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45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吳夠閒
王室 | 2013-12-20 15:04:51


我們期冀孩子平安健康,切盼孩子如蘭似玉,渴望孩子功成名就,封侯拜相,光宗耀祖,成為比爾.蓋茨那樣的大亨富翁,這是為父為母的標尺和準則.

我們漫無邊際的人力投資,智力開發,意欲孩子享有最理想的生活,據守最​​理想的成長空間,擁有最理想的生存環境,浩浩蕩蕩的年輕父母大軍,傾力打造著不受一頂點委屈的模擬真空和仙境.

從寶寶呱呱墜入紅塵那刻起,就呵護有加,執著萬分,溺愛超限,含在嘴裡怕融化,放在眼裡怕磨損,千方百計以寶寶為中心,不惜力地關注,不惜力地養育。 寶寶的哭聲是衝鋒號,是指揮棒,是控制閥;寶寶的要求是命令,是聖旨,是最高指示。 唯寶寶是從,唯寶寶是命,殊不知寶寶長大後,因了先前生活的無約束、無恆定、無守信,過份的滿足欲,滋生出目中無人,自私任性;殊不知長大後,寶寶只接受索取,不懂得給予而唯我獨尊;更不知寶寶長大後,缺乏人性化、社會化的責任心、義務感。

孩子做獨生,吃獨食,享特殊。 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爸爸媽媽三路大軍傾巢出動,整整一個團隊的陣勢,諾大的愛潮洶湧而來,於是乎,孩子被淹沒在愛的汪洋大海之中。

我們團結一致向子看,陪他,嬌他,捧他,護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愛如飛流直下,飛珠賤玉,纏繞著孩子轉來轉去,孩子是恆星,我們是衛星;孩子是太陽,我們是地球;孩子是小皇帝,我們是大太監,一天到晚孩子不得安靜,大人沒了消停;孩子不得安寧,大人沒了平衡。 害怕孩子哭鬧,遷就孩子無理的哭鬧,妥協孩子的無理要求。 頓輒祈求央告,百般乞討,孩子有點小疾,大驚小怪,驚惶失措,如驚弓之鳥,似無頭蒼蠅。 加之,奶奶爺爺、姥姥姥爺橫刀立馬,左右護駕,孩子有了“保護傘”,“避難所”,更是乾柴烈火,火上澆油,父母默許無對策,到後來,孩子變成了蠻不講理的小霸主、“人來瘋”,注意力不集中,自感不凡,高人一籌,欺人一碼,自私自利潛入幼小的心靈,沒有了同情心,沒有了關心他人的善舉。 而我們的父母卻不曉得這是迷失的愛路,不曉的這是急功近利的下策,不曉得這與施教本意相距十萬八千里,不曉得這是對稚嫩生命的褻瀆,不曉的這是對原生態天真、爛熳、純善人格的無意踐踏,不曉得這是對孩子健康心智無知的肆虐,不曉得這是病態扭曲的導引。

從幼兒園起,父母就給孩子報了一大堆拔苗助長的啟智班、興趣班。 因為社會群體的父母互相樊比,決計競爭,學外語,習畫畫,練書法,彈琴導舞攻武術。 雙休不休,滿滿的周安排,夜複習,見縫插針,不留空缺,剝奪了屬於孩子的整個空間.父母還錚錚有辭:愛孩子非如此不可,否則落後別人,虧了孩子將來的前程似錦。

小學到中學,一路走來,父母逐漸進入盲人摸象的迷茫階段,扮演起了監督員和保鏢的角色,經常地想要糾正孩子嬰幼兒形成的自製力差,專注力差的弊端,拿自已的孩子與別人的類比,想讓孩子“努力”,想讓孩子“加油”,想讓孩子產生一絲危機感,以相反的信息比照,企圖說服孩子就教。 這一來,平日里與孩子溝通少了,批評多了;期望值高了,父母的情緒低了。 家庭教育的情境,開始上演著<紅樓夢>的傳統劇情,賈政笞撻,王夫人道“既要勒死他,快拿繩子先勒死我-----”本能的庇護,本能的尋找庇護,如唱對台戲一樣,恰恰中了孩子的下懷,父母不統一,爺爺奶奶和父母不統一。 無數次,無數個不統一,常常是屢見不鮮,一家子互相埋怨,互相推諉,互相爭持,一揚一抑,一鬆一緊,孩子的劣性自然漫無邊際的瘋長開來。

