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捨成就教育 恭敬送別
 圓滿一學期的解剖課程,醫學生為十二位大體老師舉行送靈儀式。醫學生和老師之間,半年多來不只讓他們學習知識,更將人文精神烙印心中。(翻攝自大愛新聞)
「三年前她離開人世,這三年中,我覺得她等於多活了三年……」慈濟大學醫學系三年級以及學士後中醫學系一年的同學,圓滿「解剖課程」,經過一個學期的時間,學生除了與老師建立深厚的情感,更從十二位大體老師身上領悟了奉獻的精神,與身為醫師的使命。
化小愛為大愛 生命教育寶貴一課
透過一張張照片,回顧「無語良師」生前點滴。一字一句,都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與感恩。學士後中醫系學生林孟寰說:「今天是您心願圓滿的日子,但做為您的學生,我們還有未完成的任務,我們要繼續傳承您的愛,您的捨,感謝老天,讓我們有這個機會相聚,謝謝老師。」
「我感受到了一分責任感,不管是對莊老師,對老師的家人,還有自己,這分責任感,讓我學習到了最重要的學習態度,而不是往往,遇到困難的時候去逃避。」醫學系學生張祐禎說。
從大體老師身上,除了學習解剖知識,更懂得奉獻的意義。半年的課程裡,十二位無語良師讓「醫學系」、「學士後中醫學系」以及「物理治療系」一百三十八位同學,邁向人醫之路。
 學生以手語表達對老師的感謝,更將內心最深層的祝福,透過插畫,以及音樂呈現。(翻攝自大愛新聞)
證嚴上人開示:「有老師的教育,有無語良師的,奉獻這個最後的身體,讓他們實際解剖了解,將來成就大醫王、醫師,他可以搶救生命。」
除了老師大捨的宏願,更要感恩家屬的成就,將小愛化做大愛。大體老師高雪忱的家屬王彬彬說:「三年前她離開人世,這三年中,我覺得她等於多活了三年,她藉著對你們的教導,沒有講話,可是在手術臺上面對你們的幫助,相對的,她希望我也能夠在這個過程,我自己和我的孩子,或者我的先生做一個學習。」
跨科系合作,學生以手語表達對老師的感謝,更將內心最深層的祝福,透過插畫,以及音樂呈現。
慈濟大學醫學生王麗璇說:「其實,一切並不是結束,而是老師正在圓滿他的心願,而我們正被老師送往一個嶄新的開始。」
恭敬清掃火葬場 送老師最後一程
圓滿了整個學期的解剖課程,十二位大體老師,2月22日即將火化。前一天的下午,醫學系和學士後中醫系的學生,在師長帶領下,前往火葬場打掃,希望送無語良師最後一程之前,為老師們再盡一分心力。
捲起袖子,清理環境,每一個細節都不馬虎。圓滿了一個學期的解剖課程,四十八位醫學生,在大體老師送靈火化典禮的前一天,來到火葬場打掃。「盡我們所能,就是把這邊布置的跟家裡一樣乾淨,會希望說老師覺得到每個地方都是乾乾淨淨的感覺。」慈濟大學醫學系學生鄒昀穎說。
 在大體老師送靈火化典禮的前一天,四十八位學生前往火葬場打掃。(翻攝自大愛新聞)
把心情沈澱下來,將感恩化為實際行動,對學生而言,也是一堂課本知識以外的學習。
慈大醫學系解剖學科副教授劉培新說:「我覺得這個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在醫學專業課程以外,非常重要的人文素養養成,就是我們現在所強調的醫學人文,醫學怎麼跟人文做結合。」
大捨菩薩的奉獻,指引醫學生往從醫之路邁進。此刻,大家珍惜付出的機會,希望能回饋無語良師與家屬,這分無私的愛。而清澈、剔透的琉璃骨灰罈,就如清水大愛般,大捨菩薩不只成就醫學教育,更為人群創造健康福祉。
|
|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