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138 | 回覆: 6 | 跳轉到指定樓層
hooxian
見習騎士 | 2012-7-27 03:13:35

本帖最後由 hooxian 於 2012-7-27 03:19 編輯







鳳凰大視野-邊緣戰爭-二戰下的台灣


2005年8月播出。  主持人遊本嘉
  
(一)
  
1937年7月7日深夜,中國與日本的軍隊在河北宛平的盧溝橋展開激戰,這是揭開人民解放軍序幕的“蘆溝橋事件”。時間上,比納粹進攻波蘭所謂的歐戰早了兩年。
1937年蔣中正對日抗戰演講中說:“我們要團結一致消滅日寇,然后我們才能夠得到安全。”
1937年陳誠對日抗戰演講中說:“用我們的責任抗日,我們信心不息。讓我們大家前進反抗到底。”
  
台灣少年團是台灣人李友邦所成立,李友邦出生于台北蘆洲,青年時代加入了台灣文協會。這是日本治台時期,台灣最重要的文化啓蒙組織和反日運動團體。李家的大院是他們集會地之一。
在1921年林獻堂、蔣渭水等人成立“台灣文化協會”,這個組織被稱爲“非武裝抗日運動的橋頭堡”。1924年因爲不滿日本殖民統治,李友邦離開台灣抵達廣州,成爲黃埔軍校第二期的學生。
  
當1937年戰爭爆發時,台灣其實已經被日本殖民統治超過了40年,戰爭讓大陸上的台灣人處境尴尬。當時在大陸東南沿海有一批台灣幫派分子,他們多半從1910年代開始就陸續集中到廈門一帶,他們被稱爲台灣浪人。
  
盧溝橋事件發生之后未及時撤返台灣的人不論男女老幼都遭到福建省政府以敵國人民處置,被關進了武夷山下的集中營——“台民墾殖所”。
李友邦將這批台灣人組織起來,成立“台灣義勇隊”與“台灣少年團”。當時台灣義勇隊里的醫生非常出色,他們成立了“第一台灣醫院”。最初,是由台灣醫生組成醫療隊,背著藥箱每天到鄉下給人看病,后來人數太多,成立了“第一台灣醫院”。台灣義勇隊后來發展到700人,除了提供醫療,語言也是他們的工具之一。頭一個就是對諜工作,這個工作對台灣人來做很適當,懂得日語也懂得台灣話。李友邦以孩子爲主的台灣少年團發揮了很大的抗日宣傳效果。
  
在中國戰場上,抗日是民族興亡的搏斗,但是隔著幾百里海峽的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的人們,戰爭陰影逐漸籠罩。在那個年代,人的意義,事的價值,都是爲了日本軍國利益而存在。
  
1895年5月29日,日軍由台灣東北角的鹽寮登陸。十天后,地方仕紳辜顯榮陪同日軍進入台北城。清朝結束對台灣213年的統治。台灣成爲當時日本帝國的第一個殖民地。戰爭發動者的第一個念頭總是殖民地。1936年9月,台灣第17任總督小林跻造台北,與前幾任文官總督不同,小林跻造的海軍上將身份仿佛預告著台灣即將進入戰時體制。軍國主義的宣傳在台灣街頭展開,比如大陸有城市陷落,台灣就會慶祝,去市內遊行,唱的歌都是軍歌。
  
日本征召台灣軍夫,日本部隊來到派出所,在派出所里拿著戶口名簿,從名簿里亂勾,勾到了都要去。他們被運往大陸。戰爭初期,日本殖民者對殖民地是帶著歧視的眼光,台灣人連上戰場的資格都沒有,只能在戰斗中擔任雜役。
  
1938年4月,中國在山東台兒莊戰役贏得重大勝利,但是並沒有改變戰局。國民政府當時已經遷往重慶。軍夫也隨著日軍深入中國戰場。
  
前線的戰爭殺戮讓隔著海峽的台灣也進入了精神物資都被高度動員的時代。小林跻造開始在台灣大規模推動“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改名有優待,可以受到日本人待遇。大家都要買“神龛”(天照大神),初一十五要去拜,平時在家里拜。
  
