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我說:一個難民的故事
 莉莉女兒認養的敘利亞難民孩子──「Prince(王子)」。(照片提供:Lily J. A. Ramian)
「一個懷孕的母親,身上滿是子彈碎片,全身出血。當她來到邊界時,她倒下來了,也往生了。在邊境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醫生們注意到她是有孕在身,為她開刀,試著去救這腹中的孩子,嬰兒因為流血而全身腫脹……
來自約旦的慈濟志工莉莉(Lily,法號:慈力)帶著孫女慈青喬安娜(Johanna)前來臺灣參加2013年全球慈青日, 12月31日證嚴上人歲末祝福行腳在臺北時,向上人及在場的慈濟志工分享她自己及其他一些難民的故事。
※莉莉(Lily)分享:
親愛的上人、師兄和師姊們好。我要謝謝你們給我這個機會分享一些在約旦的故事,尤其是在敘利亞的難民營裡。
感受祖母受照顧 返國尋慈濟
首先,我要告訴各位我是如何開始做慈濟的。2005年,我去澳洲探訪八十八歲的母親,她當時生病了。突然間,有一群穿著制服的人(慈濟志工)來到我媽媽的家敲門,並進到家中,他們先是擁抱她、親吻她,並問她是否需要什麼?要協助家務嗎?
真的,我被他們對我媽媽的關懷而感動,他們離開後,我問媽媽:「妳怎麼會認識這一些女士?」她告訴我,雪梨的醫生推薦他們的服務給我。隔天,當他們又來時,他們聊到在我的國家所做的事。他們告訴我:「我們是志工,所以我們到過很多地方。」接著,我告訴他們:「在我的國家,我也是一位志工。」
在約旦,我們有許多文化,所以我過去參加了很多團體,有時會去兒童癌症醫院為癌症病患翻譯德文或雅美尼亞(Armenian)文。
(慈濟)師兄、師姊們告訴我,他們有在安曼有一個慈濟聯絡處,並建議我聯絡他們。所以,我抄下了電話號碼和聯絡人。當我回到安曼,我打電話到慈濟約旦聯絡處,是陳先生(陳秋華)接的電話,他邀請我隔天到他家。
他為我介紹慈濟團體,他告訴我他在做什麼,但我仍然躊躇著,我應該要停止我所有參與的團體嗎?我覺得我需要先知道更多實際情況。
 約旦慈濟志工莉莉(Lily )關懷因戰亂逃難到約旦的敘利亞難民。〈照片提供:慈濟約旦分會,地點:約旦伊爾比德省(Irbid)南薩市(Ramtha),2013/09/13〉
膚慰爆炸案傷者 見證慈濟行
隔天,很巧合的狀況,有恐怖份子在一個五星級飯店放了炸彈,當時飯店中有幾場婚禮正在舉行,很多人在婚禮中死亡,炸彈也炸傷了很多人。
陳秋華詢問我是否有意願和他們一起去訪視傷者,並給予他們慰問與溫暖。他給了我一件制服穿上,讓我們走進去如同一個團隊。我們是第一個前往訪視傷者的團體,而軍隊包圍著醫院並且不讓任何人進入。
從中,我看到慈濟志工如何對待傷者,如何從他們的行動中灑播他們的愛。自此之後,我開始參與越來越多慈濟的活動。後來,我得到我想要的,我必需停止參與其他團體,並花更多時間投入參與慈濟。
我發現,慈濟有著和其他團體完全不同的地方,慈濟有組織性且說到做到。所以,我繼續跟著志工們做慈濟事,瞭解慈濟有四大志業的內容,但我們的人民,大多數都是阿拉伯人,所以他們對慈濟完全不了解。
首先,我想著我該如何做來幫助我們的人民。我開始閱讀上人的傳記,著手把上人的生活、願和如何開始成立慈濟的過程,翻譯成阿拉伯文。
然後,無論我到哪裡,我們會分發這本有上人法相和蓮花的小冊子。接著,我開始翻譯上人的開示法語,我也開始翻譯《靜思語》。這就是我如何開始做慈濟的過程。
將心比心 分享難民心情
現在我也要和大家談談關於難民的事,我們有很多關於難民的故事。首先,我想要告訴你們,我也是一位難民。我的爸爸是一位亞美尼亞(Armenia)難民,而我是一位巴勒斯坦(逃到約旦的)難民,所以我能體會難民的恐懼,我知道他們遭受的苦──房子是如何被搶走,我知道他們是如何沒帶任何東西地逃離自己的家園……
(敘利亞內戰後)我們(慈濟)開始到難民營關懷從敘利亞逃到約旦的人,他們有一個特別的營區叫「Abdullah」,(隨著內戰規模的擴大)難民人數一直、一直增加,所以有另一個難民營開啟,最後一次(我得知)的數字是三萬六千人。
