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aylarry
王子 | 2013-10-4 11:27:47

不到1%!預立安寧療護僅17萬人 子女爭產拒老爸「嚥氣」

NOWnews – 2013年10月4日 上午11:18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推動安寧緩和醫療20年,完成註記人數迄今僅有17萬,佔全台總人口的1%都不到。民眾觀念不一、迷思仍多,人生最後一哩路,天堂地獄兩樣情,有住安寧病房的老爺爺,戴著氧氣罩,在醫師陪同之下,到電影院看完人生最後一場電影;也有子女遲遲不肯簽字、讓老父親「好好嚥氣」,只因為遺產還未分配滿意。


衛生福利部今(4)天上午舉辦「2013世界安寧緩和醫療日」記者會,揭露目前阻礙安寧療護普及的3大迷思:「安寧療護只服務癌症病患」、「接受安寧療護代表你已不久於人世」、「安寧療護只會使用成癮性的嗎啡來處理疼痛」。

衛生福利部次長林奏延表示,國內自95年起,即推廣民眾簽立「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並註記於健保IC卡上,初期由於民眾對安寧療護認知不足,影響申請意願,申請人數寥寥無幾,每月僅平均678人,但大力宣導之後,迄今每月平均申辦數已超過4200人以上。

根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為止,國內共有17萬7180人在健保IC卡上完成安寧意願註記。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邱世哲無奈的說,註記人數不到總人口1%,除了不少人認為「時間還沒到、需要這麼早簽嗎?」之外,就是子女的「捨不得」。

但親人的不捨,常造成更大的折磨,邱世哲不諱言,臨床上,常見到的狀況是,病人事前未表達選擇安寧療護、放棄急救的意願,在子女堅持下,只得急救、插管維生,雙重折磨,無效醫療長達半個月至一個月,仍舊留不住人,徒增病人痛苦;甚至有子女在病房吵成一團,遲遲不肯拔管,只因老爸爸沒留遺囑,遺產擺不平。

邱世哲指出,目前完成註記的民眾,除了大部分是醫院病人,還有不少是健康人預立,他鼓勵,安寧療護不只癌末病人需要,其他心、肝、腎、大腦病變末期病人也需要,透過身心靈的照護,人生最後一哩路,可以走的更有生活品質,家屬情緒也能獲得療癒。

尤其,不少人以為醫療進步,就想盡辦法要把病人留下來,忽略病人的生活品質。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黃勝堅就呼籲,民眾應體認,死亡可以很「有機」,沒有加工,不要過度醫療。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att007 + 30 感謝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square_95
大公爵 | 2013-10-10 06:09:44

太不孝了
通通不留下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