從1895年到1945年,日本殖民統治台灣50年。前20年,日本遭遇了台灣民衆的反抗。
1915年余清芳事件之后,漢人武裝抗日告一段落。
但是日本人眼中的生番——台灣原住民,卻始終沒有被完全征服。1930年10月,中台灣的南投霧社舉行年度“台灣神社祭”運動會,結果竟然有134名日本人遭到伏擊身亡。誤殺了兩名漢人。這是著名的“霧社事件”。日本總督府立刻調動了三、四千名軍警,追捕泰雅族頭目莫那魯道。在叢林作戰,日本人根本打不過原住民,損失會很大,就用“以蕃制蕃”的方式,用格達部落來打泰雅賽德克族人。爲了打仗很多婦女上吊,孩子都丟掉峭壁里去了。戰事維持了四十多天,整個部落的原住民幾乎全被殺害,剩下老弱婦孺被迫遷居到現今南投的清流部落。
骁勇善戰的台灣原住民后來被日本人稱爲高砂族,他們被送上戰場,成爲台灣高砂義勇隊的重要骨干。
  
1939年9月,納粹德國進攻波蘭,開啓了歐戰的戰局。第二年,日本外相松岡洋右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爲日本軍國主進的南進找到了堅強的理由。當時已經陷于中國戰場的日本和美國之間的龃龉不斷。1941年8月,美國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日本決定南進。四個月后(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夏威夷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正式加入太平洋戰局。
  
台灣參戰人員的動員體系也隨之增加,第一個目標就是台灣原住民。1941年12月,日本在台灣原住民部落里征調所謂“高砂挺身報國隊”。這批原住民部隊最后改名爲“高砂義勇隊”。他們有的人被送往菲律賓巴丹半島和科里多島等地。
  
早從占領台灣第二年(1896年)開始,日本就借著收繳民間武器進行台灣的戶口普查。也是那一年,著名學者鳥居龍藏踏上蘭嶼展開他的人類學調查。此后幾十年,包括森醜之助、伊能喜矩、鹿野忠雄等一批批日本學者幾乎踏遍了台灣的山區,留下大批原住民的研究史料。日本對研究台灣原住民其實多少與殖民初期原住民激烈抗日有關。戰爭發動之后,原住民反而成爲日本最強悍的戰爭機器。
  
根據統計到1945年爲止,日軍總計征調超過了4500名以上的台灣原住民參戰。超過半數以上的人魂斷南太平洋的異域。
  
   
  
(二) 台灣的日軍戰俘營
  
由日本人所發動的侵略戰爭是上個世紀人類最血腥的戰爭記錄。整個戰爭的過程並沒有直接發生在台灣,但是從1895年被滿清政府割讓給日本之后,台灣不但供應了日本米、糖、木材和資源,也是日軍補充戰爭人力的基地。
  
從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后,日軍就在台灣設立了五個戰俘營。有超過4300名當時的盟軍,其中主要是英國人,被送到台灣,其中有不少人最后是死在台灣。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接連占領香港、馬尼拉和吉隆坡,不到兩個月,日軍也進入新加坡。數十萬英美盟軍在戰役中被俘。
戰俘和槍、裝備一起送上老舊的卡車,戰俘被告知要向日本投降。有人因爲子彈用完而不得不投降。1942年某批被送往台灣的戰俘總計有1050名,他們大部分營養不良,有人感染了瘧疾以及腦膜炎。運送戰俘的貨船是在英國制造的,船齡有40年,非常破舊而且狹窄,有限的空間無法讓全部的戰俘同時向下來睡,要輪流坐站才行。
根據之前台灣的日軍向東京俘虜情報局發出的電報顯示,這一批戰俘被送到台灣一方面是要充當生産勞動力,一方面要成爲教育台灣人的樣板材料。1942年時,日本在北台灣的基隆的金瓜石、台中的霧峰、屏東的麟洛、花蓮的美侖先設立俘虜收容所,台北大直本所以及四個分所,其中屏東麟洛是第一個開設的戰俘營。
  
第一批的十七個俘虜是開船的,是荷蘭的船員,后來才漸漸有其他俘虜來,新加坡總司令帕西帕爾中將也被抓到這里。戰俘的名牌是用日文書寫,因爲監視員認不清戰俘,看每個人的模樣都很象,不用名牌認不清人。看管戰俘的監視員(台灣人)不會講英文,而對戰俘而言,他們既不理解台灣與日本的關系,也無法分辨台灣人與日本人。被房間劃清的敵我界線里,只能憑借人的感覺。
  
