公主的貢獻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近40年(西元680年逝世),為漢藏兩族的友誼做了許多工作。隨公主入藏的工匠,把中原地區的農具製造、紡織、繅絲、建築、造紙、釀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產技術傳入西藏。

  而文成公主帶來的漢族樂師們為松讚幹布和文成公主演奏唐宮最流行的音樂,音樂舒緩優美,使松讚幹布有如聞仙音的感覺。他對樂師和音樂大加讚嘆,並選拔了一批資質聰慧的少男少女,跟隨漢族樂師學習,使漢族的音樂漸漸傳遍了吐蕃的領地,流進了吐蕃人的心田。

  隨來的文士們也開始工作,他們幫助整理吐蕃的有關文獻,記錄松讚幹布與大臣們的重要談話,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規化。松讚幹布欣喜之餘,又命令大臣與貴族子弟誠心誠意地拜文士們為師,學習漢族文化,研讀他們帶來的詩書;接著他還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貴族子弟,千里跋涉,遠赴長安,進入唐朝國家,研讀詩書,把漢族的文化引回吐蕃。

吐蕃的農業技術原來比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沒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漢族農業技術傳入後,吐蕃勞動人民開始挖畦溝,田野間阡陌縱橫,大大提高了產量。公主帶的水磨,深受勞動人民歡迎,公主和她的侍女,還把紡織、刺繡技術傳授給吐蕃婦女。

  吐蕃過去沒有文字,無論什麼事都用繩子打結,或在木頭上刻符號表示。為了讓生活更加文明化,文成公主勸松讚幹布設法造字。於是他指派柔紮布去研究,後來造出了30個字母和拼音造句的語法。松讚幹布認真學習新文字,並把這些字刻在宮殿的石崖上,從此吐蕃有了自己的文字。他們用吐蕃文釋譯唐朝的儒經和佛經,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松讚幹布迎娶文成公主後,中原與吐蕃之間關係極為友好,此後200多年間,很少有戰事,使臣和商人頻繁往來。松讚幹布十分傾慕中原文化,他脫掉氈裘,改穿絹綺,並派吐蕃貴族子弟到長安國學讀書。唐朝也不斷派出各類工匠到吐蕃,傳授各種技術。

  當然,這些只是文成公主對西藏做出的一部分貢獻。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shiningfs44
公爵 | 2011-9-16 22:41:27

謝謝大大分享了!!
引言 使用道具
rockyng1987
見習騎士 | 2011-9-16 22:55:41

路過看看。。。推一下。。。
捷克論壇就是我的家
引言 使用道具
28913456
公爵 | 2011-9-16 23:01:08

感謝樓主辛苦無私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色龜臉
準男爵 | 2011-9-16 23:02:33

謝謝大大分享~!
那是什麼東西呢??
引言 使用道具
Turike
伯爵 | 2011-9-16 23:30:48

五樓快點踹共
捷克論壇是最好的論壇
引言 使用道具
sefilos
公爵 | 2011-9-17 00:46:56

感謝大大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Tabooage
見習騎士 | 2011-9-17 23:49:39

路過看看。。。推一下。。。
捷克論壇就是我的家
引言 使用道具
曾文勇
勳爵士 | 2011-9-18 03:23:24

非常感謝分享 3q
引言 使用道具
qazsedc520
騎士 | 2011-9-18 15:05:50

感謝大大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ctrl1234
大公爵 | 2011-9-18 23:48:14

這麼好的帖 不推對不起自己阿
我最愛捷克論壇了
引言 使用道具
44159
鄉紳 | 2011-9-18 23:50:37

夯超有趣ㄉ
引言 使用道具
johnjohh
鄉紳 | 2011-9-19 00:45:40

原PO是正妹!
要想捷克論壇好 就靠你我他
引言 使用道具
0283251552
鄉紳 | 2011-9-19 17:44:47

看看。。。。。
引言 使用道具
死人1
公爵 | 2011-9-19 17:53:39

路過看看。。。推一下。。。
我最愛捷克論壇了
引言 使用道具
o05487aaa
騎士 | 2011-9-19 22:19:28

每天上來捷克果然是對的~我最愛捷克論壇了!!
引言 使用道具
B0603CHRISON
男爵 | 2011-9-19 22:27:59

每天孜孜不倦的來捷克論壇報到可以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喔~!!{:1_201:}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翔麟 + 8 + 8 我很認同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morok2net
大公爵 | 2011-9-19 22:31:52

感謝樓主的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暗之罪翼
封鎖帳號 | 2011-9-19 23:13: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機機特大號
大公爵 | 2011-9-19 23:16:41

太棒了!!感謝分享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