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1001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c87030
侯爵 | 2013-3-25 15:15:35

德鐵了心 賽普勒斯恐退歐元區
【中央社╱倫敦24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3.03.24 09:18 pm

賽普勒斯銀行危機進入存亡關頭,須趕在歐元區財長會前擬定籌措58億歐元的對策。上千名銀行員工23日在賽國國會外遊行,抗議積蓄與工作不保。

歐債危機爆發3年多來,歐洲一直試圖從銀行危機、財政浮濫和債務攀升中挽救歐元,但週末在賽普勒斯和布魯塞爾歐洲聯盟上演的大戲,顯示賽普勒斯最終可能必須退出歐元區。

英國「觀察家報」(The Observer)今天報導,這次賽國問題在幾個方面可說劃下分水嶺,包括首度對銀行存款課稅以支應紓困所需;一國銀行首度必須停止營業至少10天,以免擠兌;首度實施資金管制,以避免資金外逃危機。

以往從未發生過歐元區各國政府通過了紓困案條件,卻在48小時後撕毀,陷入不得體的互相指責中。

德國的態度也從未表現的如此堅定,堅持一國如果不照要求去做,就讓它退出歐元區,並以賽普勒斯為例子。

如果賽普勒斯爭取100億歐元紓困金的最新方案不被接受,則歐洲中央銀行(ECB)將面對壓力,以履行明天斷絕對賽國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援的承諾,造成賽國金融瓦解、破產,進而可能導致賽國退出歐元區。賽國進入歐元區至今只有5年時間。

這是歐元區三年來第五個紓困案。但這次不同於以往,德國從年初就堅稱賽普勒斯不是「體系的」問題。意思是說賽國危機和對歐元區的衝擊有限。但歐洲央行和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認為,每個歐元區國家發生的問題都是體系性問題。

德國總理梅克爾認為,賽普勒斯的金融和經濟模式已爛到骨子裡了,只有全盤翻修才有辦法救,德國不會花納稅人的錢去拯救俄羅斯百萬富翁在賽國的低稅率、高風險投資。在賽國金融領域,俄羅斯投資人居主要地位。

德國將於9月舉行國會大選,梅克爾不會在選前軟化對賽普勒斯的立場,即使必須犧牲賽國。以前是「大到不能倒」,現在是「小到無足輕重」。沒人知道她對不對。

【2013/03/24 中央社】

我見我思-小到可忽視

    2013-03-25 01:39
    中國時報
    【呂紹煒】

     當美國政府拿著數千億美元,忙著去填兩房(房地美、房利美)、AIG捅出的大漏洞時,我們見識到了什麼叫「大到不能倒」;這次歐元區國家對塞浦路斯危機的輕慢,則又讓人看到什麼是「小到可忽視」。

     相較於過去動輒數百到千億歐元、去援助希臘等歐豬國家的金額,塞國只需要一七○億歐元,算起來實在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不過,歐洲國家卻有意無意之間把這事給搞垮了。

     歐元區的「大咖」國家大概對不斷的援助感到厭煩,同時擔心政治的後遺症,對塞國的援助只肯給一百億歐元,其餘經費要求其自行籌措。結果主導援助的歐元國主席與塞國總統,聯手推出註定要發生銀行擠兌的「存款稅」方案。如果塞國用自己的天然資源抵押、拿資產質借等方式,大概都不會發生這麼嚴重後果。

     本來以為是「菜鳥」搞出的外行方案,才導致此結果。但塞國出事後,看看各國的反應,才知原來歐元區的大咖們,不是真的把塞國放在心上。因為塞浦路斯實在太小了,小到其二四○億美元的經濟規模,只占歐元區的零點幾個百分點而已。大家都說,就算塞國垮了,或其最終被迫退出歐元,對歐洲乃至全球的金融市場與經濟,都不會有任何影響。

     悲哉!這就是小到可忽視的經濟體的悲哀;在西班牙、義大利出事時,可沒人敢用這種輕忽的態度面對危機,因為這些都是「一兆美元級」的大型經濟體,算是「大到不能倒」。如果放手讓它倒,其連鎖效應可能產生系統性風險,最後是大家一起受害。