從1942年到1945年之間,日本在台灣共設立12個戰俘營。北台灣的金瓜石是另一個典型。金瓜石是台灣著名采金煉銅的礦區。
台灣戰俘營協會會長:1996年底得知金瓜石戰俘營的可怕狀況,1997年春發起一個追悼會,追悼這些辛苦受難的人。后來得知,台灣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戰俘營,于是協會和入籍台灣的外國人與台灣人決定要建立紀念碑,紀念這些受難的戰俘。
  
當時日軍從戰俘中挑選體格強壯的人進坑采礦以提供戰時軍備原料。當時金瓜石有九條坑道彩銅礦,戰俘主要集中在第六坑道工作,每天都要完成一定的開采量,如果完不成就會遭到毆打。日軍對戰俘的作爲,在這些戰俘的心里留下無可磨滅的印記。但是最令他們驚愕的是,在戰爭結束前夕他們曾經差點遭到集體屠殺。
  
來自加拿大的Michael是發現台灣戰俘營的民間調查者。
根據日軍一份秘密報告顯示,日軍在即將戰敗前計劃謀殺所有在金瓜石的戰俘。
1944年隨著美軍的戰線前進,日本人要決定如何處置這些亞洲的戰俘。裕仁天皇和戰時內閣決定要殺死全部的戰俘。東京送出一道命令,命令送達全亞洲的戰俘營的指揮官,內容是當戰線推進到兩軍交鋒時,要把全部的戰俘殺死,隱藏他們的屍體,不留任何痕迹。
這個計劃最后並沒有被執行,礦坑在美軍大轟炸的威脅下被迫關閉。
  
被送到中台灣霧峰的戰俘有的曾經參與建造烏溪橋,只是這座橋因爲洪水泛濫被沖毀,這是戰時台灣版的桂河大橋。把戰俘放到這里的目的是將河流改道。11月的時候,當雨來的時候,洪水會從山上沖泄而下,夾帶的大石頭破壞了支撐鐵軌的橋墩,這是個單軌鐵路,對日軍很有用。戰俘試著從橋墩把河水導引過來。對日軍來說很不幸,暴風雨來襲,失去了這座橋。
  
這場大洪水后,有些戰俘從霧峰的戰俘營遷到了中台灣云林斗六的溝壩國小。因爲軍隊要集中管理戰俘,所以命令本校師生通通遷到斗六糖廠轄區區域里面,那里的校舍就是日本人的子弟念的學校,叫做大崙小學校。戰俘們又加入了當時斗六糖廠的制糖工作。從1895年占領台灣日本的殖民政策是建立在“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基礎上。當時台灣的農業生産,北台灣以生産稻米爲主,南台灣則是種植制糖的甘蔗。殖民政府要求蔗農必須種甘蔗,甘蔗不許自由販賣,偷吃甘蔗會被處罰。糖和稻米是戰時必備的民生物資。大量的台灣青年被送往戰場,戰俘成爲補充台灣生産的勞動力之一。但是台灣潮濕的氣候,戰俘營簡陋的環境,加上無法適應的食物,戰俘很多病倒了。日軍把病重的戰俘隔離開,沒有任何醫療。表面上戰爭的俘虜者和被動員的台灣參戰者,兩者之間存在差異,但實質上,他們並沒有太多的不同。
  
當時被送往台灣的戰俘大約有4300多名,他們主要以英軍爲主,其他分別來自美國、荷蘭、澳大利亞以及加拿大等地。年輕的生命在台灣這個異鄉走到了終點。他們有很多人埋在屏東麟洛附近。戰后盟軍將所有戰俘的屍骨運回香港,埋在香港的英軍公墓里。據統計,在台灣戰俘營中死亡的外國戰俘共有426人。
  
1942年對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是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日本剛發動所謂的大東亞戰爭,他們對正陷于戰爭物資貧乏的台灣人宣傳了一套南洋之夢——在台灣一個月掙21塊錢,生活剛剛好而已。日本政府做海外募集的時候,說到海外的薪水要再加兩倍錢。1942年上半年,日軍占領婆羅洲,控制當地豐富的油田。這些日本人所稱的“台灣拓南戰士”主要是協助日軍加速原料開發速度。急于掠奪的野心讓日本面臨人力匮乏的窘境。戰爭是軍備與軍力的競賽,同樣也是人力的競局。
后來這些台灣拓南生被分送到印尼各大油田,就在他們從事開發任務后不到半年,也就是在1943年9月,美國開始采取跳島戰術,日夜轟炸讓日軍疲于奔命。日本戰事吃緊,這些只會技術不會軍事的台灣拓南生被迫撤離開采的油田。他們換上軍服加入軍隊,跟隨日本海軍一路竄逃。不谙戰地生活的台灣拓南生超過半數客死異鄉,他們是犧牲最慘烈的一群。
  
