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爪手術
為了保護昂貴的家具,有不少人會替貓進行已在許多國家禁止的去爪手術(相當於將我們第一個指節切除),而不是訓練牠們使用磨爪板,或是在家具上噴一點驅貓噴劑。
而即使完善的技術和止痛藥能夠降低麻醉風險與術後疼痛,避免出血或細菌感染的併發症,還有因為切除失誤讓肉墊中又長出參差不齊的爪子,去爪後的貓仍然會產生許多問題。
首先,牠們沒辦法再輕易地攀爬,但牠們未必會意識到自己已經失去能勾東西的爪子,所以就有可能失足摔傷,當然更別提碰到其他動物時的自衛能力。
其次,去爪貓無法再利用爪上腺體於家中留下勢力範圍,還有能讓自己安心的氣味,這也可能使牠們寧願找個地方躲起來,斷絕與外界的接觸,又或者是因為防禦過度而變得具有攻擊性(美國獸醫師學會期刊 2001;218:43-47.)。
追根究底,有許多人想養貓,卻又不允許牠當一隻貓。
突如其來的動作
膽小的貓對於突然的聲響或動作都很敏感,在牠們旁邊你的動作最好都慢一拍,要是真的不小心嚇到貓,那就儘管讓牠們躲起來(所以最好準備貓窩)。
為了表示歉意,你可以餵貓吃點東西讓牠知道你並不可怕。
追貓、抱貓
對貓來說,「凝視」一般都帶有威脅性,所以有人認為貓會刻意接近怕貓的人,其實是因為牠們更不喜歡愛貓者的目光;連眼神都如此,更別提肢體的逼近了,如果你會因為好玩而追著貓跑,牠也可能會離你越來越遠。
擁抱對貓狗來說理論上也是剝奪自由的一種,那是屬於靈長類表達愛意的特有舉動(Patricia B. McConnell, Ph.D.),只是狗比較願意接受飼主的粗魯,而貓不喜歡的話會明白地讓你知道──要逃就放牠逃吧!

揍咬人貓
5周大的小貓就會開始用「咬」來探索世界,成貓也會藉由咬人向飼主提出要求(餵食、清理貓沙),甚至是將你的手當成滿足狩獵天性的對象。
不過,這時飼主該做的不是用體罰來增加貓對你的恐懼和攻擊性,還有破壞彼此的信任感,而是要暫時無視牠的請求(想吃東西?再等等吧),同時把手往貓的方向推,這樣牠自然就會鬆口,然後再快速離開牠的身邊。
另外,買一支逗貓棒,不要把自己的手當成貓的玩具,再來責怪牠咬得太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