     當年市場估計,那個經濟規模只有西、義一半不到的希臘,如果被迫退出歐元區,歐洲承擔的潛在損失是八千億歐元,但塞浦路斯呢?可能只有一、兩百億歐元,完全在歐洲能承受範圍內。難怪,歐洲央行能大聲威脅塞國國會,如不「就範」,就將切斷對塞國銀行提供流動性─其實這話就是說,塞國要被迫退出歐元區。

     塞國很倒楣,危機發生在正逢歐洲大咖的舊仇新怨爆發時。那些財政紀律嚴謹的德國、北歐等國的政要與民眾,對一再要援救南歐那些揮霍無度、缺乏紀律的國家,已感強烈不滿與不耐。塞國偏偏又對歐洲缺乏「戰略性」的意義與重要性─它只對俄羅斯富豪有意義。塞國位於歐亞之交,稅率超低、金融管制鬆散,是俄羅斯富豪洗黑錢最佳去處;非正式的估計有近三分之一的存款來自俄羅斯,課存款稅來懲罰這些俄羅斯的富豪,倒也「合乎社會正義」;但也難怪俄羅斯政府要對塞國的存款稅大聲抗議─而且是唯一提出抗議的國家。

     對援助塞國訂出嚴苛的條件,既能對國內的政治壓力交代,又給「後人」作示範,避免道德風險持續;正好塞國又是小到能冒此風險的標的。只要金融市場不作太多聯想,不因此擔心同樣的條件會發生在其它歐豬國家,其實,塞國救得成與否,已不必費心關注了,這大概是小國的悲哀吧。


塞國三大籌碼 東西強權都垂涎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
       
2013.03.25 02:56 am


紐約時報報導,塞浦路斯危機並非只是金融問題,背後還隱藏著國際強權的戰略算計,更涉及能源甚至軍事層面。塞浦路斯本身「懷璧其罪」,加上與俄羅斯關係密切,已讓自己曝險於東、西對抗的斷層線上。

塞浦路斯位於東西方勢力交接處,歐盟與俄羅斯、希臘與土耳其之間的要衝,並有金融、戰略及天然氣三大籌碼,因而成為國際強權之間的目標。

金融方面,塞浦路斯一直是全球「避稅天堂」之一,尤其吸引俄羅斯大亨在此成立空殼公司,並存放鉅額資金。當地俄商協會幹部皮尼克指出,歐元區製造塞浦路斯銀行倒閉危機,目的是讓俄國資金撤出此地,轉到其他歐洲國家。

軍事方面,如果未來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垮台,俄羅斯可能失去設在敘利亞塔爾圖斯的海軍基地,塞浦路斯將成為俄國設立新基地的理想場所,而俄國也將成為塞國對抗歐盟霸淩的有力助手。

更重要的是塞浦路斯發現豐富的天然氣。歐盟一直依賴俄國的天然氣,當然期望以塞浦路斯的天然氣,來對抗俄國的敲詐;俄國更擔心一旦塞浦路斯與歐、美合作開採天然氣,俄國就無法在價格上對歐盟予取予求。

另外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公開表示,她已警告塞國總統不得考慮其他紓困替代案,而俄國正是唯一可能的金援替代方案,這顯示德國不容許俄國出手干預。

紐時指出,由於俄國拒絕提供援助,可能使塞浦路斯不得不倒向歐盟;但也可能因為歐盟粉碎了塞浦路斯的金融業,使塞國民眾對歐盟積怨更深。塞國電視台最近的民調顯示,三分之二塞國民眾認為應該退出歐元區,向俄國靠攏。

【2013/03/25 聯合報】

賽普勒斯危機的三方博弈
【經濟日報╱社論】
       
2013.03.25 03:17 am


歐盟成員國賽普勒斯國會否決向銀行存款人徵稅的國際紓困條件,引發危機擴散的憂慮。面對歐盟要求賽普勒斯在3月25日前須籌集58億歐元才能取得100億歐元金援的最後通牒,賽國的選項似乎不多,最新消息指該國已和紓困三巨頭歐盟、歐洲央行(ECB)及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會商並取得重大進展,歐元區財長台北時間今天淩晨將開會重新研商紓困案,看來賽普勒斯危機可望化解。