在台灣許多被保留下來的家族照片里都會有一個年輕男性的身影是家族里年輕成員所不熟悉的人。年長的人喜歡說這些男人們的故事,最后的結語通常是他們當了日本兵,去了南洋戰場之后就再也沒回到家鄉。這些懵懵懂懂或是一腔熱血的青年最后竟然成爲戰爭侵略者的殺人工具而不自知,是戰爭對人性最大的傷害,也是那個時代台灣人最大的悲哀之一。
  
   
  
(三)
  
從發動戰爭開始,日本殖民者總是將台灣人從軍刻意地塑造成一種身份特殊的光榮角色,但是盡管如此,在戰爭的初期,台灣人卻只能當日軍的雜役,因爲台灣人是被殖民者,低人一等,所以連上戰場的資格都沒有。日本這一個戰爭發動者的荒謬,可見一斑。不只是台灣男性淪爲日軍的戰爭工具,在日軍漫天的戰爭宣傳里,女性總是成爲鼓勵士兵勇氣的象征,而在實際的戰場上,女性扮演的護士也提供了士兵們生命的照顧。不過,女性也被迫參與了戰爭最醜陋的一面,像是慰安婦。
  
1942年1月初,中、美、英締結軍事同盟,蔣介石擔任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就在同時,隔著海峽的台灣在台北公會堂也就是如今的台北中山堂,一個叫“皇民奉公會”的團體正在討論如何選拔醫護人員前往戰地。其實早從1937年戰爭開始,日本就在台灣進行所謂“國民精神總動員”,不斷地灌輸台灣人是日本天皇子民的概念。爲了進一步加強台灣人的皇民化,台灣人家庭如果日常生活使用日語,成爲所謂的國語常用家庭,不但有榮耀也有實質的獎勵。
  
當時位于台灣彰化的張家卻開設了少見的漢語私塾,張老先生說不能讓中國文化滅亡,一定要教漢文。盡管如此,日本統治者操控的台灣社會參與戰爭的人總被塑造成身份特殊的光榮角色。
  
有的人當日軍護士也不是自己願意的,(日本)一直征調,那時不肯也沒辦法,一抵抗就會被抓去關起來。接受短期訓練之后就去醫院服務。
  
戰爭期間,日軍的占領線一旦有所進展,日本商人就被要求隨后進駐,借以迅速地掌握占領區。
  
戰場后方的野戰醫院是參戰的士兵唯一可以喘息的處所。然而戰地醫院里溫柔的看護士依然無法躲避無情的戰火,1943年盟軍奪回拉巴爾的控制權,撤退時不能走的人都要推到防空壕,“一般人要死了都會說天皇萬歲,現在他要死了,反而都不叫天皇萬歲,都在叫父母。”撤退時穿軍人的打扮。日本人發給她們每人一顆手榴彈,交待她們如果在撤退時遇到美國人就自殺。
  
在戰爭發動者的宣傳中,女性是士兵勇氣的來源。在戰爭實際的行爲里,女性是士兵生命的照護。不過,女性也被迫參與了戰爭最醜陋的一面。慰安婦,是這場戰爭最陰暗的故事之一。
(船上)有朝鮮人也有中國人,還有台灣人跟台灣原住民。(日本婦人)用日語宣布慰安所開業,不準那些被騙來(甚至在街上搶來的)的女性提問。從1938年開始,日軍就借著各種名義在各個占領區帶走年輕的女性擔任慰安婦。資料顯示,中國和韓國各有20萬人,而當時被日本殖民的台灣約有2000多人。
  
在戰場里,慰安所多半就建在部隊營區不遠,手里握著門票的年輕士兵就等在用木板隔著的小房間前,每一次房門的開啓對房里年輕的女人來說都是一次次無情的打擊。
  
戰爭對人的嘲弄最直接尖銳,特別是被殖民的台灣人,盡管當時參與戰爭的台灣人多半有默契不找台籍的慰安婦,但是一群原本的被壓迫者在戰爭里有時卻也站到了壓迫者的那一方。幾乎所有的慰安婦都曾經曆過從最初的恐懼、痛苦、氣憤到自我譴責乃至于自殺的過程。求死不能的人只能爲自己找個理由活下去,她們只能漸漸認命,甚至麻痹。戰后,幾乎大部分活著回家的慰安婦都喪失了生育的能力。
  
