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49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蔡元培
王子 | 2012-10-6 18:35:06

厭食症是一種精神病,百分之八十五發病於十三至二十歲之間。在美國,每一百名少女有一人罹患,尤見於演藝界(如芭蕾舞蹈員、歌星、模特兒)和運動員。家庭背景大部分是中產、專業或管理階層。而女性病患較男性高十倍。初期患者像不少少女般節食,約三分一的厭食病人節食前屬超重,但至正常體重仍不停節食。五分之一的病人病情非常嚴重,而只有百分之五能完全康復,其他多半時病時癒。

癥狀篇

怕肥
吃得太少(過份避免脂肪和醣)
體重過度下降,低於正常體重百分之八十五
劇烈運動
閉經(連續三次或以上經期沒有來)
後果篇

頭髮脫落
手腳凍冷,體溫低
易頭暈、失眠
精神和思維難以集中(部份病人會有偷竊行為)
情緒低落,焦慮(百分之五病人會自殺)
皮膚乾涸
便秘,肚痛
嚴重的情�下更會影響健康如:
器官收縮
關節腫脹
心跳率不規則而引致心衰竭
肝受損
骨質疏鬆,易骨折
血壓低
原因篇

醫學界對此疾病的起因,看法不一,除了青春期發育的壓力之外,以下為可能之因素,但亦因人而異。每位患者有不同原因,亦夾雜多項因素之相互影響。

社會壓力
時尚推崇體態纖瘦輕盈,減肥廣告及宣傳彼彼皆是。肥胖除不美麗外,亦連帶�不少負面意思,如笨鈍、缺乏朝氣。現時流行之時裝亦偏重細碼及窄身剪裁。較肥胖者需與時尚說再見。青少年受朋輩和傳媒影響,體胖容易令自我形象及自信喪失。

操控
成功節食減肥意味�可操控自己及生命,達到自主,不再孤立無援。多少減肥者因為減肥成功而雀躍,而四周朋友的欣羨更形成無形的推動力。

家庭背景
壓食症患者多來自一個沒有彈性,要求嚴格,不可出錯的家庭。而患者較多認同追求完美主義者,視口腹之欲為貪念失控。

挫折
每人有不同方法應付失意。對某些人來說,挫折,例如友誼中斷,亦能激發厭食現象。

治療篇

病向淺中醫,及早發覺尤其重要。雖然大多數病人否認有病,不肯就醫,可是初期的厭食症患者較易受助,曠日持久,每�愈下,則愈難醫理。
一旦發現問題,病人需交由有經驗的的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學家診斷。
家人角色非常重要,如提供資料,協助打點飲食,包括家人看管以便患者定時進食充足的卡路裡。家人的扶持非常重要,要多聽及與患者參與家庭治療,協助適應成長和挫折。
用認知方法糾正患者對食物及自己的錯誤思想。如針對自己過份的批判,偏激的要求完美,對其他人的評價過份敏感(如其他人是否對體重加倍留意),或挫敗恐懼(例如你多吃了一點,最壞的後果會是如何)協助患者成長,對體重及食物有更正確的認識。
若情緒方面有嚴重憂鬱或自殺傾向,醫生亦會針對狀�安排適當的住院或藥物治療。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心態決定選擇,選擇決定人生!你有怎樣的心態,你就有怎樣的人生!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