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了行政命令凍結伊朗在美資産,並強調對伊制裁將會不斷升級。我們早在11年12月5日的“石油化工12月月報”中就指出中東地區糧食進口依賴度高達50%,容易受到國際糧價波動等因素的影響造成政局動蕩,近期隨著伊朗貨幣里亞爾大幅貶值,同時伊朗對外貿易的支付渠道受限,伊朗已開始出現糧食進口問題。
美國開始實施更嚴厲的制裁手段。2月6日奧巴馬將制裁范圍擴大到了所有伊朗金融機構,而之前只針對伊朗央行和受制裁的金融機構,並要求美國境內的金融機構阻止和凍結涉嫌與伊朗有關的交易,而之前只要求美國的銀行拒絕進行這些交易。
另外,美國參議院提出議案,主張阻止伊朗使用銀行間用以傳送數據的國際交流系統,進一步削弱伊朗金融系統,目前此議案尚待通過。
美國的金融制裁具有多重戰略意義:首先,使得伊朗的經濟政治秩序陷入混亂,激化國內矛盾,使伊朗無暇也無力與美歐對抗;其次,切斷外彙收入將會大大限制伊朗購買武器和支持恐怖勢力的能力,減少伊朗與美國叫板的籌碼;最后,迫使伊朗石油的進口國轉向他國購買石油,從而孤立伊朗。
伊朗表示美國最新的制裁不會起到效果,反而會促使伊朗提前禁止對特定歐盟國家出口石油。伊朗警告周邊國家,如果成爲以色列、美國進攻伊朗的“跳板”將面臨伊朗的直接軍事打擊,鄰國土耳其表示對伊動武將帶來災難性后果,呼籲談判解決糾紛。
伊朗開始面臨糧食進口問題。據路透社報道,2月7日伊朗向印度進口的20萬噸大米的貨款支付(價值1.44億美元)出現了違約,金融制裁已導致伊朗無法像過去那樣通過迪拜的中間方將貨款支付給印度供應商。伊朗的大米年消費量爲300萬噸,其中50%依賴于進口。印度是伊朗最大的大米供應國,占到伊朗對長谷稻米年需求量(100-120萬噸)的約70%,全印度大米出口商協會的會長稱印度應該停止以信用方式賣米給伊朗,並稱泰國、越南、巴基斯坦已經停止了信用貿易。基于同一原因,伊朗的玉米進口已經減少。
后繼需要關注的重要事件:1.伊朗正式禁止對特定歐盟國家出口石油;2.國際原子能機構三周后將再派代表團訪伊。
結合最新局勢,我們認爲戰爭爆發的概率並不大,但需警惕伊朗風波升級造成國際油價小幅沖高,對全球經濟形成負面影響。維持對石化雙雄的買入評級,另外看好深海勘探的正式啓動,強調對中海油服的買入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