節奏激烈的現代生活,左右著年輕父母,生計、生存擠壓著年輕父母,父母煩憂忙碌的身心,凸顯出情緒的搖搖擺擺。 有時溺愛如命,在時心情糟糕而不管不顧,有時藉孩子發洩心中的不快,時緊時鬆的無意識心態,直接作用於孩子,日積月累,孩子的情緒備受感染,屢遭影響,孩子自覺不自覺的飄飄忽忽,猶疑不定,重則閱世非此及彼,非黑即白。 久之,導致孩子人格染有缺陷,甚而至於走上歧路,步入極端。 而此時,父母進入百思不解的尷尬境地,自然無法避免得出現不定時的父咆母哮,不定時的冷漠無奈。 痛惜孩子咿呀學語,蹣跚學步就已經錯得一塌糊塗了。

幼時,我們把孩子當作炫耀的私有財產,上學後,又試圖將其塑造成父母心中設計出的模式、勾畫出的形象,導演成自己想像中的理想種子,自以為是地認為孩子不該做這,不該做那,不該做家務。 於是,孩子遠離了輕輕鬆松、快快樂樂,缺少了笑聲和童趣,剝奪了兒童應享的自由,應有的天真爛漫。我們總是彰顯這樣的說教,“你為啥不像人家的孩子那樣”,“你怎麼一點也不懂事”,“你簡直笨到家了”,“人家孩子比你聰明”,“媽媽求你了”,“老老實實去做,不然會揍死你”,“你滾吧,想去哪就去哪”等等,等等! 恍惚間好像將幼兒時的耐心、愛言、善行都拋入九霄雲外了。 諸如對比、刺激、批評、傷害統統出籠了,因此,孩子孽生了本能的敵對和叛逆,幼小的心靈裡註入多餘感、威協感、乞求感、計窮感。 使之孤獨光顧,無足輕重,蔑視父母,誘發自卑,繼續朝向某種行為一路走到黑.

易理講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我們孩子不知盤中餐的艱辛,不知賺錢為那般,卻要吃最好的美味佳餚,要穿最好的錦衣綾羅,誰給的,父母給的;誰教的,父母教的,社會及電視媒介教的。 朋友與同學間攀比著,父母則樂此不疲的欣賞,慫恿,鼓勵,“媽媽明天給你買更好的壓倒他們”,孩兒不知,父母無知。 老輩人有道是“享福太多,會折你的福報”,天道本源有折福折壽之說,總有一天你會認為此話是不無道理的. 人本身就如能量場,違背自然之道,你溺愛無限,能量過猶,物極必反,凶兆就會不期而來,天災人禍就會悄悄降臨. “厚德載物”,德之能量有限,載物各有輕重,孩子無德、缺德、失德,載不動鮮活升騰的“物”,豈能不報應父母無知愚昧的畸愛。

愛子蒼生萬類皆備,愛法卻有天壤之別,紅塵生物之精靈的愛子,點點滴滴,時時處處,要讓孩子享受愛的同時,也得讓其學會去愛,去恩報,不能愛的一去不復返。 獨子的年代,溺愛滿世界的橫行,孩子們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優貴生活,一切的一切,父母代辦天經地義。 從蝌蚪時期,就不叫孩子做些許小事,上學做值日,家長越俎代庖,只要孩子學習好,什麼都別管,所有時間花在讀書上,直到送子送到大學門,有的家長甚至繼續送下去----不斷的重複著一句“你不行,爸媽來”,孩子的心底久而會默認不行,沒了自信,沒了主見,少了可塑的性格。 大包大攬的釋放愛心,歸屬後患無窮,父母的出發點違逆了落腳點,良好的願望欺辱了迷茫的理想。