賽普勒斯只是一個人口100萬的小國,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約175億歐元,占歐元區GDP總量約僅0.2%,但該國位居歐亞地理要衝,並擁有可觀的天然氣資源,又打著免稅天堂招牌,離岸金融業務相當發達,銀行業資產規模約為GDP的八倍。因受到去年希臘接受紓困進行債務減記的波及,賽國銀行業損失慘重,岌岌可危,政府迫於形勢,不得不向歐盟申請紓困。

賽普勒斯雖是歐盟成員,但和俄羅斯關係極為密切,據外電報導,俄國銀行提供賽國約400億歐元貸款;估計去年有近1,000億歐元的俄國對外投資及貿易借道賽普勒斯;賽國銀行總額逾700億歐元的存款,其中俄國人存款估計高達260億歐元;賽國免稅天堂的特質,也成為俄國龐大非法收入的洗錢中心。

相較於歐盟對希臘、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等歐債國家紓困措施,賽普勒斯紓困案規模不大,但歐盟顯然擔心對賽國紓困的最終獲益者是俄羅斯,因此,三巨頭和塞國政府協議訂出要求銀行存款人承擔部分損失的嚴苛紓困條件,但課徵存款稅幾無前例,且不分好壞大小通吃,引發存款人擠兌早可預料。賽國人民強烈反彈迫使該國國會否決存款稅,然歐盟仍不為所動,態度強硬向賽普勒斯下最後通牒,可見背後的政治因素早已超越單純的經濟考量。

賽普勒斯政府的盤算是:一旦危機升高引發連鎖效應及歐元區崩解的憂慮,國際壓力將迫使歐盟讓步,放寬紓困條件;退而求其次,則可轉向俄羅斯求援,以天然氣開採和收益權及入股賽國兩大銀行換取金援。但此一如意算盤顯不靈光,國際金融市場對賽國國會否決存款稅反應冷淡,情勢對塞國益趨不利;俄羅斯除同意展延對賽國貸款外,已拒絕金援請求。如今賽普勒斯只能被迫面對現實,該國國會已通過成立國家團結基金、實施防止銀行擠兌的資本管制措施、銀行整頓計畫等法案,官員並透露國會將重新討論存款稅,考慮對超過10萬歐元的存款,最高課徵25%存款稅,以符合歐盟紓困條件。

如果將賽普勒斯紓困視為一場博弈,參與三方包括歐盟、賽普勒斯及俄羅斯,從目前情勢發展來看,賽普勒斯顯然是最大輸家,因若接受歐盟課徵存款稅條件,無異終結賽國離岸金融業務發展,將來勢須更加依附歐盟國家經濟的挹注,自主性將大為削弱;但若不接受歐盟條件,只有走上破產一途,結果不會更好。

歐盟若和賽普勒斯達成協議,俄羅斯對賽國400億歐元貸款不致血本無歸;俄國人民在賽國260億歐元存款,即使被課存款稅也好過被銀行倒帳;在這次危機中賽國政府對俄國的百般拉攏,亦顯示俄國對未來局勢變化將有一定影響力。所以,俄羅斯顯然不是輸家。

倒是堅持原則的歐盟冒了不小風險,因為賽普勒斯如開徵存款稅,對歐元區高負債國難免造成壓力,尤其銀行存款人擔憂將來存款可能被課稅而轉移存款的風險升高,不利金融市場穩定。而賽普勒斯銀行業若大幅萎縮,經濟無以為繼,歐盟後續責任以及紓困難度勢必大增。最須警惕的是,歐盟以及ECB苦心建立的各種穩定機制,若因紓困賽普勒斯而讓成員國信心動搖,則歐債危機再起將是遲早之事,歐盟難免淪為最後輸家。

【2013/03/25 經濟日報】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