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gotome 於 2011-11-4 07:37 編輯
家九世同居唯一「忍」
唐朝鄆州張公藝家九世同居,遂屢獲表揚。某次唐高宗路過鄆州,親
至張家詢問其家族和睦的安家之道,張公藝寫了一百多個「忍」字作答,讓高宗感動不已。
一忍天地寬 讓法輪常轉
於晨語講說經文:「又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慈仁忠孝,等心濟物,不生一念逆害之心。」上人敘述張公藝書百忍的故事,表示在大家庭、大社會中要修得父慈子孝、仁和忠厚的涵養,實在不易,其訣竅就在於「忍」。人與人之間能相互忍讓,才能相處和樂;在此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之中,要生生世世發願回入娑婆,也要練得一個「忍」字。
又如慈青從2007年開始推動的「晨鐘起,薰法香」運動,必須在清晨五點半之前起床,準備從電腦或電視收看、聆聽《靜思晨語》節目。雖然要年輕人早起實為不易,但是每一位參與者都很堅持,而且友誼更為深厚,將此等精神不斷推動,代代傳承。上人盛讚:「這些孩子,絕對是家庭的好子弟,是社會的精英,也是傳承正法的好人才。他們以慈仁忠孝之心,來自不同家庭、不同國度,卻是同一志向,能合百人、千人之力共同推動,亦須鍛鍊『忍』的功夫。」
「忍,才能讓心開闊,雖然忍得很辛苦,但是這就是修行。忍著睡眠不足、忍著天冷天熱、忍人與人之間不同的臉色聲調。一忍天地寬,能包容天地,讓法輪常轉。」
上人開示於2008年3月20日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8年春之卷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