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盟的藍圖中,預計要在2020年,將新出廠汽車的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控制在95公克/公里的水準;用台灣熟知的規格換算下來,約略是每公升行駛27.8公里,或是美制的65MPG,也因此現今各大車廠,都在積極開發節能的動力系統,並擴大電子輔助動力系統的範疇,以降低碳排放數值。
在目前,即將於2015年施行的標準是150公克/公里,光是這個規範就已經讓許多車廠大傷腦筋,不但絞盡腦汁開發新科技,也有許多跨品牌的策略聯盟啟動,市場呈現一片緊張態勢。
德國車廠認為車身尺碼較大、配備較齊全的高級車款,理應有較寬鬆的廢氣排放標準。 |
不過這個齊頭式平等的條款,在日前已經受到了挑戰;來自德國的VW集團與BMW、Mercedes-Benz等高價車廠,認為同樣的標準並不適合套用在所有的車款之上,因此正在遊說相關主管單位,採用一款「以車重為標準」的新計算方式,讓大尺碼的高級車,能夠擁有較寬鬆的測試條件,以因應市場不同級別車款的實際狀態。
或許有車迷會覺得,相關單位當然會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這些建議要被看到的可能性並不高;然而就歐洲目前的經濟狀況看來,德國握有許多經濟體的生殺大權,講話自然特別宏亮,因此相關的意見也已經受到重視,並在汽車組織中進行研議。
在這個概念下,Fiat 500這類的小型車,將會面臨更大的油耗節約壓力。 |
如果這個法案能夠通過,那麼對這些高階品牌而言,將會在開發大馬力引擎部分佔有更多益處,畢竟他們有較多的大尺碼車體可以應用;然而相對的,對產品大多較輕的國民車品牌,諸如Fiat、Peugeot或Renault等車廠,則會面臨到相對嚴苛的廢棄規範,對未來新動力的研發將會更為不利。
也因此,Fiat集團執行長Sergio Marchionne已經公開表示,希望德國車廠的計畫能夠失敗。
Sergio Marchionne公開表示反對德國車廠提出的「車重標準」計畫,希望他們提案失敗。 |
未來這幾波的空氣排放規範,非僅關係著環保,更重要的是將對車廠生計造成重大影響;特別是如果德系高階品牌能更爭取到較寬鬆的標準,就更能夠壟斷高價市場,如果在同比例佣金的銷售獎勵下,這也會迫使經銷商選邊佔,相對的壓縮了小型車的生存空間。
廢氣排放標準,看起來很高尚,都是為了環保愛地球,不過牽扯到的其實都是市場競爭。
此文轉載於Channel-Auto汽車頻道網站
http://www.channel-auto.com/c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