在1940年代的台灣,那場戰爭曾經被殖民者宣傳成光榮的聖戰。
對這些慰安婦來說,在戰爭里沒有選擇命運的權力,但是因爲命運而存在的記憶是她們唯一自己能做主的。
  
戰爭的年代,被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在街頭總能看到婦女祈求一種叫“千人針”的護身符——一人一針,生肖屬虎的人幾歲就縫幾針。以前日本時代有個“愛國”婦人會,(千人針)上面寫“武運長久”,送一條給出征者。(出征者)把它綁在肚子上,這樣就不會中彈。比起千人針這種沈默的祝福,更明顯的是部分家庭門口挂起的出征旗,那是戰爭的標記,代表了家里有人從軍。
  
盡管鼓吹光榮參戰,1937年戰爭開始的初期,台灣人只能擔任戰場勞役,階級上比軍馬、軍犬、軍鴿還要低,這除了是日本殖民者的霸權心態,最主要的還是對台灣人的忠誠度有所懷疑。1943年台灣人才有資格扛槍,比起同樣被殖民的朝鮮整整晚了四年。
  
面對戰爭,不上戰場的老人和上戰場的年輕人身上的穿著勾勒出戰爭年代的差異。這一代最悲哀的是無法與父母溝通,父母講台灣話,而他們必須講日語。
  
在不知爲何而戰的隱憂里,卻承載著光榮戰役的虛幻,這是殖民參戰者的無奈。台籍“特別志願兵”,前前后后將近2萬人,他們是直接編成戰斗部隊,踏上火線。當時大部分的台籍志願兵從旗津港口搭上日本軍船前往南洋。
  
從慰安婦到台籍日本兵,戰爭的后期,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人無分男女被送上戰場,他們無權求生也無能求死。戰爭的年代命運並不在他們的手里。
  
   
  
(四)
  
神風特攻隊的出現是日本侵略者在戰爭中最瘋狂的舉動之一,台灣人也被卷入,他們有的人參與了飛機的制造,甚至成爲特攻隊的隊員,而他們的年紀當時多半還只是年輕的孩子。
  
1943年,日本對戰事展開動員的年齡階層已經往下延伸到十來歲的學生,甚至還包括日本女學生以及來自台灣、朝鮮、滿州的中小學畢業生。半工半讀的宣傳,赴日深造的口號,深深地吸引了這一群貧困的孩子。孩子的離鄉其實和1942年中途島戰役有關,那一年日本在太平洋海域上損失了四艘航空母艦和322架飛機。爲了重整軍力,日本在神奈川縣郊區的海軍高座廠建立飛機工廠,這里是台灣少年工到日本受訓的第一站。台灣少年工在日本接受軍事般的訓練,他們如同孩子兵一樣地被對待,孩子們拿著榔頭奮力地錘打,他們瘦弱的臂膀甚至連工具都拿不穩。遠赴日本的台灣少年工共有8000多名。他們是從1943年到1944年在南台灣高雄岡山受訓之后,分成八個梯次陸續前往日本。離鄉對這群13到18歲的孩子來說是最痛苦的煎熬。
在高座廠爲期三個月到半年的訓練課程之后,台灣少年工就被分送到日本各地軍需工廠。當時日本有11個民間軍需工廠參與飛機制造,其中名古屋的三菱重工工廠有著最多台灣少年工的造飛機記憶。
1944年12月18日,美國軍對日本名古屋發動大轟炸,轟炸的目標是三菱重工工廠。
  
1943年11月,地處戰火邊緣的台灣開始面臨大轟炸的威脅。北台灣的新竹機場是第一個遭到美軍襲擊的目標。從地理位置來看,新竹機場距離大陸最近,是戰爭時期日軍在台灣最具攻擊力的航空基地。
也是在1943年,新竹被大轟炸的那一年,日軍決定再度啓動神風戰術,企圖挽回頹勢。和兩年前日本偷襲珍珠港時神風特攻隊隸屬航空母艦的編制不同,此時神風改成基地航空部隊,于是新竹機場來了將近上百位的日本神風隊員。
高中生就去做短期的訓練,差不多六個月密集的訓練以后,就要叫他上戰場去。
神風特攻隊員的出現在那個台灣被殖民的年代成功地營造了悲壯的社會氛圍。
  
