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39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dsj525
王室 | 2013-12-27 00:52:58


中職聯軍總教練郭源治賽後集合全隊訓話。(中職提供)

由中華職棒聯盟主辦的亞洲冬季棒球聯盟,已經在日前順利完成第二個球季的所有賽事,只是看到場場空蕩蕩的觀眾席及乏善可陳的比賽話題,讓人不禁替這個起步不久的賽事未來感到相當憂心,雖然冬季聯盟本來就是以增加選手實戰經驗和交流為目的,但如果想要讓這個賽事永續經營,絕對還有很多值得努力的方向。

光是將這個聯盟定位為「亞洲」冬季棒球聯盟,就可以看出中華職棒想要把這個聯盟做大的企圖心,正如同中華職棒聯盟會長黃鎮台先生所說的,冬季聯盟必須繼續辦下去。只不過,如果每一年都這樣玩下去,恐怕黃會長再怎麼有心,也很難支撐多少年。

相較於去年,今年的冬季聯盟多了韓國職棒聯軍,也讓亞洲冬季棒球聯盟的稱號更加名副其實,不過從各隊參賽名單來看,等級普遍要比去年有所降低,如果依照多數人比較熟悉的美國大聯盟農場分級制度來細分的話,目前冬季聯盟的平均強度大概就介於新人聯盟和高階1A之間,這樣子的比賽強度不僅很難吸引更多觀眾進場,也會降低更高等級選手參賽的意願。

想要提升冬季聯盟的可看度,有幾個方向是值得努力的,包括增加指標性球星的加入、建立酬庸制度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恐怕還是必須得到日本職棒聯盟和韓國職棒聯盟的更多協助,結構和制度都比中華職棒成熟許多的日韓職棒,到底是用什麼眼光看待這個賽事,無疑是決定冬季聯盟能辦到何等規模的關鍵因素。

身為主辦方的中華職棒,今年在許多軟硬體的規劃上都有相當明顯的進步,包括官方網站、網路直播、行銷宣傳手法等等,都看得出中華職棒想要辦好這個賽事的決心,只是台灣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但在本身職棒二軍制度的健全性嚴重不足下,短期內實在很難支撐這個賽事的永續經營,唯有更多日韓職棒聯盟的資源投入,才能讓冬季聯盟有更穩健的成長。

可行方向之一就是參考亞洲職棒大賽的運作模式,每年冬季聯盟的主辦單位由中日韓輪流舉辦,藉此提升各聯盟的投入意願,若干年後,或許就可由各職棒聯盟推派代表成立一個常務單位,讓冬季聯盟事務的推展更有效率。因為比賽場地始終都會在台灣,所以中華職棒也不用抱持大餅做給別人的疑慮,台灣絕對會是獲益最多的一方。

這兩年的比賽打下來,應該已經讓日韓職棒界感受到冬季聯盟的重要性,如同二度帶隊來台灣的日職總教練大森剛所說的:「台灣天氣好,離日本又近,而且日本冬天太冷,根本無法比賽。」這幾年在冬季聯盟出賽的年輕球員未來如果成功打出名堂,對冬季聯盟的拓展當然具有最直接的效應,在日韓職棒競爭更加激烈的二軍體系下,冬季聯盟可說是提供這些球員一個難得的表現舞台,當中日韓職棒聯盟都真正重視這個賽事時,才能吸引更多在美國大小聯盟或獨立聯盟尋求表現機會的亞洲球員主動加入,屆時亞洲冬季聯盟就會打得熱鬧非凡了。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