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664 | 回覆: 3 | 跳轉到指定樓層
95110854
王爵 | 2012-11-26 12:09:36


佛陀在憍薩羅國給孤獨園說法時,有一天帶領弟子出去托缽。他們進城時,看到一群人圍在一處巷道議論喧嘩,佛陀就請一位弟子前去探個究竟。

那位弟子回來說:「佛陀,那群人圍著一位老人議論紛紛。」佛陀問:「他們在議論什 麼?」弟子回答:「那位老人正在乞食。由於全身又髒又臭,大家都覺得他很可憐,有的人還掩著鼻子圍著他指指點點。」


佛陀慈祥地走近老人身旁,問:「老人家,你幾歲了?」老人很吃力地回答:「我七十歲了。」佛陀又問:「你從小就這麼貧苦嗎?」老人說:「不是的,我曾經有過快樂的童年 和很風光的中年時期。只是現在老了、病了,無法工作又沒人照顧,才落得必須乞討維 生。」 老人又說:「年幼時,我的家境很富有;到了中年時,因為不懂得守成,又過於奢華享受,才會落得現在如此貧困。」

佛陀問:「你年輕時最喜歡做什麼?過怎樣的生活?」老人說:「那時我很喜歡唱歌、跳 舞,整天沈迷在歌臺舞榭之中。」佛陀問:「你現在還會唱歌、跳舞嗎?」老人說:「我現在連說話都這麼困難,哪還能唱歌呢?而且背已駝,手腳也不靈活了,如何跳舞呢?」

佛陀又問:「還有什麼原因,讓你落得如此貧窮?」老人說:「有一年發生大水災,沖毀了我的田地。原本肥沃青翠的良田,一下子全都變成滿布石頭的溪地。隔年,一場大火又 將我的房子燒毀,害得我妻離子散,孤老一生。我很後悔年輕時不求上進,中年時又沈迷在酒色之中,現在老了,才落得一身貧病的下場。」

佛陀聽了這番話後,環視周圍那些掩鼻、指指點點的人說:「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是老人,富有的人也不會永遠都富有。像這位老人,他一樣是在父母的疼愛下長大,曾過著富 裕的生活;但現在卻一貧如洗,全身是病。人生無常,我們一定要有慈悲的愛心,人人懂 得互相關懷,才是真正做人的根本。唯有如此,大家才能擁有安和樂利的生活。」

佛陀的隨機教化,大家聽了都生起懺悔、慚愧之心。有的人立刻從身上掏錢給老人,有的人馬上扶起老人,表示要好好照顧他。 人的一生都會經過生、老、病、死,就如我們無法控制、預測將來會發生什麼事一樣,這也就是佛陀對弟子的教誨──「無常觀」的道理。

315800_522623914417337_2080034110_n.jpg (34.69 KB, 下載次數: 0)

315800_522623914417337_2080034110_n.jpg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gotome + 12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2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1
FB分享
人生極盡繁華,
不過一掬細沙。
回覆 使用道具
青蓮
大公爵 | 2012-11-26 18:24:02

本帖最後由 青蓮 於 2012-11-26 18:32 編輯

回應沙彌善知識  青蓮來進無常經  阿彌陀佛  合十

佛說無常經

大唐三藏法師 義淨奉制 譯



 稽首歸依無上士   常起弘誓大悲心

 為濟有情生死流   令得涅槃安隱處

 大捨防非忍無倦   一心方便正慧力

 自利利他悉圓滿   故號調御天人師

 稽首歸依妙法藏   三四二五理圓明

 七八能開四諦門   修者鹹到無為岸

 法雲法雨潤群生   能除熱惱蠲眾病

 難化之徒使調順   隨機引導非強力

 稽首歸依真聖眾   八輩上人能離染

 金剛智杵破邪山   永斷無始相纏縛

 始從鹿苑至雙林   隨佛一代弘真教

 各稱本緣行化已   灰身滅智寂無生

 稽首總敬三寶尊   是謂正因能普濟

 生死迷愚鎮沈溺   鹹令出離至菩提

----------------------

 生者皆歸死  容顏盡變衰  強力病所侵  無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  劫盡皆壞散  大海深無底  亦復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  未曾有一事  不被無常吞

