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414 | 回覆: 7 | 跳轉到指定樓層
gotome
區版主 | 2014-1-27 12:02:59

什麼是佛?有你有我就不成

紀靜暘鼓勵大家發好願,藉由說佛典故事的訓練,以口傳法。(攝影者:施傑閔,地點:慈濟關渡志業園區,日期:2014/01/10)

「什麼是佛?」一位心中充滿疑惑的居士,請教修行高深的禪師。「你就是佛。」

居士仍不明白,再問:「請問禪師,你呢?」禪師說:「有一個『我』就令人無法成佛,還要加一個『你』,那更無法成佛了。」

慈濟臺北關渡志業園區裡,資深慈濟志工紀靜暘以《回歸清淨本性》中的〈「我」太多了〉為大家說故事,分享凡夫分別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的體悟。

不解不行 等於無用

在《說法無量義無量》的「不解不行,等於無用」的短短篇章裡,紀靜暘說,聽經與念經,主要是讓大家產生慈悲與智慧,慈悲是外行,智慧是內修。

紀靜暘舉證嚴上人曾說過的話,「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有行無解,增長無明。」感恩在三十五年裡,慈濟成就了她。「這一切從買車票開始,它打通我的任督二脈,磨我的耐性,原來我可以服務別人。」

而品讀《心靈的故鄉》一書,紀靜暘表示,常住師父導覽靜思精舍時,不是只說硬體,還談及日常生活中婆媳、夫妻、親子的問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上人的書籍裡都是答案,我們要菩薩大招生,開口才能度人。」

虔心精進 正法妙用

黃文和(左)及林顯桐(右)導讀《無量義經.說法品》。(攝影者:施傑閔,地點:慈濟關渡志業園區,日期:2014/01/10)

志工林顯桐導讀《無量義經》的〈說法品〉表示,以佛法對治雜念及稱念任何佛號,均能讓心達到靜、定的境界。

「天廚、天缽器、天百味……,歌歎於佛。」天人以平等心供佛,凡夫則不然;天人以伎樂讚歎佛德,又造成六種震動。眾生只要有信心,佛自然有感應,虔誠亦可感動他方諸佛……

志工黃文和則以《無量義經偈頌》:「一生無量,無量一生,佛法廣演,眾生普應……」分享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永遠學不完。他表示,上人一再開示是為了斷眾生的煩惱,斷煩惱不易,只要每天聞法,相信煩惱會越來越少。

「佛觀眾生利鈍根性……」黃文和問:「我們是一聞千悟、一聞一悟或不聞不悟?」

「『積功累德,不懷回報』才是清淨行,『齋戒虔誠為最妙供』。」黃文和說:「當上人為我們掛上佛心師志,大家感動地掉淚,捫心自問,我這樣的心是否能一直保持住?」

「佛恩浩瀚,如何回報佛陀的恩德?」新的一年有新的承擔或傳承,黃文和認為,回報上人的恩德是精進,齋戒虔誠為最妙供,時時將正法用在生活中。

沐浴法流 有解有行

知心相契時間,學員利用短暫五分鐘時間,分享布幕上提問的心得。(攝影者:施傑閔,地點:慈濟關渡志業園區,日期:2014/01/10)

樂於與大家分享佛法的林素月,以上人所說,行難行之道,斷難斷之事,捨難捨之心,歡喜來慈濟。「以前的人求法,千里、萬里求師,現在我只要打開電視就可聞法。」她說:「上人讓我如此法喜,我每天感恩上人三次,我要沐浴在法流中,做上人的分身,回報上人。」

從上海返臺參與慈誠培訓的何適宏,因工作需要經常坐飛機出差。有一回,飛行中遇到亂流,擔心正在走道上緩步行走的老太太發生意外,下意識地扶住老太太。害怕亂流、恐懼飛機掉落的他,在那一瞬間居然忘了害怕,只顧慮到老太太安全,讓他體會到上人的教導--「行」的重要。「當心裡的念頭轉化成行動,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時,沒有雜念,恐懼就消失了。」

學員以閱讀《回歸清淨本性》、《說法無量義無量》、《心靈的故鄉》等靜思法脈叢書,於讀書會讓人人開口說佛典故事。下一堂課將繼續以說佛典故事的方式,以口傳法,自度度人。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收起 理由
lookAv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5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
回覆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文會友
伯爵 | 2014-3-8 19:24:45

天下無涯 發表於 2014-2-5 23:13
宗教信仰,是人生的昇華。

此乃人生之至善也。 ^^

若只停留在做善事,無異慈善機構,何別事善.止善 ?
引言 使用道具
文會友
伯爵 | 2014-3-8 19:28:05

有一個你加上一個我,很多人都不懂其意,何不明白的說
<那是有相>讓更多的人受惠呢?
引言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文會友
伯爵 | 2014-3-8 21:52:35

本帖最後由 文會友 於 2014-3-8 21:56 編輯
天下無涯 發表於 2014-3-8 21:33
抱著他人的相  那是有相  

不論身在何處也可行善  也可無異


那慈悲心者也不適存於娑婆了,度人,助人都著相阿
成佛豈不是,亦貪.亦執,
娑婆不著相者,非常人了
若論教義冠以著相,愚大慨走錯地方了
抱歉
引言 使用道具
無效樓層,該篇已經被刪除
文會友
伯爵 | 2014-7-31 15:02:49

世界上的宗教  名相最多的莫過於佛教

儀式最多  最繁雜  最不必要的  是密教

而佛教信眾 一輩子都在解惑名相罷了

五戒十善先究竟再說  

了知那高深的名相   只不過徒增一份執著罷了

不能圓滿世間法  就別想成道

你要的是真理   宗教不是真理

死背三藏 十一部又當如何(誰信那寓言一部)

真理何物  不知  追尋中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gotome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