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版主
|
2013-10-30 12:58:18
|
不再怒風掃人 總司令學笑
 身材魁梧、國字臉,不怒而威,在工作上是第二把交椅,在家裡是總司令,曾廣發曾以為這就是他的一切。而後曾廣發和妻子唐藜菱(左)加入慈濟後的改變,促使家庭氣氛也變得更和諧融洽。(圖:曾廣發提供)
身材魁梧、國字臉,不怒而威,在工作上是第二把交椅,在家裡是總司令,曾廣發曾以為這就是他的一切。但來到慈濟團體,曾廣發要學習的是,如何讓不領薪的志工心甘情願來付出?他學會了「感恩、尊重與愛」,親身帶頭做,不再發號施令。
習於發號施令 家庭關係緊繃
曾經在一家日本公司上班的曾廣發,由於管理階層都是老舊一派的日本人,採取軍事化的管理方式,造就他做事一板一眼、不苟言笑,為了達到目標而大聲催促與責罵。受不了的員工選擇離開,留下來的戰戰兢兢,還要避免被突如其來的陣風掃過。「當時,員工們都說我頭上有一把風扇,這把風隨時會掃過去……」曾廣發笑說。
回到家,雖然他是一家的總司令,說的話就是命令;但是二女兒琡媛的脾氣很倔,最愛挑戰這高高在上的父親。曾廣發下班回到家,只要看見女兒沒溫習功課在看電視,或東西亂放、客廳有些髒亂等等,總免不了大聲責罵。此時,家人一哄而散,上樓前,琡媛總愛唱首歌給父親聽:「你說的一句話,世界變了樣……」
曾廣發和妻子唐藜菱是雙薪家庭,夫妻倆從小雖受英文教育,骨子裡還是很傳統。當孩子的學業成績退步了,曾廣發馬上用食指指向唐藜菱的鼻尖說:「你沒做好母親的責任!」
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鬧,和先生吵架的時候,藜菱把怒氣發洩在孩子身上,只要是九十分以下的成績,她隨手拿起衣架追著孩子打。大女兒曾琡惠笑著說起母親遺忘了的回憶:「當時,我還躲到飯桌底下去求饒呢!」
 高高在上的公司副總裁,曾廣發放下身段,為地球盡心力。(攝影者:楊秀麗,地點:馬六甲慈濟園區,日期:2010/07/18)
轉換身分 神秘字條讀懂心事
直到他們的生活滲入了「慈濟」的元素,曾家開始變得不一樣。廣發說:「我很久沒有聽見二女兒唱那首歌,也不想再聽了……」大女兒琡惠也說,她和媽媽經歷過一段字條傳話的溫馨時光……這一切要從唐藜菱身份轉換開始說起。
「琡惠十歲那年,一直幫我照顧兩個女兒的媽媽,轉而要去照顧弟弟的小孩,我必須辭去銀行界的鐵飯碗,回歸家庭主婦角色。」雖然只有半年,卻讓她度日如年,唐藜菱與外界失去了聯繫。如何與孩子相處?她沒有信心,開始四處尋找幼兒園,學習和孩子互動的方法。
藜菱的母親見她如無頭蒼蠅,不是辦法,就介紹女兒到慈濟看看。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2002年藜菱帶著大女兒參加慈濟馬六甲分會快樂兒童精進班(簡稱:兒童班),真的讓她從靜思語中找到與孩子相處的方法。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算是好人,生氣是短暫的發瘋……每一句靜思語,都讓我受益良多。」從兒童班學習到「字條傳話」,藜菱開始寫一些正面、鼓勵的話,悄悄放在女兒的鉛筆盒內;慢慢地,女兒也學會把心中的話化為文字,貼在冰箱前,引起媽媽的注意。
「記得有一次要面對考試,我沒什麼信心,沒想到一早就收到媽媽的字條--用平常心面對考試,我馬上輕鬆下來,因為知道媽媽不再把考試分數看得太重了。」女兒天天最期待就是打開鉛筆盒的時刻,藜菱每每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到冰箱前看看,母女倆從神秘字條中讀懂了彼此的心事,學會相互體諒。
 曾廣發是慈濟馬六甲分會合心團隊成員之一,平時關心醫療會務及慈誠隊,也在活動中承擔音控人員,多功能多角色。(攝影者:李獻雄,地點:慈濟馬六甲分會,日期:2013/01/01)
充當大愛爸爸 總司令願改變
辭去銀行工作,唐藜菱在一所幼教中心覓得教職,也積極投入在慈濟的教育志業。忙碌的身影換來丈夫曾廣發的不諒解,令她動念要把丈夫帶來慈濟看看。當時身懷老三的她,距離臨盆還有三個月,巧妙設計曾廣發到兒童班,代替自己當大愛爸爸,學習照顧大眾的孩子。
聽不懂華語,又不懂得照顧他人的孩子,曾廣發僵硬得不知所措。回到家,他硬著頭皮問大女兒琡惠:「你們喜歡怎麼樣的爸爸呀?」想從中找到與孩子相處的妙法。琡惠還記得當時的自己,不懂得應對爸爸,轉身跑開,內心卻笑翻:總司令爸爸願意做出改變了!
