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57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dsj525
王室 | 2014-2-3 00:59:54

中國時報【█文:張鎧乙】

台9線南迴公路從台東到屏東楓港100多公里,醫療資源非常貧瘠,台東達仁鄉醫師徐超斌為此,多年來奔走催生「南迴醫院」,在台灣的另一側,台18線的阿里山公路,從嘉義觸口到終點南投塔塔加,長達93公里的範圍內,除了一間24小時醫療站外,只有一間私人小診所、衛生所的2位醫生與18個地段護士,還有6位巫師,守護山上近6000位居民和每天超過1萬名遊客的健康。

阿里山鄉好山好水好人情,唯一的缺點是不能生重病,很難想像這觀光勝地,醫療資源與設施如此缺乏,山上2個「鄰」的距離,指的往往是山的另一邊,居民必須先下山、跨過溪谷,然後再經無數彎道或坍方路段才能就醫,平均時間花費1.5小時,偏鄉如里佳村,鄉民若得重病必須花費近3個小時,增添病人錯失黃金治療時間的風險,更使得有些病患乾脆放棄積極治療,聽天由命。

嘉義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院長陳美惠延續創院修女華淑芳的奉獻使命,87年在海拔1400公尺、台18線64公里處設立全台第1所24小時、全年無休且有醫生駐診的醫療站,比山上第1間24小時超商還早10年,目前有6位護理人員與志願上山的家醫科醫師輪值,特別的是6位護理師中就有5位來自當地的鄒族,她們能以母語和族人交談,除了讓病患心情安穩外,更讓醫師明確掌握狀況。醫療站成立以來,陪伴居民走過921大地震、莫拉克颱風、阿里山小火車與遊覽車翻覆等重大天災意外,救回不計其數生命,甚至深入各部落為村民解決大小病痛。

雖然如此,山地醫療困境依然存在,志願服務醫生以家醫科為主,其他醫療人力不足,設備陳舊與藥品缺乏,無助於急難重症處置,也無法提供住院或復健服務,居民一旦有重大傷病,僅能由救護車轉送山下社區醫院,但整座山目前僅有2輛救護車可使用,更凸顯當地醫療困境,儼然是全台醫療照護失落的環節。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名聞中外,開放陸客觀光以來遊客絡繹不絕,觀光人潮每天近萬人次,載運他們的遊覽車至少有兩百輛成天在蜿蜒曲折的阿里山公路行駛,而車禍意外時有所聞,美景下的醫療危機有誰看見?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