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rururulove
伯爵 | 2014-5-29 16:24:06

本帖最後由 吳夠閒 於 2014-5-29 21:32 編輯

20140529V.jpg



根據美國  Wisconsin 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林生傳的解釋,所謂「學習風格」就是指個人喜愛的學習方式,那會影響到我們如何接受刺激、記憶、思考以及解決問題。


學習風格本身並沒有優劣分別,它是學習者在家庭、教育和社會文化的影響下,透過自身長期的學習活動所累積形成,而一般我們最常接觸到的分類,就是視覺、聽覺和觸覺型學習者這樣的風格模型,但事實上,那也只是眾多學者提出的一小部份。


只要有意識地採取一切大腦偏愛的學習風格,學習過程就能夠更加順利。



Dunn & Dunn:分析型與統整型


在北美教育歷史上最廣泛被使用與研究的,是由 Rita Dunn 和 Kenneth Dunn 夫婦在 1960  年代提出的風格模型,也就是分析型與統整型,相同概念還可以使用「左腦型/右腦型」、「循序型/同時型」和「演繹型/歸納型」等名詞替換。


其中分析型學生特別喜好明確與按部就班的學習,他們偏愛一步一步地建構新概念,而幸運的是,大多數教師都是採用傾向適合分析型的教學;對於文字和數字靈敏度高的分析型來說,像是「看大量文字資料」,還有「將重要部分以色筆標示」的傳統學習方式,也已經是最適合他們的學習風格。





比較特殊的是統整型學習者,他們喜歡先了解要學習的概念全貌,然後才能專注在細部內容,關心結果的他們還會經常回顧整體架構的發展與變化過程。換句話說,「藉由表格、圖片和圖表呈現重點並提示之間的關係」,會比起單純的文字更容易讓他們理解。同時,統整型學習者也適合進行團體式討論。






Silver, Strong & Perini:精熟型、人際型、自我表達型、理解型


這是由專門研究教師教學理論的機構 Silver Strong & Associates,也就是 Harvey F. Silver 、 Richard W. Strong 和 Matthew J. Perini 三人所提出的學習風格。
  


精熟型學習者喜歡吸收具體的資訊,並且依照其實用性來判斷學習的價值。他們很喜歡問「要怎麼做?」,希望有明確的步驟可以遵循。這樣的學生偏好實際地動手操作,依據美國 Michigan 大學教育學院哲學博士田芳華與中央研究的合作研究,會特別適合使用看重技術的網路資源進行學習


人際型學習者比精熟型更重視資訊的具體與實用價值,「它對我的價值是什麼?」是最常會有的問題,更特別的是,他們會因為想取悅他人而做出某件事情。不過,在考量到其他的變因後,人際型和精熟型的學習表現經常沒有差異





至於熱愛創意的自我表達型會偏好開放性的問題,像是「如果…會怎樣?」,再運用直覺和情緒,為問題尋找獨特以及有創意的答案。對喜歡發揮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學生來說,田芳華博士指出他們很適用利用圖書館和視聽媒體資源學習


最後的理解型學習者則是注重抽象的思考和邏輯,喜歡透過提問、推理、和驗證的方式學習,最喜歡問「為什麼?」。而由於他們對於事物的規律敏感,擅長蒐集並且分析資料,所以無論哪種學習方式都能夠有很好表現






Don A. Blackerby :趨樂型、避苦型


如果你是老師孩子的家長,就更要了解現在介紹的學習類型。


美國 Oklahoma 大學高等教育管理博士  Don A. Blackerby 表示,對於趨樂型的學生而言,他們最在意能夠從一件事情中得到什麼,所以你可以告訴他們好成績能夠帶來的成就,或者是告訴他比較有效的讀書方法,就可以讓他們選擇離開電視機去尋找學習的快樂。趨樂型學習者平時就會使用充滿收穫、快樂與好處的詞句。


相反地,避苦型學生會比較在意一件事情背後不好的結果或處罰威脅。也就是說,你可以警告他們不及格只會被人瞧不起,甚至是不停地嘮叨,直到他們認為嘮叨帶來的痛苦大過於念書的痛苦。當然,獎勵或收穫針對避苦型學習者就不太管用,他們平時就會講一些有關恐懼、失敗和害怕的東西。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吳夠閒 + 10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