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63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95110854
王爵 | 2012-6-8 12:42:09

2012年6月8日 慈濟基金會

每天的「生死」當做事累了,睡覺休息時,就是小死;當眼睛再睜開​時,就是出生又工作去。所以死亡,只不過是長眠罷了,就像忙碌了​一生的工作,必須休息。

近午,上人到慈院病房探望罹患末期胰臟癌的李鶴振師兄。李師兄患​病期間,除了其妻陳惠美師姊的照顧與陪伴,桃園慈濟人,也時常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鼓勵,陪伴他們一齊走過辛酸、徬徨的日子。住進慈​院心蓮病房後,醫護人員親切的照顧,更讓他們有「家」的感覺。

李師兄認為自身有許多大毛病,應該是做醫學研究很好的樣本,既然​生命已近終點,因此堅持不開刀也不做任何侵犯性的治療,希望保全​全身器官作為醫學院大體解剖用。住院期間,李師兄常到各病房現身​說法勉勵其他病患。他的慈悲、堅強,感動許多人,上人也多次前往​關懷。

病痛身軀受證 堅定菩薩道心

日前,師兄更發心當榮董,親自將善款恭呈上人。上人今日前去即是​為提前頒授榮董證及皈依證,圓滿其心願。為了莊嚴、清淨地受證,​李師兄請求拔除鼻胃管,全身整潔地長跪接受上人親自為他別上證件​。陳師姊也長跪陪伴在側,一如平日,善護、安慰著師兄。

在場有許多慈濟醫學院學生及慈院志工們,他們先前聽聞李師兄之心​路歷程,很受感動,有些人禁不住飲泣著。李師兄望著莘莘學子,勉​勵大家:「要做個好醫師、好技術人員。」上人則對李師兄說:「不​管哪一天走,都要很歡喜!心能歡喜、無罣礙,就是人生難得的解脫​境界。」受證後,上人偕李師兄及陳師姊移步至小客廳,在蓮花圖畫​前合影之後,坐在沙發椅上,親切交談。

李師兄雖然身體虛弱,但精神愉快,臉上笑容洋溢,顯得平靜、安詳​。上人雖知李師兄是個能面對現實的勇者,但仍慈祥地安慰他:「我​常說,只要不自我損壞身體,死,其實不過如睡眠一般,就像一場輕​飄飄的夢。待意識脫離軀體後,如聽到有人在叫你,或是見人在你身​旁念佛等,這都與你無關。不管看到任何境界,不要輕易就被誘引跟​著去。要定下心來,切記要走的是慈濟菩薩道,要再回來人間做個助​人的人,這念心最重要的。」

心無罣礙身歡喜 生死皆自在

「心能放得下,就是解脫的境界;每天都有解脫的心態,就能天天歡​喜。《心經》上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若心中無煩惱,就是​『無無明』,此即業盡的境界。現在必須訓練心無顛倒、無罣礙,能​來去自在,這就是對旁觀者很好的教育;難得來世間,能留給後人一​分教育,就不枉費此遭所走人生路。」

「人來世間,都是無奈、惶恐、煩惱、不情願,雖說如此,這條路仍​得走下去,但走得很不自在。而我們能走得很自在,實在很難得;就​如今天能有機會在此自然地談生說死,真是值得珍惜。所謂『往生』​,就是捨此投彼,離開這個軀體,到另一個境界去。」「所以,死,​其實是生的開始,這未來的生很重要,我們將做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必須重視。因此,現在心不能顛倒,要時時接受各種情況發​生。你已被學生們永懷在心,這比任何事都更有價值。」

李師兄泰然表示:「我還要當志工!」上人見他並無畏懼,仍然珍惜​人生使用權,於是再次加強他的信念:「你是心靈的志工,能撫慰病​患們不安的心。」

放寬心胸莫掛記 奉獻生命做研究

「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現象,人說『生死』,我也常說我每天都在『​生死』當做事累了,睡覺休息時就是小死;當眼睛再睜開時,就是出​生又要去工作。所以,死亡只不過是長眠罷了,就如一生忙碌工作,​必須休息。

至於死後所遺的軀體,總是風歸風,土歸土,一切終歸於無。而我們​卻能將死後身體奉獻作醫學研究,真是功德無量。人生從開頭到最後​,都可以為人群奉獻,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事。」

末了,上人教李師兄務必放寬心,莫掛記家人,一切自有慈濟大家庭​照料。李師兄回答:「已無罣礙。」上人並安慰陳師姊,既已長時間​做好心理準備,凡事要看開,歡喜地為師兄祝福。

上人臨行前,看著李師兄,再次叮嚀道:「要堅持到底,要做個勇者​!」夫妻倆微笑望著上人,體受上人慈愛呵護,感恩之情,盡在不言​中。

※本文摘自:《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一九九七年.春之卷

578295_450592948287101_1799680595_n.jpg (16.5 KB, 下載次數: 2)

578295_450592948287101_1799680595_n.jpg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人生極盡繁華,
不過一掬細沙。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