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55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汽車報馬仔
威爾斯親王 | 2011-10-17 17:15:44

兼得魚與熊掌NSX東洋超跑再精進

【 CARNEWS option 】

推翻Air-Suspension迷思

舒適操控雙重效果

車輛/阿尼吉

相對於傳統金屬圈狀彈簧,氣壓彈簧具備「愈壓愈硬」的堅韌特性,也就是說遇到連續不平路面時,可透過較軟的阻尼系數,獲得較優異的吸震效果,且二次諧震低、回彈力道小的反應,更有助於提昇舒適功效,不容易造成車身彈跳;但一但遇到山路側傾角度較大的情況時,又可透過變硬的阻尼系數,達到抑制側傾的效果,是兼顧操控與舒適的新世代避震器。此外,藉由壓力橡膠球之氣壓與容積改變,將可使避震器具備軟硬、高度調整機能,而且在「硬」等級上,依然具備Q度,不會有顛簸、彈跳的缺陷,因此相當適用於豪華轎車上,電子氣壓懸吊應用愈來愈普及,許多旗艦房車已列標配,不過現在不用購買高價豪華房車,也能享受氣壓避震器所帶來的好處,就像這部NSX一樣。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會感到疑惑,想問有沒有搞錯!超跑也可裝氣壓避震器?這項產品不是只有豪華房車才能使用嗎?注重操控與駕駛樂趣的Honda NSX也可裝?是的,大家沒有看錯,這部經典的日本東洋超跑-NSX,底盤上確實安裝了氣壓避震器,且據車主表示整體的阻尼效果並沒有讓他失望!

即使經過將近20年的歲月,NSX依舊是日本超跑的經典之作,絕美的身形仍吸引著眾多車迷的目光。

「愈壓愈硬」的特性

高速過彎不軟腳

Honda NSX是日本首部以中製引擎、後驅驅動為設定目標,加上全車鋁合金車身所打造的超跑,雖然動力表現還不如現今的入門跑車,但整體的駕駛樂趣與操控均衡性,到現在依舊沒有幾部車可比擬,因此喜愛這部經典超車的收藏家依舊不在少數,而這部白色NSX(車型為NA1)的車主便是其中一位。據車主表示,當初會買進這部NSX的原因,就是喜愛它的外型與操控樂趣,雖然車齡已有一段年紀,但依舊不損其價值,不過入庫後發現車上的四支避震器中已有三支出現衰退問題,為確保行車安全便開始尋找合適的改裝品,雖然對應這部車的改裝避震器不難找,許多知名品牌都有推出適用的套件,但過去使用過的經驗來看,傳統的鋼簧式避震器,雖然擁有極佳的彈簧反應速度與操控性,但卻有阻尼反應偏硬、車高無法調整的缺點,在台灣這種都市型用路環境上行駛,總是少了些方便性,於是最後才會決定採用Air Force推出的氣壓式避震器。

內裝整體設計雖然簡單,也沒有看到許多電子配備,但駕駛座艙的人體工學卻符合高度人性,腳長手短的設計也是超跑獨有的駕駛姿勢。

而換裝完成後至今已有數月時間,在這段時間內不論是高速公路上的巡航、山路的操駕,或市區崎嶇道路的走行等,各方面的表現都令他感到相當滿意,尤其是進出地下停車場時,更是它的Show Time。聽到他這樣說,筆者當然也要試試看,體會一下這部車的懸吊反應是否真如同他說的這們神奇?筆者選擇的試車道路是在一處人煙不多的新開發工業區內,周邊多以S型道路為主,加上彎與彎的間隔不算短,正好可以用來測試高速過彎的效果。至於NSX老實說這次是筆者第四次接觸到此車,先前的三次試駕的都是使用改裝避震器的車輛,正好可以用來比對這次的經驗。再熟悉車況與路況後,筆者慢慢的提高車速,開始以較快的速度駛入彎道中,發現雖然車輛仍有些許的側傾,但抑制的效果卻出乎意料的理想,且即使過彎途中外側輪遇到連續不平的坑洞,車輛也沒有出現不穩定的彈跳問題,前葉子板亦無出現磨到輪胎的情況,這些表現都讓筆者更放膽的提高車速,享受這難得的超跑駕馭快感,而經過這次的試駕經驗來看,讓筆者更加確信,這組避震器確實不只彈跳控制得宜,阻尼反應依然迅速,能將車輛穩穩的控制在路面上,讓車主隨心所欲的操控車輛,而不需擔心軟腳問題。您還以為氣壓避震器只能用來調車高、坐舒服的嗎?那就錯了,有機會真的要來試試這般全面效果的底盤佳作!

獨有的橫置V6 3.0L引擎與搖臂蓋上的DOHC VTEC字樣,正說明著Honda當年的巔峰造車技術,至於車頭則成為放置電瓶、冷卻水箱、鼓風機與其它零件的空間,行李廂則同樣位於車尾,與其它中置引擎超跑的設計有些不同。

雖然是氣壓避震器,只要透過完整的底盤設定,依舊可成為提昇操控極限的利器,讓NSX在高速過彎的同時,還能兼具道路行駛的便利性。

透過兩種不同設計的遙控器,皆能調整車高,以因應不同的使用環境與需求。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