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版主
|
2011-12-19 22:13:50
|
與美國糧食組織談援助
 美國糧食濟貧組織國際合作基金捐助部副總裁塞拉•瓊斯和國際物資援助部副總裁班提斯•喬治,參訪花蓮靜思堂。攝影者:劉星妤 2009/03/18 地點:花蓮靜思堂
成立於1982年的美國糧食濟貧組織(FoodForthePoor,簡稱FFP)是美國第一大國際慈善組織,其慈善服務主要投入位處於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關懷當地窮人,提供糧食發放、醫療、教育、水利工程等服務,目前遍及十七個國家,包括海地。
2009年3月18日,美國糧食濟貧組織兩位副總裁塞拉•荷西(Mr. Jose Serra)與班提斯•喬治(Mr.Jorge Benitez),在國合會技術合作處柳世紘組長陪同下,參訪靜思堂及花蓮慈院,午後來到精舍與宗教處謝惟崵主任、濟任師兄等同仁進行交流。
慈濟援助 重視教育輔導受助者自立
就該組織在海地進行糧食提供的經驗,塞拉•荷西先生提到,如上人曾於開示言及海地是貧中之貧,此行來臺亦是盼將此訊息傳遞給大眾;也感謝來自臺灣的援助,自許為貧中之貧者發聲,就像上人為窮人發聲一樣。
聞柳組長提到海地中部的平原條件良好,並不亞於臺灣的嘉南平原,上人認為不論在哪一個國家付出,最重要的是教育自立,若僅是給予,反使受助者養成依賴性,無法提振精神付出己力,實非長久之計。
上人繼舉印尼奴魯亞•伊曼習經院為例,慈濟人從每月捐贈五十噸米糧,同時為他們補充營養品,經過一、二年後,慈濟人告之精舍自力更生的精神,輔導該院利用政府撥給的土地種植稻作與蔬果。「給他們米就是養體力,同時要教育他們,教、養並行。現在院內學童從千人增至萬人,已具自給自足的謀生能力。」
塞拉•荷西先生贊同上人所言,濟助的同時,教育亦須平行。此外,思及海地每每遭受颱風侵襲即發生嚴重土石流,乃緣於過去濫伐森林,因此也教導海地的孩子種樹,如今已植入十萬棵,以改善水土保持。上人認同此亦是教育之舉。
教、養並行,為海地「骨髓移植」
聞悉海地因地表水受汙染而無法灌溉作物,必須向下深掘至少百尺,才能取得乾淨的水,上人指出,垃圾汙染也是人的生活習慣所致,同樣需要教育;抽取地下水將會造成未來更嚴重的問題。
復舉述南非慈濟人在德本設置縫紉班,教導當地數以萬計的家庭主婦學習縫製成衣,乃屬無汙染的工業,上人說,目前她們不但改變家境,甚至收到國外的訂單。
 美國糧食濟貧組織國際合作基金捐助部副總裁塞拉•瓊斯和國際物資援助部副總裁班提斯•喬治,在靜思精舍與慈濟交流座談。攝影者:柳宗言 2009/03/18 地點:花蓮靜思精舍
言及當地社會乃女主外,由妻子負擔家計,許多丈夫無所事事,上人表示,「這是他們的文化觀念,也要由教育改變,從小就灌輸男女平等,責任相同,才能改變整個社會的觀念。」
班提斯•喬治先生表示該組織所進行的方案,並非完成就結束,仍有後續的追蹤,給予持續的關懷。上人接言,追蹤總是有限,現在的海地譬如一名白血病患者,無法自我造血,常需外來輸血,若能予其骨髓移植,讓健康的骨髓自我造血,就無須輸血維持生命。若能改變當地人舊有的觀念思想,才能徹底幫助海地,而國家未來的希望在下一代,要從孩子的教育轉變其觀念。建議可從該組織在海地所聘請的五百位同仁當中,找出優秀人才加以培訓,改變思考模式,進一步用他們的母語投入教育,從少數幾顆種子萌發茁壯,帶動起整個國家。
本文摘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2009春之卷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