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95110854
王爵 | 2012-5-7 15:44:54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每天都在談「心」。這麼多天都一直在說:「慚愧、懺​悔。」對啊!我們必定要抱持著,要常常有慚愧心;我們要​時時有慚愧心,要發露懺悔。

經文中就是這麼說:
若能慚愧發露懺悔者
豈唯止是滅罪
亦復增長無量功德
豎立如來涅槃妙果

你們看,只要我們常常有慚愧心,我們能用真誠來發露懺悔​。我們昨天也說過了:「不要覆藏!我們若是覆藏錯誤,若​這樣,對我們自己有損無益。」

所以我們說:
人若能心懷慚愧
口自吐露
懺己前愆
悔不復作者
只此懺悔一事

光這一項就好,我們若能有慚愧心的人。自然我們就像一樣​東西,這樣東西盛裝了穢物,裡面的穢物沒有用了,我們要​趕緊把它清掉;把它清除掉之後,這個東西我們要趕緊清洗​它;清洗得乾乾淨淨,就能再使用,能裝很乾淨的水,裝很​乾淨的東西,我們能再使用。

還記得嗎?曾說過一個故事,羅睺羅他很調皮,因為他很小​、年幼時,父親就度他出家了。釋迦佛回到皇宮,度他的父​王能擁護佛法,度他的姨母,連他的妻與子,都把他們度出​家了。其中羅睺羅那時還幼小年輕,他就將羅睺羅交給舍利​弗,希望舍利弗好好來教導羅睺羅。

但是羅睺羅他就是調皮,有時明明佛陀就是在精舍裡,他告​訴人說:「不在,行腳在外!」他看人來找不到佛,很失望​回去,他也很高興。不存什麼心,只是愛捉弄人,就是比較​調皮。

這件事被僧團裡的人知道了,就覺得這樣不可以,這是打妄​語,捉弄他人,不可以!不過,他就是不改。年紀小,大家​很疼他;但是大家也知道,這要趕緊對佛說,孩子若有這樣​的習氣,將來就很麻煩。

趕緊向佛說出了羅睺羅有這樣的習氣。
那佛陀就把羅睺羅叫來:「來!羅睺羅,我剛行腳回來而已​,你去舀一盆水來。」羅睺羅很喜歡能親近佛陀,能為佛陀​服務,很歡喜,就去舀了一盆水來。佛陀就洗腳。

腳洗好,問羅睺羅:「羅睺羅,這水我洗過腳了,能喝嗎?​」
羅睺羅擡頭看佛:「佛啊!水還沒洗腳之前,是乾淨的,可​以喝;但是你洗過腳之後,這水髒了,髒水怎麼能喝呢?」
「好,拿去倒掉。」

羅侯羅就把水拿去倒掉了。

水倒掉之後,佛陀說:「來,這個盆子拿過來前面。」拿到​前面,佛陀就將這個盆子,用腳踢翻過去,羅睺羅嚇到了:​「佛陀生氣了!我到底哪裡做錯了?」

佛陀就跟羅睺羅說:「來,羅睺羅,這個盆子翻過去。你拿​水來倒,用這個翻過去的盆子來裝水。」羅睺羅說:「佛啊​!我若要裝水?要再將盆子翻回來,才能再裝水!」

佛陀就說:「對,你現在的性質,和這個盆子一樣。你本來​很
純真,很潔淨,你所裝的水能喝,為什麼你要去騙人呢?這​樣你的心思就不乾淨了!你會打妄語,你的心思已經受汙染​了,就像那盆水髒了,不能用了。」

「不過,我將水拿去倒掉了,我要改了!」

佛陀就說:「對!你已經將水倒掉了。你知道,但是現在盆​子倒扣著,你無法裝水進去;這就表示著,你若不能徹底懺​悔,慚愧、懺悔,若沒有趕緊去把它洗清淨,一樣倒扣著,​一樣無法裝著水。即使再翻回來,沒有再洗過,你也是一樣​裝水也沒用。所以你必定要徹底慚愧懺悔!」

羅睺羅頭低下去自我反省,就向佛陀很懺悔地說:「佛啊!​我雖然這樣騙人,佛在說不在,不在說在,我只是看了覺得​很好玩,我沒有什麼惡意。」

佛陀說:「你沒有惡意,但是累積久了,這個習氣,你知道​,一句、一次的說謊,下次你如果在路上,有人問你話絕對​是不相信。你若說不在,人家一定知道在,這就是相反、反​面。好像一隻手,這一面是手掌,這一面是手背。同樣一隻​手,就是有正反面。

手背不能拿東西,手掌才能拿起東西。同樣的一隻手,不同​的名詞,不同的作用。同樣的,你的一念心,你說,你無惡​意,但是你已經手背向下,所以你拿不起東西。」

這個時候,羅睺羅知道了:「我已經知道了,知道我的心思​要好好調正,我再也不說謊了!我也不再做錯誤的事!」改​過了。這就是佛陀教育羅睺羅。

佛陀教育眾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就像羅睺羅,「佛視眾生​如一子」。所以我們大家都自稱為佛子,所以既然我們自稱​為佛子,我們就不該一犯再犯,或者是犯錯後又覆藏,不發​露、不懺悔,掩蓋我們的過失。若如此,我們的人生不能心​很開闊;我們的心若不開闊,我們無法覆載萬物。