我們有不同的個案、不同的故事和不同的情況。但是最近因為營區爆發疫情,所以我們被禁止進入。所以我們換另一個方式關懷他們,我們前往照護之家,關懷受傷的難民們,提供食物、醫療、毛毯和帽子之類的物資。
現在,我要告訴你們關於我自己本身的故事。在我告訴你們這個故事之前,我要告訴你一個我在電腦上看到的故事。有一位擁有三個小孩的三十二歲母親,她的先生和其中一位小孩在敘利亞時遇害,媽媽帶著兩個剩餘的孩子逃難,她手上抱著三個月大的孩子,牽著另一個三歲孩子。
他們必須跨過邊界,要走過山脈、越過山谷,當他們到了我們這邊時,他們又要再度翻過山脈才能越過邊界。大部份的人都是在夜晚中逃跑的。這位女士在逃跑時,有一片子彈碎片打到她懷中的孩子,孩子死了。然而她不能抱著往生的嬰孩繼續跟著其他難民一起逃亡。於是她坐在地上,開始在地上挖洞來埋葬她的孩子;當她正在孩子身上覆蓋上土的時候,這位母親的第二個兒子開始問她:「媽媽,你為什麼要蓋土到我的弟弟身上?」
他還很小,他無法了解發生了什麼事,媽媽無法給他答案,他們只能繼續和大家往前進,來的路上,她有兩個孩子,現在只剩下一個。
 慈濟志工莉莉(Lily )和認養的孫子「Prince(王子)」(照片提供:Lily J. A. Ramian)
自身故事 認養敘利亞孤兒
現在,我要跟你們講一個發生在我家族裡的故事。我這個難民家庭裡,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他們都已經結婚了,我有五位孫子,但是我的女兒無法生育。
我女兒的先生有一位朋友在黎巴嫩,他是一位醫生,他和我先生曾經一起唸書、一起住在莫斯科十年。這位朋友知道我女兒他們想要一個孩子,有一天他從黎巴嫩打來告訴他(女兒的先生),趕快帶著他的太太搭飛機過來。
在這一帶,難民分布在三個地帶:敘利亞北邊、西邊和南邊。北邊到土耳其、西邊到黎巴嫩,然後南邊就是我們約旦這邊。
有一個懷孕的母親,來到了黎巴嫩的邊境,她的身上滿是子彈碎片,這造成她全身出血。當她來到邊界時,她倒下來了,也往生了。
在邊境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醫生們看到她是懷孕的狀態,那�有醫院專門處理這樣的傷口,他們很快的帶她到醫院,當然她已經往生,但是他們注意到她是有孕在身。他們為她開刀,試著去救這腹中的孩子,嬰兒因為流血而全身腫脹,醫生們將他放進保溫箱。
 「Prince(王子)」和他的行動車。(照片提供:Lily J. A. Ramian)
然後我女兒和她女婿聽聞了這個孩子,醫生連絡他們去看這個孩子;那時,我女兒打電話給我說:「媽媽,我們計劃領養一個孩子。」我告訴她這是上天給妳很棒的祝福,但是在我們的文化裡,這樣的事是不被接受的,因為我們有許多的宗教,有些宗教是不接受領養,只能夠照顧。
但是,我告訴他們,無論妳聽到任何人說什麼,只要做你們覺得是對的事──這是一個嬰兒,這和宗教沒有關係。「妳必須做妳覺得是對的事!」
 慈濟志工莉莉(Lily )的女兒、女婿和認養的孫子「Prince(王子)」(照片提供:Lily J. A. Ramian)
我接著問她是否有告訴其他兄弟們關於領養孩子的事情,她說沒有。所以隔天,我邀請了所有的家人來到我家裡吃午餐,餐敘後,我告訴大家:「聽著!你們的姊妹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當她告訴所有的人之後,每個人都上前給她一個擁抱。
後來,他們前往黎巴嫩。醫生走出來並問我女兒:「你想要抱抱這個小孩嗎?」她說:「當然!」
然後,醫生把嬰兒從保溫箱寶出來放在她手裡。她開始哭泣……
她一直哭、一直哭。在簡訊中她說:「媽媽,我真的為這個孩子失去他的家人感到好難過……
當醫生放孩子到我女兒手中時說:「這孩子是對你生命的祝福。」所以,當他們回來時,當然他們經歷申請過程……噢,我忘記說,在她把嬰孩帶回來前,紅十字會和其他團體有試著詢問是否有其他,來自他家族的人認識他(但沒有人回應)。
