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53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FIRSTCLASS
大公爵 | 2011-12-10 23:36:45

心��,�藏�.jpg

  中國四川省達州市冬令發放。張文郎師兄(濟哲,左1)、徐金雀師姊(明露,左2)、陳明珠師姊(慮音左3)等人帶動鄉親比手語。攝影者:張清文
即將離開彰化北上,上人期許當地慈濟人用心精進,縮小自己,使人生的空間開闊寬廣。「佛心無私無我,所愛的是普天下眾生。學佛,就要學這分寬闊無私的大愛。」

縮小自我,開闊大我

雖然人人本具與佛同等的清淨心,然上人感嘆,凡夫無明叢生,使心蒙塵,如同身處茫茫大海中。「佛陀為眾生指引航向、開啟航道,讓眾生追隨慈航行進,以至彼岸。儘管慈航就在眼前,若僅是口頭念經,行為卻背道而馳,甚至妄想自己就是導航師,則『引迷入迷』,差毫釐、失千里。」

上人強調,念經,必須行經;若不去行,就無法了解這條路上的風光。要善用現代科技,隨時隨地聞法行經。「『靜思法脈勤行道』,要不斷延續精神理念,使法脈相傳;『慈濟宗門人間路』,念佛要念入心,學法就要起於行動,確實去行經。」

《無量義經》經文:「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上人勉眾以此為修行目標。「煩惱來時立刻警覺,排除人我是非,回歸『靜寂清澄』,心鏡清淨明朗,山來照山、水來照水;且『守之不動』,用『感恩、尊重、愛』膚慰周遭人。」

《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中記述,常不輕菩薩即使遭受他人辱罵、毆打,仍然謙卑恭敬地向對方頂禮;認為每一個人都是過去、現在、未來佛,應予恭敬、尊重。上人以此教示,不能輕視身邊的人,因為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是佛、是菩薩。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與佛的差別,只在於『迷』與『覺』。」上人指出,佛陀來人間,是要開啟眾生心門、指示眾生了解自心即存有無限寶藏,無須外求。「若是緊閉心門,內心無明幽暗,有再多的寶藏也無法知曉;唯有敞開心門,讓陽光朗照,內心風光自然明明歷歷。」

地球有豐富的物產與礦藏,但眾生心迷於貪欲,不斷開發、耗用無度,造成現今全球重大災難頻仍。上人希望人人提高警覺,重視環保。「萬法皆可歸納於環保——第一,要達到心靈環保;第二,要達到家庭環保;第三,為大地做環保。」

上人表示,心靈的環保就是勤儉;建立了勤儉的美德,就要落實在家庭�,達到「清淨在源頭」,不浪費物資,珍惜使用直到最後,還要保持清淨地回收,使物品還原再製,則大地資源不匱。

【靜思小語】緊閉心門,內心無明幽暗;敞開心門,讓陽光朗照,心中寶藏自然湧現。

證嚴上人開示於2010年11月17日《農十月•十二》
※本文引用自2010.12.25《慈濟月刊》第529期衲履足跡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95110854 + 20 + 20 感謝分享加分獎勵!
gotome + 10 + 10 感恩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金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歡迎大家來世界不可思議  ^_^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