如今新竹市區還可以看到當年日本神風隊員在台灣活動的重要場景。新竹有樂館(即電影院)戲院是日據時代最高級的戲院。當他們(神風隊員)出發前夕通常都會把他們請到新竹最現代化的也是台灣最現代化的一個歐式的電影院,當時叫做有樂館。有地方的人士舉行慰勞。
位于新竹的下班工藝博物館旁,這里曾經有個叫湖畔料亭的小酒館,十七八歲的神風隊員在這里度過出征前的最后一夜。“晚上如果送去那里喝酒的人,明天這些人就不在了。明天一定要出發上戰場。”
隔天神風特攻隊員舉行簡單的儀式之后,就駕駛著裝載單趟油料的飛機起飛,年輕的生命就這麽一去不複返。
  
二戰期間,台灣除了新竹之外,台中和台南機場以及東台灣的宜蘭都有日軍訓練神風的重要基地,台灣成了部分日本神風隊員最后一站。其實當年日本在九州、台灣以及菲律賓都設有神風特攻隊基地。但是這種如飛蛾撲火的特殊攻擊仍然無法逆轉日軍的戰局。
據二占台灣少年工陳碧奎回憶:“日本快要戰敗了,弄那種飛機一人開一架撞美國的海軍軍艦,那個軍艦很可憐啊,一撞下去,它要撞都從甲板啦從船的中段撞下去,大致都被打下來,都撞不到。只有從那個煙囪栽下去,整架就'砰'地炸毀。”
  
戰爭的末期,決戰的口號幾乎淹沒了台灣。台灣成了決戰的島嶼。1944年1月,台灣總督公布全面征兵的命令,這些挂一漏萬主要負責駐守台灣,他們的任務是就會緊接而來的軍事攻擊。戰爭最后一年,全台各地進入備戰狀態。空襲的年代,《台灣防空讀本》是人們必讀的保命手冊,不斷進出防空洞是當時台灣人主要的生活記憶。當年住在中台灣烏日的林品桐永遠也忘不了1945年初發生在烏日的那一場空襲,“那個時候攻擊都沒有辦法還擊啊,他們(美軍)來轟炸的時候,高射炮打不到(美軍)。(日軍)大炮的性能和飛機的性能不成比例。因爲爆炸受傷而被扛到教會的都是斷手斷腳的(傷兵)”。近萬名台灣人在戰爭末期死于美軍的大轟炸。戰爭結束以后,美軍以拯救者的姿態率先進駐台灣。如今,南台灣高雄的英國領事館斑駁的牆上仍有依稀可見的彈孔。
  
1944年戰爭持續著,原來只有勝利消息的台灣,開始聞到日本戰敗的氣息。那年秋天,在台灣屏東貓鼻頭一艘滿載著日軍的艦艇遭遇美軍的攻擊,般很快就沈沒,海面上有數不清的黑點飄蕩著(屍體)。這些日本軍人原本奉命到菲律賓戰場參加一場攸關南海海域控制權的戰役——“雷伊泰灣之戰”。爲了這場戰役,日軍出去了14艘船艦和一艘航空母艦準備前往菲律賓海域。運輸艦“玉津丸”和整個艦隊在航經巴士海峽途中遭到美軍潛艇的攻擊。
二戰“玉津丸”海難生還者中島秀次跳進海里,在海上飄浮了12天被救起。從后來的記錄看,這期間有17、18個人被救起。第12天,中島秀次陷入意識模糊狀態,一艘日本海防艦“昭南號”發現了他。他是“玉津丸”上唯一的生存者。船上5000多名日本兵全部罹難。事隔60年,中島秀次每年都會到台灣悼祭當年沈船的亡靈。一間變化莫測在貓鼻頭旁的寺廟安置著因“雷伊泰灣”戰役而葬身巴士海峽海域的30000名亡靈。他們除了大部分是日本人之外,也有朝鮮人以及部分的台籍青年。
同樣的在戰爭末期南台灣高雄港的外海也發生了一樁悲慘的沈船事件。1945年1月19號,一艘滿載盟軍俘虜的“榎(jia3)浦丸”號遭到美軍飛機誤炸,船上的400多名戰俘命喪高雄港外海。
  
就在二戰結束前兩個月,日軍決定將14名被俘虜的盟軍飛行員以任意轟炸台灣殺害無辜百姓的罪狀進行審判。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的John Parker是14名遭到槍決的戰俘之一。當年John Parker是在執行轟炸台灣任務時遭到日軍擊落后被俘。
  
