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呼啦啦(橘子)
大親王 | 2013-9-12 00:05:00

鼬獾→家犬→? 「疫情越來越近」



首度出現犬隻感染狂犬病,學者認為,跨物種傳播雖是意料中的事,但若動物管控做不好,包括無法管控染病的鼬獾、未染病的犬貓接種疫苗等,再有其他病例發生,疫情恐升溫。

衛生署前疾病管制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小犬遭咬傷染病,是可以理解的,大狗就較不易感染。此病例證明感染狂犬病真的不只有鼬獾,也不僅限野生動物。

施文儀抨擊,動物管理沒做好,指揮中心不夠積極,不能抱著「頭過身就過」的心態,應該要趁現在做好家犬家貓、流浪犬貓的管理。

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教授張照勤說,這是個重要警示,證明犬隻會感染,同時也提醒未打疫苗的犬隻,建議民眾不要帶出門,以免增加感染的風險。

台大醫院感染症醫學會發言人李秉穎說,這是預料中的事情,不代表新一波危機開始,但若又再有其他案例發生,就距離人越來越近。

台大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說,現在要查清楚,到底山中染病鼬獾的情況是如何,未來如果還有其他案例發生,疫情就變嚴重了。

中央研究院生醫所研究員何美鄉也說,由於發生地是在疫區,所以是可以預期的。








鼬獾也是受害者? 元凶指向蝙蝠

國內狂犬病毒陸續被證實存在已有數十年,直到昨天才發現傳到犬隻,東海大學教授林良恭首度指出,狂犬病毒來源很可能來自森林型蝙蝠中的「鼠耳蝠屬」或「棕蝠屬」這兩屬蝙蝠,鼬獾恐怕也是受害者,這代表「還有一個保毒者在野外」,但因為蝙蝠較難取得樣本,遭國內監測長期忽略。

台灣從○八年監測至今,蝙蝠狂犬病都是陰性,台灣本島蝙蝠有十九屬、卅一種,家衛所檢測的種類僅台灣葉鼻蝠、棕蝠、高頭蝠、摺翅蝠、東亞家蝠、家蝠等六種,大都分布苗栗以北。

林良恭指出,蝙蝠分為洞穴型與森林型,美國研究認為,病毒在蝙蝠身上保存、演化可能長達百年,但因國內蝙蝠大多以昆蟲、水果為食,近年可能是在偶然機會下發病,接觸到鼬獾,才會傳染並大量蔓延。

多位野生動物學家九日齊聚討論,首度取得「狂犬病可能來自蝙蝠,而且會跨類傳染」的推論。昨天染病的幼犬也證實了「鼬獾狂犬病會傳染給狗」,讓學者更加確認這項說法。前家衛所長劉培柏昨天也提到,「鼬獾病毒也許是從蝙蝠來的」,國際間狂犬病最重要的帶原者就是蝙蝠。

林良恭說,台美蝙蝠種類差異大,唯一證實為保毒的蝙蝠,又有重疊的就是「鼠耳蝠屬」與「棕蝠屬」,這兩屬共有八種蝙蝠,他提醒,森林型蝙蝠有十三屬、廿四種,「其中絕大部分美國沒有,未曾證實是否保毒」。

台灣蝙蝠學會理事張恆嘉表示,鼠耳蝠屬分布偏海邊、山區,蝙蝠為保毒者「不敢說完全不可能」,這也顯示國內監測不足。

但他強調,「蝙蝠扮演保毒的角色,但並非散布角色」。

林良恭指出,國內狂犬病監測大多以較易取得的洞穴型蝙蝠為主,森林型蝙蝠分布全台森林,不易取得,政府應盡速啟動監測,但仍不能忘記鼬獾是現階段最大宗的散布者,口服疫苗研究更要加速腳步。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