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787 | 回覆: 4 | 跳轉到指定樓層
馬珊帆
公爵 | 2012-8-12 22:53:51


  文/吳蓮珠   
       (一)瞭解自身的特點,培養自我認識能力:經過6年小學教育,我覺得每個中學生都應該瞭解自己的特點,自己的特長,自己的缺點。學生只有認識到自己有長處,才能培養樂觀積極健全的個性,造就快樂的人格。因此,家長與老師們都要密切注意那些自認沒有特長的孩子,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特點並讓他們充分地發揮,這是自信的基石。要告訴他們:天生我材必有用!

  (二)學會傾聽和表達,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很多頑皮不聽話的孩子,其實他們只是不懂得用耳朵。教孩子會用耳朵當然不簡單,不過我們家長與老師也必須先學會傾聽,傾聽他們的聲音,用微笑,用雙眼平視孩子。如果孩子矮小,請蹲下身子與孩子溝通。只有成年人先身體力行,孩子才能學好這個能力。教導孩子學會傾聽,學會微笑,當人際交流出現問題時,採取寬容,平和的態度,有條有理地處理問題與矛盾。

  (三)認識情緒控制,學會疏解壓力的能力:人們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因此,教孩子認識情緒,不讓情緒傷害自己是我們的挑戰。生氣時做深呼吸動作,轉移視線,離開現場都是策略。學會疏解壓力和宣洩方法非常多,可以去做各種不同的運動和活動,開拓生活圈子等。

  (四)理解支持他人,培養換位思考能力:培養理解他人的能力,嘗試在孩子的腦袋瓜裡裝上幾個不同的角色,讓他們有機會思考:如果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怎樣?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或是他們的哥哥或姐姐,你會怎樣?換幾個位子發問題,讓他們有機會仔細思前想後,孩子就比較會理解成年人的憂患。學習為他人設想,這是永遠的話題,歷久彌新。

  (五)有效解決問題,培養應對的能力:一般上,在任何的一個學科中,我們都設有挑戰性學科題目讓孩子反覆練習,訓練他們解決問題的種種方法。但是,現實生活卻像海洋一般廣闊,每個孩子都有不太一樣的人生,大家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都不一樣。因此,在學習時,我們應該儘量讓孩子學到: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應對的技巧和步驟。不可以只給孩子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尤其是在高科技E時代。

  (六)避免攻擊性言行,培養自律能力:“優秀”是教出來的。如果我們發現小孩出現攻擊性言行,動不動就揮拳相向,想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及時制止是良策。千萬不可姑息。再說,自律乃是成功之基石,求學需要很大的自律,十年寒窗無人問。但要培養自我約束的能力對某些人來說,真是難如登天。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林莉
鄉紳 | 2012-8-12 23:31:09

讓每個孩子學會6種“生活技能” -這個太重要了{:4_391:}
引言 使用道具
xx58902036
王子 | 2012-8-13 18:54:42

讓小孩學會獨立  最重要吧!~~
引言 使用道具
林欣芸
王室 | 2012-8-23 19:00:23

學會了才能在職塲上生存吧
引言 使用道具
色動人生
威爾斯親王 | 2012-11-25 14:22:12

的確 不過現在的父母阿 唉 不說也罷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