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版主
|
2011-10-24 13:38:06
|
淨心受用 精進造福 2011年7月08日 慈濟基金會
一場洪澇災害讓廣西多個城鎮受災嚴重、多處民房倒塌,慈濟志工多次前往勘查災情,並協調發放事宜。圖:志工抵達發放現場時,早已站滿等候的村民。(攝影者:韓善得)
大陸廣西壯族自治區馬飆主席一行人,至精舍拜訪上人;馬主席感謝慈濟一九九四年為廣西洪澇的受災民眾援建住房。
上人表示,到大陸經商的臺灣慈濟人,透過冬令發放、賑災及提供助學金等方式,關懷當地鄉親,付出不求回報,更感恩能有機會回饋居住地。「慈濟人付出無所求,唯一的希望是帶動愛的人文,引導更多人開啟良善本性,就地、就近協力付出,讓每一位需要的人都能及時得到幫助。」
明因果來去自如 勤精進消業植福
一位師兄日前突然往生,太太遺憾先生不及留下遺言;另一位師姊甫經喪女之痛,不捨地表示,女兒得知患病後,疑惑自己到底做錯什麼事,才會罹患惡疾……
上人慈言寬慰兩位師姊:「此生劇本都是過去生所寫,時間到了就要步下人生舞臺,由不得自己;要深明因緣果報。師兄來去自如,若有所交代,也是希望你跟緊師父腳步、更精進地做好慈濟事。有的孩子一出生即罹患先天性疾病,此生又何曾做錯事?女兒未達醫師預期的三個月就往生,是因為緣盡,並未承受太多病苦……」
人生難免遭遇逆境或不如意事,都是過去所造的因緣果報。上人教示:「若心不甘願,就會增加業;心平氣和接受,就是在消業。」
修福慧淨心為要 袪五毒無明不生
有師姊分享,近來修習《水懺》,覺得很受用,期能改變壞脾氣。上人應機教導:「整天聽經,沈浸在一個人的世界,沒人惹你,當然不會發脾氣。重要的是,當面對人群時,是否仍能維持心平氣和?在紛擾中不動心,才是真受用。要多與人結好緣,把心訓練得寬大。」
行菩薩道,須去除無明;欲去除無明,要先懺悔。上人言:「心有汙垢即無明——有的人不『貪』,卻有『瞋』;脾氣雖好,卻看不開道理,是『癡』;知錯不肯承認,是『慢』;不信因果,是『疑』。」
佛陀講述千經萬論,無非是要引導人人去除「貪瞋癡慢疑」這五種粗重的凡夫心。上人指出:「真正懺入心,就無人我是非可計較——瞭解沒有人會障礙我們,若遇障礙,實是自己障礙自己。有福,就要多付出;有慧,就要多思考。造福同時解理、清淨身心,即福慧雙修。」
【靜思小語】抗拒因果,增業力;平心接受,消業障。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1年04•19∼20《農三月•十七至十八》04•24《農三月•二十二》
※本文引用自2011.05.25《慈濟月刊》第534期衲履足跡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