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184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lovejk99
大公爵 | 2014-4-16 09:01:43

本帖最後由 lovejk99 於 2014-4-16 10:06 編輯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2014.04.16 03:06 am


許多中小學推動「無肉日」或「蔬食日」,但孩子接受度不高;屏東市鶴聲國小營養午餐長期吃「有顏色的糙米飯」,學生說好香又好Q。

記者蕭雅娟/攝影
胖又不動、不健康飲食與生活型態,已成為新興的致癌因子。前五大癌症中,乳癌及大腸癌皆與此有關。

專家表示,肥胖會促進癌症發展,如果又缺乏運動,易致免疫力下降,無法消除癌前病變,恐促成癌症生成。除了菸酒及檳榔等傳統致癌物外,台灣人嗜肉及不愛動,更是造成大腸癌及乳癌居高不下的主因。

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分析,國人肉類及油脂的獲供量,相對較大陸、日本、韓國、泰國及馬來西亞等國高出許多。另外,國人不愛運動比率更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卅個國家中居冠,女性缺乏運動率排名第一,男性不愛動則名列第二。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者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及大腸癌比率,較一般人高出一、兩倍。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研究所研究員潘文涵表示,肥胖與乳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食道癌、胰臟癌息息相關,肥胖會促進癌症發展。

肥胖會造成身體DNA損傷,啟動癌病變,雖然人體能修復細胞損傷,一旦修復不完全,加上缺乏運動、免疫細胞不良,即無法殲滅癌前病變。

「乳癌是文明病。」台中澄清醫院院長張金堅說,吃太好或太油、肥胖、熬夜、作息不定,皆會影響荷爾蒙分泌,增加乳癌罹患率。

衛福部立台東醫院院長祝年豐表示,肥胖不只造成皮下脂肪細胞堆積,也讓細胞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恐致荷爾蒙變化,影響生殖及腸胃道系統,增加罹患乳癌、卵巢及大腸直腸癌風險。

專家建議,預防癌症除了應遠離菸、酒、檳榔等致癌物質外,還要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及健康飲食,少喝含糖飲料,減少攝取紅肉及高糖、高鹽、高油加工食品,以降低新興致癌因子危害。


圖/聯合報提供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615613.shtml#ixzz2z0T921CE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1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a062726765
王爵 | 2014-4-16 19:58:29

所以小孩還是要飲食均衡阿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