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dsj525
王室 | 2013-11-28 00:49:50

本帖最後由 dsj525 於 2013-11-28 03:56 編輯


【想飛的十五歲】台灣智育掛帥 有能力的孩子選擇出走

儘管台灣即將進入12年國教時代,但是傳統「唯有讀書高」的價值觀卻沒有太大的改變。

這讓許多不善於唸書,但是在其他方面表現優異的孩子,很難發光發熱。這也迫使經濟能力足夠的家長,紛紛思考,把孩子送出國,離開台灣的教育體制。TVBS與天下雜誌合作,製播的「想飛的15歲」系列報導,今天要帶您看兩個選擇出走的孩子的故事。

12年國教即將上路,智育獨尊的天空,還看不出有改變的跡象,有一群孩子,他們的專長並非唸書,是這片天空當中的孤星,但幸運的是他們有能力出走,父母親幫他們鋪設了一條,到國外學習的路。

李其叡是知名作家,楊照的女兒,5歲就開始練琴,在鋼琴大賽中奪得過無數次,全國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績,兩年前還順利考上,國內首屈一指的國中音樂班。

其叡的同學,個個都是音樂資優,但他們在學校,仍得應付琳琅滿目的學科考試。記者:「妳會擔心9年級,壓力更大嗎?」李其叡:「會,因為我已經看到他們,他們現在都在排,暑假也有暑期輔導,吼,會有很多的複習測驗,我想那個複習測驗,應該就是全校要排名。」

作家楊照:「台灣整個教育,最嚴重的一件事情,是我們社會老是想要教全才,這個孩子你要教他,在音樂這個領域上面,有任何一點點的成就,但你又不願意放棄他的數學,他的國文,他的所有的一切,我不知道我們能怎麼做,最後就準備著,讓它變成一個平庸的,每一樣東西都會的庸才。」

九年級孩子的父母,領受過一試定終身的殘酷,新世代的父母,已經開始懂得讓孩子主動探索,尋找合適的舞台。

林伯叡是私立復興國中的學生,他的父親是一位建築師,從伯叡2歲開始,父母就帶著他旅行,到目前伯叡已經,遊歷10個國家,見識到不同於台灣教育制度的多元。林伯叡:「之前去瑞士的時候,聊天的時候就講到,他們3、4點就可以放學,除了課業上面,也會讓我們參加很多課業以外活動,不會一直悶在考試的氣氛裡面,那個環境跟氣氛,是比較放鬆的。」

反對教條,渴望國外活潑多元的學習環境,伯叡媽媽還找來有經驗的老師,為孩子們量身打造,一堂地質考察課,讓孩子從實地接觸觀察,學習活的知識,伯叡自己也苦練大提琴,到醫院義演。

林伯叡:「這樣的表演,讓我學音樂更有意義,就是學了大提琴之後,可以向大家表演,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當別人停下來觀賞的時候,你獲得的成就感會很開心。」

不過李其叡跟林伯叡,在12年國教正式上路的關鍵時刻,最後都選擇離開台灣的教育體制,李其叡決定提早1年,飛離台灣,遠赴德國漢諾威音學院追夢。李其叡:「如果可以的話,當然還是要唸書,但是不要那麼緊,讓我們可以有比較多時間好好練琴、專心練琴。」

林伯叡則決定不拼建中,轉到復興國中雙語部,希望3年後出國留學。林伯叡:「目前我就是…,不會去考會考特招,那方面的升學方式,就要朝國外,像是美國大學的方向去努力,理想想要上的大學,是麻省理工學院。」

讓孩子探索勇敢做自己,是大人們的願望,離開12年國教的體制,是一種選擇,但絕大多數的孩子,沒有這樣的選擇機會,只能留在體制內,面對與適應新制度,繼續戰鬥。
*******************************************
人生的劇場,舞台上每個演員都努力地扮演著他們的角色,不管是士,農,工,商,漁,牧..等,只要演好自己,那對自己或這齣舞台劇,都已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及責任.

因此,在真實的社會,並不是只有會讀書的人,才有能力在社會上功成名就,出人頭地,對社會做出貢獻,有其它能力的人一樣可以.

所以,讓孩子多方學習吧!讓他們探尋自己的興趣,追求自己的目標,只要學有專精,在社會上仍會極大成就的,吳寶春,阿基師等..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BOOK0324 + 8 + 8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8  金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