 上至非想處  下至轉輪王  七寶鎮隨身  千子常圍遶

 如其壽命盡  須臾不暫停  還漂死海中  隨緣受眾苦

 循環三界內  猶如汲井輪  亦如蠶作繭  吐絲還自纏

 無上諸世尊  獨覺聲聞眾  尚捨無常身  何況於凡夫

 父母及妻子  兄弟並眷屬  目觀生死隔  云何不愁歎

 是故勸諸人  諦聽真實法  共捨無常處  當行不死門

 佛法如甘露  除熱得清涼  一心應善聽  能滅諸煩惱

------------------------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

爾時,佛告諸苾芻:有三種法,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

何者為三?謂老、病、死。

汝諸苾芻!此老、病、死於諸世間實不可愛、實不光澤、實不可念、實不稱意。

若老、病、死世間無者,如來應正等覺不出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

是故應知,此老、病、死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

由此三事,如來應正等覺出現於世,為諸眾生說所證法及調伏事。爾時世尊,重說頌曰:


 外事莊彩鹹歸壞  內身衰變亦同然

 唯有勝法不滅亡  諸有智人應善察

 此老病死皆共嫌  形儀醜惡極可厭

 少年容貌暫時住  不久鹹悉見枯羸

 假使壽命滿百年  終歸不免無常逼

 老病死苦常隨逐  �與眾生作無利



爾時世尊說是經已,諸苾芻眾、天、龍、藥叉、揵闥婆、阿蘇羅等,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常求諸欲境  不行於善事  云何保形命  不見死來侵

 命根氣欲盡  支節悉分離  眾苦與死俱  此時徒歎恨

 兩目俱飜上  死刀隨業下  意想並慞惶  無能相救濟

 長喘連胸急  短氣喉中乾  死王催伺命  親屬徒相守

 諸識皆昏昧  行入險城中  親知鹹棄捨  任彼繩牽去

 將至琰魔王  隨業而受報  勝因生善道  惡業墮泥犁

 明眼無過慧  黑闇不過癡  病不越怨家  大怖無過死

 有生皆必死  造罪苦切身  當勤策三業  �修於福智

 眷屬皆捨去  財貨任他將  但持自善根  險道充糧食

 譬如路傍樹  暫息非久停  車馬及妻兒  不久皆如是

 譬如群宿鳥  夜聚旦隨飛  死去別親知  乖離亦如是

 唯有佛菩提  是真歸仗處  依經我略說  智者善應思

-----------------

 天阿蘇羅藥叉等  來聽法者應至心

 擁護佛法使長存  各各勤行世尊教

 諸有聽徒來至此  或在地上或居空

 常於人世起慈心  晝夜自身依法住

 願諸世界常安隱  無邊福智益群生

 所有罪業並消除  遠離眾苦歸圓寂

 �用戒香塗瑩體  常持定服以資身

 菩提妙華遍莊嚴  隨所住處常安樂



無常經義 人人道

   無常意義 世間繞

無常呀無常

   迷失醒悟 莫待它來到

人間悲歡幾時有 浸淫尋歡客

  十年又十年 數載通宵 壽命到

哀 時間空過再輪迴  


無常花謝 一.png (260.72 KB, 下載次數: 0)

無常花謝 一.png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95110854 + 20 + 20 愛心是愛自己的心。要照顧自己的心、保持心
gotome + 12 精彩內容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32  金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95110854
王爵 | 2012-11-27 11:50:30

本帖最後由 95110854 於 2012-11-27 17:06 編輯
青蓮 發表於 2012-11-26 18:24
回應沙彌善知識  青蓮來進無常經  阿彌陀佛  合十

佛說無常經


曾經滄海難為水,繁華落盡成悲涼。

使人疲憊的不是路悠悠,也不是忙碌的無盡頭,而是心靈的頹廢,希望的喪失。

只有不怨恨,不落寞,才能如明鏡一般,照亮一切。

人生本是一場愈行愈遠的跋涉,走一段路,遇一些人,看一處風景,不計較得失榮辱,最後剩下的,就是一種淡然。

心若不自在
莫非蕩盡天涯路
無處覓蓬萊
無常在心中
心住慈悲處
阿彌陀佛~~
{:3_254:}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青蓮 + 2 阿彌陀佛

總評分: 名聲 + 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95110854
王爵 | 2012-11-27 16:51:48

本帖最後由 95110854 於 2012-11-27 17:04 編輯
青蓮 發表於 2012-11-26 18:24
回應沙彌善知識  青蓮來進無常經  阿彌陀佛  合十

佛說無常經



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師度自度,須有船度

有心念佛,無心念佛,有心無心,淨土為宗

惘時聞教,覺時施教,聞教施教,須有教法

無緣大慈,有緣大悲,大慈大悲,自他不二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青蓮 + 2 阿彌陀佛 善者

總評分: 名聲 + 2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