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second_identity 於 2014-4-19 09:31 編輯
第一章 註釋
【註1】英文中fucker一詞並無炮友這個含義,請勿誤用。Fucker作為炮友這層意思乃是原創,目的是為了給lover找一個諧音詞。
【註2】Russ Shafer-Landau, The Fundamentals pf Ethics, (New York: Or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157.
【註3】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灣:食貨,1985),第七章 李贄——自相衝突的哲學家。
【註4】管仲,“管子-牧民,”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10月21號,2013訪問,http://ctext.org/guanzi/mu-min/zh。然而胡適則推論《管子》並非管仲所作,乃是後人偽造的。參見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第一篇 導言。
【註5】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參見 “溫家寶:錢學森之問對我是很大刺痛,” 新華網,更新於5月5號,201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05/c_1273985.htm
【註6】改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註7】Karl Marx, The Marx-Engels Reader, ed. Robert C. Tucker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78), 54.
【註8】Edward S. Herman, and Noam Chomsky, Manufacturing Conse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8),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