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76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蔡元培
王子 | 2012-10-7 21:28:20

記載於明代「尊生八箋」
1. 髮宜常梳:
以雙手十指、由前向後腦梳(掌尖朝後、掌心朝下、向後腦推梳)。以刺激頭皮神經,提振精神。
2. 面宜多擦:
以雙掌互相擦熱後,再推擦臉頰,以促進臉部血氣循環,保養五官,使容光煥發。
3. 目宜常運:
以雙掌跟或雙拇指背互相擦熱後,按住雙眼(微用力),然後眼球自轉,向十圈、向右十圈。再擦熱重複一次。效果:活動眼部,促進眼球及眼眶之血氣循環,增進視力,消除眼睛疲勞。
4. 耳宜常彈:
A.雙手全摀住雙耳,雙手十指尖朝後,兩手中指接觸。
B.讓兩食指置於中指上方。
C.食指用力從中指向下彈頸後方之穴道(風池穴),
簡易功法此時會出現~咚~一聲,又稱『鳴天鼓』。
效果:提神、醒腦,以增進聽力,消除耳鳴與頭昏眩。
5. 齒宜數叩:
平常多讓牙齒互相上下敲擊。門牙互敲36次後在敲後牙36次。 效果:堅壯牙齦、保護牙齒,不生齒疾。
6. 舌宜舔愕:
平常養成舌頂上愕習慣:(上愕位置及前門牙之後方)。效果:增進口液分泌、消除口乾、消除雙下巴、安神醒腦。
7. 津宜漱嚥:
配合舌頂上愕,讓滿口津液,再以津液漱口十次後吞嚥,平常有空多練習。效果:消除口臭幫助消化,讓皮膚更有光澤,降火氣、消除口乾。
8. 濁宜常哈:
起床時或口氣不好時,可先以鼻吸滿氣後在張口以~哈~氣方式將空氣慢慢吐出約3-5秒。每次20-30回。效果:消除口臭,去除體內濁氣。
9. 腹宜常摩:
以雙手按於肚臍週圍,再略施力揉按旋轉36-100次後再反方向旋轉相同圈數。效果:幫助消化,除腹脹,增進胃腸與下元之功能。
10.谷道宜常提:
平時多練夾肛運動(收縮臀部,如忍便狀)。效果:頻尿、失禁、痔瘡必練功。
11.肢節宜常搖:
站立或坐臥之間,搖擺震動、甩動、伸展全身關節。效果:活絡筋骨、暢通血氣、靈活手腳。
12.足心宜常擦:
早晚睡覺前後,以雙手拇指推揉足掌之「湧泉〈在足掌心~人~字掌紋中心點〉。效果:增腎氣、去風濕、健步履。
13.皮膚宜常乾:
保持皮膚乾燥。效果:不著涼,不患皮膚病。
14.背宜常暖:
平時或起床時保護背心暖和,可防外感,風寒。
15.胸宜常護:
胸中有心肺,護胸即護心、肺,可維護呼吸及循環的順暢。有助提升生活品質。
16.大小便宜禁口勿言效果:防精氣神之走漏。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心態決定選擇,選擇決定人生!你有怎樣的心態,你就有怎樣的人生!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