多次翻閱書籍,曾廣發從中尋找許多幽默笑話,到兒童班也盡量放輕鬆;慢慢地,他的臉上出現笑容,家裡的氣氛也輕鬆多了。
當了三個月的大愛爸爸,已經把曾廣發的心留在慈濟。他從庶務組開始,學習搬搬擡擡,一度還質疑崗位的價值。直到有一次活動中,前任新加坡暨馬六甲分會執行長劉濟雨走過來對正在籌備的庶務組志工說:「很感恩你們,沒有你們做這些工作,無法成就這麼多學員安心上課。」他才恍然,活動中每一個角色、每一個崗位都很重要。
學會關懷員工 各個角色遊刃有餘
2005年慈濟馬六甲分會落實「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四合一組隊架構,講求人人平等,橫向平行,而非縱向地有高低之分;同年的歲末祝福,證嚴上人送給弟子三句五言「感恩、尊重、愛」,更令曾廣發察覺很好用。
 曾廣發採用各種方式,讓員工們樂在工作,例如在2006年的世界杯比賽,他邀請各部門換上自己支持的球隊制服,自己則是評判(左站立者)。(圖:曾廣發提供)
他不諱言,身處公司第二把交椅的自己,他只是發號施令交代任務;通過參加慈濟活動,他才學到怎樣去跟人溝通,感恩及關懷身邊人。他學習微笑,聆聽員工心聲,還想辦法讓員工們樂在工作,甚至試過提早到公司,站在門口歡迎他們到來!
「我常常跟員工講,我們都是平等的。只要我們扮演好各人的角色,就是很好的公司、很好的工作團隊。」
如果說學習過程中一帆風順,那肯定是假。遇到不好的臉色時,曾廣發就當作是了解對方多一些,下次再若無其事地轉換別的方式溝通。就像他和女兒相處一樣,時間再忙,他總是會抓住載送她們上學、短短二十分鐘的路程,靜靜聆聽她們分享,不再急於給任何意見。
老大總是笑十歲的老三琡�說,她是最幸福的,因為出世以後,爸媽都參與了慈濟,都變成溫柔好爸爸,耐心好媽媽。如今,把自己縮得小小的曾廣發,在同事和家人之間遊刃有餘,不再礙眼。
副總裁身段軟 三句五字銘記在心
「在工作上懂得領導,還不是真本領;來到慈濟,能帶動一群不領薪的志工,心甘情願來付出,才是真本事,所以我學會放下身段。」在職場上可呼風喚雨的副總裁,曾廣發來到慈濟變成nobody;一次慈青活動中,他與大專生分享自己的故事,鼓勵他們在為生活打拼之餘,不忘從志工活動中找尋平衡。
2013年9月16日這一天,他和馬六甲慈誠隊負責清洗靜思堂洗石子外牆,搬搬擡擡,親力親為。「在慈濟沒有一指神功,沒親自去做,就不知道這方法可不可以用。」他說,自己做到了,才交給別人去做。
 曾廣發(右)和慈誠隊成員一起調配藥水,清洗靜思堂。他說,自己做到了,才交給別人去做。(攝影者:羅秀蓮,地點:馬六甲慈濟園區,日期:2013/09/16)
慈濟馬六甲分會行政同仁李敏珠也見證曾廣發易於親近的特色。她說,近兩年來,慈濟會所維修、整理及一些小工程,她首先會找廣發商量,他總可以召集到一群慈誠隊伍來幫忙分擔。
在慈濟,曾廣發當過社區的協力組長、互愛組長、和氣組長,現在是合心團隊,關心醫療會務及慈誠隊,也在活動中承擔音控人員,多功能多角色,他的妻子唐藜菱也依然活躍在教育功能組。
「感恩、尊重、愛」證嚴上人的三句五字真言--曾廣發銘記在心,看重他人的長處及放大對方的優點,給予提拔,讓他現在獲得了家人、同事、志工們更深的愛戴。
(文:羅秀蓮 馬來西亞報導 2013/09/30)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2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