 慈濟志工莉莉(Lily )的女婿和認養的孫子「Prince(王子)」(照片提供:Lily J. A. Ramian)
當他們回來到我的國家時,人們開始說閒話:「他是基督教徒?他是穆斯林?他是佛教徒?」
我們所有的人,只告訴他們一個答案:「他是一個人!」
我的女兒和女婿一直猶豫要幫孩子取什麼名字呢?最後他們決定叫他「Prince(王子)」。這孩子是他們生命中的王子,好像他們是這孩子的國王與王后。而這個收到嬰孩收到的第一份禮物,就是從慈濟靜思精舍師父送來(約旦)的嬰兒鞋。
※介紹身邊來參加全球慈青日的孫女喬安娜
這是我的孫女:喬安娜,她現在十五歲。我注意到她非常善於給予和付出。她曾經是班代表。我開始帶她參與我們慈濟的活動,她開始參與難民機構關懷和幫助我們在沙漠中窮困的人。也許她會和大家分享住在沙漠帳篷裡的居民故事。
 海外慈青慈懿幹部精進研習營圓緣,來自約旦的喬安娜(中),唱了一首《希望的樹》感恩大家,右為她的祖母慈濟志工莉莉(Lily )。(攝影者:梁貴勝,地點:花蓮靜思堂,日期:2013/12/27)
※喬安娜分享
我有很多的故事可以分享,但是有一件事我很想、很想說。昨天我第一次見到上人,有人告訴我,如果我想要說什麼,今天一定要說,不然我可能會沒有機會和上人講話。我非常的緊張,我告訴上人我想要承諾一些事。我說,我要讓我的心來說,因為心將會說出最真誠的誓言。
發願 茹素與帶全班來
我承諾上人兩件事情,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第一、明年之前,我將要開始茹素;第二、明年,我將要帶我全班同學回來參加慈青營隊。
說實話,我從來都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要茹素,我從來就不了解原因。在約旦,我過去常問過Mr. Chen(陳秋華),為什麼你要茹素?他總是告訴我,因為上人常常說要尊重生命。
在經歷過慈青營隊後,我了解到人類並不是唯一擁有生命的,植物有生命、動物有生命,連這個地球本身都是一個生命體,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尊重生命!
我的姊妹是一位素食者,我終於了解她為什麼要成為素食者,這是因為她的熱誠和她的堅定,我問我自己明年我要如何帶我同學來──全班同學。
在我來這裡之前,我和我的校長會面。我告訴她關於慈濟的種種事情,還有這是一個佛教慈善團體。「佛教?」她說;我回答:「是的!(很緊張的聲音)」她告訴我:「這很好!這很棒!你可以邀請慈濟人來嗎?代表慈濟為全校師生分享佛教。」
我問她:「為什麼?」她說在我們這個世代,大家都想知道什麼是生命的意義,我們想在不了解的地方知道更多,但是我們沒辦法,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做到。
然而我們瞭解,慈濟教我們如何在行動中找尋我們自己的人生意義。從行動中,當你看到那些受惠的人對你展開微笑,觀察一下,你會了解自己的行為,你將會有所啟發、得到答案。
 「Prince(王子)」可愛的照片。(照片提供:Lily J. A. Ramian)
體悟自身 啟動他人慧命
上人總是說當你得到啟發,你的體悟會啟動他人的慧命,這就是為什麼我想要介紹慈濟給我的全班同學,因為他們對這非常有興趣,他們可以體會到慈濟的美和哲理。
※莉莉(Lily)繼續分享:
因為我的國家的文化,我們特地上網查詢一個關於領養孩子的網站,它教我們如何教導這樣的孩子。當孩子要入學時,我們需要開始告訴他關於他自身的故事。告訴他:他的母親是如何往生、我們是如何領養他,我們必須照很多開心的照片,告訴他我們很開心能和他在一起,我們將要一直重複地告訴他,他自己的生命故事直到他長大--所以他日後不會在面對同學時受到傷害……
(文:Lily and Johanna 口述;褚于嘉 翻譯;歐友涵 校正;臺北市報導,2013/12/31)
|
評分
-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