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能不能打,就跟國家應不應該有死刑討論的點一樣
贊成者都覺得這是一種有效、方便、快速的嚇阻小孩吵鬧的方法。
反對者則認為這是一種不尊重(生命)權利,將小孩(人類)看作無法理性溝通,只是一時的效力、暴力的一種管教(威嚇)方式。
很多專家提倡不打不罵,但這是磨練了爸媽們的耐心!
往往情緒一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再說!小孩才會聽話!
很多媽媽們都懷著不打不罵的理想教育方式,但最後成為「又打又罵」的實況,相信很多媽媽們都盡量控制自已的怒氣,試著尋找各種制止孩子頑劣行為的解決之道,其中當然包括溫言勸說、耐性懷柔…
一直到訂定處罰規則:罰站、打屁股、打手心、勞動服務…但,還是免不了火冒三仗。
體罰絕不正「唯一」的管教方式,也非「值得信賴」的處罰方式,但體罰並非毒蛇猛獸,適當使用仍具效果。
家長也不必為了自已曾經體罰而對孩子心懷內疚。
重點在於,這個「罰」是不是真的讓孩子知道錯在那裡?
知不知道為什麼被罰?
服不服氣被罰?
以及罰後的愛與道理為何?
我們這一代都是被打大的,但父母與師長的體罰並不曾讓我們變的暴力,當然…
確實也有新聞報導被打大的小孩跟小孩有代溝而長大後反弒父母,或走入岐途。
這中間的差異,就在管教背後的愛與傳達。
傷自尊的辱罰絕對不行
不在大庭廣眾之下打罵小孩
責罵一定要帶回家不然就到廁所或等到車上,要記住小孩也有自尊心。
有效的訂定「家法」,態度很重要,不小心打翻東西、掉東西、漏功課,考壞,這些都是小事,用另一種勞動服務、剝奪權利的罰法來讓小孩體認到守規侷的好處。
媽媽們是否有管教小孩的方法…歡迎一起在這園地討論哦^^
寶寶照由 「 許芷嘉 媽媽 」提供
每個小孩都像可愛的小天使 每次看到新聞報導虐童案 心都好難過 希望每個小孩子都能健康平安長大! 大頭的媽。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
只要我相信 我願 我要 毅力實踐 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