孩子生活能力漸漸地滑落到殘智的狀態,弱智的行為,層出不窮的贗品從家庭到學校這條生產線上出廠了,這就是中國年輕父母的“中國製造”,質差量大,弄巧成絀,聰明反被聰明誤。 我們把如花的歲月、錦繡的前程,全部的愛,寶貴的青春,心甘情願獻給孩子,在一種偉大的、崇高的、空空洞洞的盲目追求中,愛卻貨真價實地被扭曲了。 而我們的小皇帝對父母的愛心不以為意,不以為然,年復一年,麻木不仁,自私無情,像魔鬼一樣侵入孩子稚嫩的機體,積澱歸終,孩子走到了言不聽,計不從,叛逆悄然而生。 父母則黔驢技窮,先前的溫順泥牛入海,赤心大愛逃之夭夭。 倘若還有殘存的一縷暖陽,容納浪子,以春風化雨的脈脈溫情融化孩子荒蕪的心靈,或許會主動摘去自己的痛失和不軌,父母也少吞些悔恨之果,少飲些自責之淚。 古訓“嬌子如棄子,溺子如害子”,父母愛的無知,潛伏的答案大概如是!

溺子就是讓其輸在起跑線上,就是隱性的扼殺在搖籃裡,就是夭折在溫室裡。 深受其害的嬌子,長大後往往人格難以健全,難以適應人際交洽。 耳聞目睹的多是病態的弱柳扶風,情緒偏頗,性情偏激,定力不足,遇事憂柔,做事寡斷,缺乏堅韌,缺乏毅力,缺乏能力,缺乏正確的人生觀。

現實告訴我們,相當數量的少年逾規犯法,究其因均是父母溺愛的受害者,一旦邁出家的小天地,在滾滾紅塵的大環境中,“小皇帝”挑戰社會,原形畢現,忍無可忍,驕橫跋扈者有之,惹上官司者有之。 媒體信息,留日男孩汪某機場拔刀相向,刺傷親母;鋼琴男孩藥家鑫交通肇事大開殺戒,手段自私殘忍。類似事件不在少數,我們為孩子惋惜,為其父母痛心。

面對曾經“可愛的寶貝”,父母常懷困惑,百思不得其解,以致委屈泣下。 傷感、嘆息後,又退一步乞求,以“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祖俗,企圖打動孩子失血的心,殊不知“縱容”、“溺愛”種下的苦果,慣性使然,收效甚微,悔之晚矣!

幼教,家庭與學校應遵循自然之道,全方位開發啟智,因今日經濟上的成功幾乎成為判斷子女的價值標準。 特權與不公現象時刻衝撞著年輕父母的視聽,獨子現狀,家長在生活上絞盡腦汁,挖空心思,捨得脫皮掉肉,捨得萬貫家資,要孩子傾力事業,名揚天下,大吉大富。 否則,那便是失敗的人生,遺憾的人生。 用純經濟的思維教子,折射出中國市場經濟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與厚德本源育人的大相徑庭,中國式家庭教育是癌變的,悉被功利的魔幻所玷汙,所霸占。 它所產生的影響,已不在社會群體表層,而是深入到內臟骨髓,它所遺留下的後遺症,在未來的代代傳承中,中國這一主流人群會走向何處,似乎是難以預測的一道坎.

不可思議的未來,彷彿夢囈似的,可自已的寶貝就近在眼前,就那麼真切,真實到根本不相信那個可愛的小寶貝,多年以來一直苦苦經營的希望之夢,難道命中註定遭劫,恨命運作弄人,恨命運不公允,恨命運如此多舛。 曾經的憧憬,當下的寶貝,變成了現實的笑柄,變成了針和刺,變成了相反的逆子. 愛得深,傷得也痛;愛的切,傷得也徹;愛的無知,傷得也糊里糊塗. 只能默默的飲下這喪失靈長理智的動物性的愛,動物性的愛是衝動的,不理性的,它勢如一匹脫韁的野馬,一發不可收拾,又像似山洪暴發一去不復返. 我們遺憾,原來所嚮往、所追求的高境界是虛無縹緲的,是缺失指南的.

愛的無知__溺愛,得到的是苦澀的果實,遭際的是冷酷的現實,體驗的是僵硬的倫理,承受的是沈痛的傷害. 這杯苦酒的釀就,只能讓我們的父母來品嚐、暢飲了。

20131011110326714.jpeg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lan8016
侯爵 | 2013-12-26 17:08:52

可以安靜你的頭腦,疏通堵塞的思路,
使你清楚聽到內在聲音給你的答案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吳夠閒 + 4 + 4 感謝分享^^b

總評分: 名聲 + 4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