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想」太多
對兒女有過多的擔心,例如:擔心孩子課業跟不上、擔心孩子不適應、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等。
二、「做」太多
替兒女承擔太多的責任,例如:接孩子上下學、替孩子拿書包、替孩子複習課業等。
三、「罵」太多
情緒遷怒時,不理性的話往往脫口而出,結果挫折了孩子的自尊心,也造成親子關係惡劣。
四、「給」太多
無論是物質生活的補償,或是口頭上的讚美,有時候給了太多,造成孩子不知感恩或自我膨脹。
五、「要」太多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結果安排了過多的學習,讓孩子大感吃不消。
六、「玩」太少
親子之間太少有趣的休閒活動,欠缺開懷大笑的共同回憶。
七、「坐」太少
親子之間少有坐下來聊天談心的習慣。
八、「知」太少
可能忙於工作,可能忙於家事,結果忽略現代資訊吸收,親子間只能談些日常瑣事。
九、「愛」太少
父母當然關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行動表達上,總是還不夠具體和明確,使得親子相處上,減少了互動的潤滑劑
十、「變」太少
親子相處模式一成不變,忽略自我省察和不斷調整,以致孩子越跑越遠。
無論如何,儘管我們犯了以上十大錯誤,或僅有少數幾項,只要我們注意且修正這些問題,就該慶幸親子間還有許多成長的空間。
∼歡迎分享∼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
當初他們出賣農民 我保持沈默 我不是農民啊
他們出賣毛巾業時 我默不作聲 我不是毛巾業者
當他們出賣印刷業 我沒有抗議 我並非印刷業者
美容美髮淪陷時 我冷眼旁觀 我沒有從事美容美髮
餐廳、洗衣店都淪陷時 我仍然保持沈默 我也不是服務業
最後他們出賣了台灣 我失去了國家、退休金和健保 但已經沒有人能夠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