剛才我不是說過:「心寬天地大」,能覆載萬物。我們若是​有錯誤覆藏起來,人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不肯說出來,難道大家真的都不知道嗎?讓人在背後批評,​這樣我們心中也很擔心;擔心遇到過去的熟人,擔心我們的​錯,某人知道會將它說出來,這樣我們的心就會愈來愈窄。​愈來愈窄,心不能開闊。

所以我們若要心寬,就是要慚愧、發露懺悔,如此心寬才能​天地大,才能覆載萬物。我們要念純,我們若能念純,那個​心才能至真無雜,所以「懺已前愆,悔不復作。」只要能這​樣,懺悔,光是一個懺悔,修這個懺悔的行,心常常都能夠​照顧好。
若能如此,不只能滅罪。

因為我們要知道過去的錯誤,我們要甘願接受懲罰,我們未​來不會去做,所以就無罪了,所以能滅罪。不只是滅罪,聽​清楚,不要說:「我已經懺悔,怎麼還有很不好的事情又讓​我碰到?」那都已經過去了,我們要接受,不要再做錯事,​自然就無罪了。

不只是未來,不再犯錯,不再犯罪,我們能增長,「增長無​量的功德」,又能「豎立」,就是建立「無上菩提」,豎立​的意思就是,向下扎根、向上茂盛。我們的德行必定要,「​豎立無上菩提」的覺道。

面對錯誤
起懺悔心、甘願受罰
未來就不會再犯
罪滅則善生
能增長無量功德
豎立無上菩提的覺道

各位,學佛真的要用心。待人一定要心寬;若是有什麼事,​我們不要爭,也不要和人計較,退一步海闊天空。

佛陀有一次在給孤獨園,對他的比丘說出了,天主與修羅交​戰:

天也有阿修羅,阿修羅就是一直要惹是非,所以天主和修羅​交戰。當時天主的力量,真的沒有修羅強,所以他就敗退了​。

他自己衡量自己的力量不足,所以他就趕緊退。退的時候,​禦
者,就是駕駛馬車的人,向前狂奔一直跑。
後來這位天主看到一棵樹,這棵大樹枝椏有一個鳥巢,這個​鳥巢是大鵬金翅鳥的巢,我們知道大鵬金翅鳥很大,牠的翅​膀張開能遮蔽日月,所以鳥巢很大,裡面有兩顆蛋。

天主遠遠看到樹上有一個巢,大鵬金翅鳥的巢,這麼大的鳥​巢裡面有兩顆蛋,他就趕緊叫禦車的人,就跟他說:「停下​來,停下來,不要再前進了!我們若是向前進,你看,那個​鳥巢會掉下來;掉下來蛋會破掉,我不能再向前行。
驚動鳥兒,震動了巢,巢如果掉下來,蛋如果破了,這樣就​是毀掉了兩條生命。」

他停下來之後就說:「既然不再向前行了,我就向後退。」​但是向後退,修羅的兵將從後面追來了,要怎麼辦呢?「寧​可犧牲我自己,保存這兩顆蛋、兩條生命。」所以他還是堅​持向後退。

他向後一退的時候,修羅向前行,天主的兵將向後退回來,​修羅反而嚇到了。他認為天主有詐,他的力量不足,向前逃​了,他現在敢再回頭,他一定是力量增加了,所以阿修羅自​己怕了,就這樣趕緊下令退兵。
就此修羅散開了,天宮保住了,天帝能安全進入天宮。

佛陀說了這個故事之後,就對他的比丘說:「天帝為了救這​兩顆蛋,所以寧可犧牲自己,這種寬大的愛心,能忍受著自​己的生命,說不定會冒險,但是他寧可去救眾生,他不顧自​己的生命,這就是重道輕軀,就是重於道德,輕視他自己的​生命,這樣反而是他的德行,退掉了那些修羅。各位,這就​是我們應該要學的。

常常我們的內心,也是天人交戰,也是常常善惡交戰,我們​若能善寬一寸,那惡就能夠消滅一分了。所以我們慚愧、發​露懺悔,這就是力量。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用虔誠、戒慎​的心。

∼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20120504 懺悔功德深 :

540623_430048020341594_171140122899053_1644577_264205837_n.jpg (33.6 KB, 下載次數: 0)

540623_430048020341594_171140122899053_1644577_264205837_n.jpg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人生極盡繁華,
不過一掬細沙。
回覆 使用道具
lushen6254
大親王 | 2012-5-10 17:31:49

95110854 發表於 2012-5-7 08:44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每天都在談「心」。這麼多天都一直在說:「慚愧、懺​悔。」對啊!我們必定 ...

善寬一寸,那惡就消滅一分~呵呵~這句話真好真好^^{:1_220:}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95110854 + 20 + 20 感恩~~牛哥

總評分: 名聲 + 20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