從菲律賓的雷伊泰灣戰役之后,日軍在南太平洋戰場就陷入了失敗的氣氛,盟軍在東京發動了大轟炸,最后兩顆原子彈終結了戰爭發動者的狂妄野心。
  
   
  
(五)
  
1945年8月15日是抗戰勝利的日子,在這套片子的第一集台灣人李友邦領導的台灣義勇隊艱苦抗日8年所期盼的就是這一天。但並不是所有的台灣人都與李友邦有同樣的心情。當時台灣長期被日本殖民統治,加上皇民化的政治宣傳,都讓台灣人産生了混淆的身份認同,不知道自己是什麽人。故事並沒有因爲戰爭的勝利而結束,對于參與戰爭的台灣人來說,8月15號是另一場煎熬的開始。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透過廣播宣布終止戰爭。聽到這個消息,有人想“可以回家了”,有的人卻拉響了手雷喊著“天皇萬歲”自殺。隨著日軍的聖戰大夢一夕間化爲烏有,有的人彷徨無措,有很多人哭,傷心職業會沒了(注:海外當兵的收入遠高于在台灣本土工作)。
  
二戰結束,台灣人從此揮別長期擁抱的太陽旗轉向一陌陌生的青天白日旗。國籍身份的轉變讓原本在日本造飛機的台灣少年工從殖民地的次等公民躍升爲戰勝國的人民。戰敗后的日本根本無力處理滯留在當地的台灣少年工,個人自求生計。后來8000多名台灣少年工組織了“中國民國台灣省自治會”,在日本等了將近一年才踏上歸鄉之路。事實上,在各個戰場的台灣人幾乎都是在戰后一年甚至兩年才搭上返鄉的船只。相對先前風光的出征,這些被國民政府視爲“爲敵國參戰”的台灣人此刻只能默默地返鄉。碼頭上只剩下焦急等待的親人。
  
等待戰地的親人返鄉是無盡的折磨與煎熬,但是也有奇迹。像是台籍日本兵林秋潭和高長欽兩人,在家人放棄等待后的11年突然返鄉。藏匿在菲律賓山區的林秋潭和高長欽在戰后11年被美軍發現后,對戰后的不安與恐懼再加上語言的誤解,林秋潭在被俘后不久自殺。“(美軍)跟我們說,明天要給我們剪頭發,我們聽到以爲是要砍我們的頭,我拿(時鍾的)發條來剪頭發,我們都拿這個發條互相剪頭發,就拿著這個(發條)往肚子割。”經過美軍急救治療,林秋潭和高長欽在1956年回到了台灣,結束了迷霧森林11年的日子。
除了林秋潭還有一名叫做李光輝的台籍日本兵在1944年,日本戰敗前一年李光輝與部隊走失,獨自一人在印尼摩露泰島生活了30年,他是台灣版的魯濱遜。這30年中,李光輝完全不知道戰爭已經結束。
  
從1937到1945年,全台灣共有20多萬人上戰場,戰火余生的共有17萬人,3萬多人客死異鄉,1萬多人失蹤。
  
對于看管戰俘營的台灣監視員來說,二戰的結束,是另一場災難的開始。在婆羅洲古晉的日軍戰俘營里戰爭對人性最大的嘲諷正在發生。一批負責看管戰俘的日軍和台籍監視員被指控看管盟軍俘虜期間涉嫌虐待,他們被判刑,成了被盟軍看管的戰犯。在1945年,日本天皇宣布戰敗投降的前兩個月帶著戰俘撤離在古晉附近山區的台籍監視員柯景星接到了日軍的刺殺指令(刺死戰俘)。執行刺殺命令的那一刻是柯景星一輩子都難以房屋的場景。憑著盟軍戰俘的投書,這些戰俘營的台籍監視員一個個遭到審問。有人因爲打了生病的戰俘一記耳光被判15年。而柯景星則因爲殺人起初遭到求處死刑,后來考量他是奉命行事刑期減爲十年。
和之前的盟軍俘虜一樣,這些戰時的台籍監視員除了築路、造橋之外還得負責清除二戰期間日軍所遺留下的火藥裝備。許清泉就是在清除炸藥過程中受了嚴重灼傷。兩個人的刑期一天都沒少。根據資料顯示,在戰后被判刑的台籍戰犯共有173人,其中,26個台籍青年被判死刑。
戰后大部分被判死刑的台籍戰犯都是在國際法庭中受審。但是有一名相當特殊,姜延壽二戰期間在海南島接任巡查捕,是日本警察職務的一種。戰后他是極少數遭到國民政府法庭判了三個死刑的台籍青年。“拆民房,搶奪良家婦女的財物啦,定了幾個罪就被抓起來了。”(姜義政,姜延壽之子回憶)。沒有上訴辯解的機會,姜延壽在廣州白云山下遭到槍決。
  
