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16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gotome
區版主 | 2014-1-27 11:30:06

回收勞動力 為生活加把勁

臺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許多年長者想要在退休後從事有給薪工作,維持生活品質。(翻攝自大愛新聞)

全世界漸漸邁入人口老化趨勢,臺灣也進入高齡化社會。而許多中高年齡層的人,希望能夠在退休後能繼續從事有薪工作,以便維持自己的生活品質。

根據2011年的數據統計統計,臺灣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超過總人口數的百分之十,估計2017年,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百分之十四。不久的未來,將與日本、義大利、韓國等國家並列全世界人口最老化的國家。

如何把年長者的人力負擔,轉為寶貴資源和資深勞動力?因為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到八十歲。退休後,平均還有二十年光陰,銀髮族可以繼續投入產業,回饋社會,也能老有所用,創造自我價值。

二成老人復工 為維持生活品質

盛產過剩的鳳梨,在削去果皮後,加水煮沸兩個小時,成了彰化進芬農村在地風味的果醬。這一道道複雜的工序,開啟洪阿嬤人生下半場的精采,加入職訓局的中高齡就業計畫,讓她找到工作,也找到一群夥伴。中高齡勞工洪秀萍說:「有經濟壓力,因為要生活,生活就應該要有收入。」

「退而不休」是國人的傳統觀念,這群資深勞動力正是臺灣的隱形資源。根據研究調查,百分之二十的老人希望從事有薪工作,他們認為有收入才能維持生活品質,其次為了健康活力,再來是認識新朋友和社會參與。「多接觸人很好,各階層的人都有,覺得學習都很好。」洪秀萍說。

臺灣地方文創協會理事長吳彩虹說:「現在人口一直外流都市,都是老人存在這個農村社區裡面,讓這些中高齡的人可以回來在這邊,經過專業的培訓之後,他們可以把他們的所學回饋在社區。」
洪秀萍(左)在退休後進行職業培訓,希望藉由就職來舒緩生活壓力。(翻攝自大愛新聞)


老員工優點多 透過職訓找專長

種種的好處,說明這群高齡就業者在職場中可是寶。學者研究他們的優點包括:一、不常請假;二、不遲到早退;三、工作效率不錯;四、不容易出意外。不過,目前職場仍有年齡歧視,老人職業大多受限於「大廈管理員」、「推銷員」和「廚工」等工作。

中高齡勞工劉采蓁說:「有年齡上的限制,像我們之前也有問過飲料加盟店,必須三十五歲以下,我們在尋找職業這方面有困難。」

老人的就業瓶頸,政府看到了,透過職業訓練轉介,讓有工作意願的老人發揮勞動力,從工廠退休的蔡舜隆伯伯因此有了事業第二春。「在職訓班裡面接受訓練,很多東西,包括職場的訓練,包括在地就業,包括社區導覽工作,學習很廣很廣,幫助我們來找工作。」

亞洲大學社工系副教授李美玲說:「世界各國其實都是面臨人口老化,年輕勞動力比較欠缺的時候,老人一定要比較長久的留在勞動市場。」當人口老化已是不爭的事實,就情感面或現實面來說,都是社會最寶貴的資源,他們的智慧與經驗,就像用古法窯火烘焙出的龍眼麵包,越陳越香。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