對于參與抗戰的台灣義勇隊總隊長李友邦而言,1945年8月15號是個興奮的一刻,那一年12月,李友邦帶著妻子嚴秀峰回到台灣蘆洲的老家。
  
然而戰爭勝利的喜悅並沒有維持多久,緊接而來的災難正撲向他們。抗戰時期聞名浙江福建沿海的“台灣義勇隊”正面臨國府解散的命運。隨后李友邦在二二八事件以藏匿匪諜的罪名在南京入獄。妻子嚴秀峰到南京找到蔣經國,“台灣同胞沒有暴動,所有的責任陳儀政府要負完全責任。台灣同胞從無條件的歡迎,到失望,到不滿。今天才有二二八事件發生。你這樣子不了解下面的情況,你只聽屬下台灣人暴動,你派軍隊來鎮壓,這樣將來會造成政府跟台灣之間心理上永遠不能彌補的裂痕。台獨種因、省籍情節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蔣經國聽了我的話,他到后方來調查。調查以后他就講,嚴秀峰講話很誠實。所以李友邦 才能三個月不到釋放出來。”李友邦在妻子嚴秀峰的請命下脫離險境回到了台灣。但是嚴秀峰卻不知道,另一場厄運正等待著她。
  
1950年初國民政府大量逮捕台灣共産黨員,嚴秀峰遭誣陷入獄15年。就在嚴秀峰被抓的隔年,也就是在1952年4月22日,李友邦以叛亂罪遭國府軍事法庭槍決,那年他46歲。當年也曾經慷慨激昂的李友邦從未想到一心複疆的抗戰決心,並且計劃在戰后建設台灣的雄心壯志竟在一顆子彈穿過身軀后,含冤夢碎。
  
部分參與抗戰的台灣人,戰后因爲國共內戰的複雜情勢成了被犧牲的對象。同樣的,一群曾參與二戰的台籍日本兵卻也因國共內戰再度被送上戰場。
  
在國共內戰中,約有15000名的台灣人被送上大陸戰場,其中有1萬名成了戰死沙場的無名戰士。另外被共産黨俘虜的台灣人,將近2000人。在國府撤退來台后,他們滯留大陸無人聞問。
  
流落他鄉的國府台灣兵中也有人因“抗美援朝”再次被送上朝鮮戰場。極少數的人由韓國輾轉回到了台灣。這群滯留大陸的國府台灣兵直到1988年才踏上歸鄉路。離家超過了40年,返鄉后的寂寞與疏離讓他再受折磨。
  
二戰前后 地處戰爭邊緣的台灣 加入了一場又一場不知爲誰而戰的戰役
他們甚至連名分都沒有 更不用談賠償
戰爭中 最無情的嘲諷 不斷地在這塊土地上演
仿佛不斷地 訴說著 島嶼的戰爭命運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北京的夜色,繁华而惆怅
回覆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中國魂
禁止發言 | 2012-7-27 04:09: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hooxian
見習騎士 | 2012-7-27 04:13:54

回覆 中國魂 的文章

87矮倭黑,有種別說髒話
引言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中國魂
禁止發言 | 2012-7-27 04:16: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hooxian
見習騎士 | 2012-7-27 04:18:57

回覆 中國魂 的文章

矮倭黑,有種你就做一個瞧瞧呢。
懶得理你。睡覺去。
引言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中國魂
禁止發言 | 2012-7-27 04:21: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douly73202
騎士 | 2012-7-29 02:56:31

他們是不是最可憐,我不敢斷言,但他們目前能保持他們文化,傳統,生活安定,且擁有平等的權利,參政、健保。有意外,大家也會知道他們發生什麼事,也會得到相對賠償及照顧。反觀某些開口閉口大國之民,四川大震、溫州動車、乃至幾日前的北京大雨,這些所謂大國子民,卻沒辦法完完整整的唸出罹難者的名字........,再次看標題,誰才是最可憐的人阿(笑。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