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deeperinloveu
超級版主 | 2014-6-7 22:24:53

本帖最後由 deeperinloveu 於 2014-6-7 06:26 編輯



在北京,人們非常清楚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差異,這裡有許多具有多重文化背景的家庭,以及各種各樣的育兒方式。在北京的父母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則笑話:如果孩子在考試中得了99分,美國家長肯定會大加讚揚。但是中國父母則會說:「怎麼回事,為什麼沒考100?」

四位著名兒童發展專家對中美父母的育兒方式進行了比較,並研究了哪種方式能取得更大成就。上面的趣聞里觀察到的差異,就是他們的新報告的主題。這項研究關注的不僅是學習成績,而且還有情感健康,而且在評分中對這兩個方面給予了同等的重視。換句話說:學習成績的確重要,但幸福也很重要。

《培養學業有成的幸福小孩:中美教育的啟示》(Raising Happy Children Who Succeed in School: Lessons From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是發表在《兒童發展視野》(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雜誌6月刊上的一篇文章。它或許是對「虎媽」(Tiger Mom)的學術回應。「虎媽」式家庭教育因為亞裔美國作家蔡美兒(Amy Chua)而廣為人知。蔡美兒在她的書《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中,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亞洲及美國的亞裔家長不惜一切代價,讓孩子在學業上取得成就的教育方式表達了讚揚。

這些學者的結論措辭謹慎,並借鑒了近40項研究:雖然高壓、控制嚴格的「虎媽」式家教的確能使孩子們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特別是在數學和理科方面,但它可能會「抑制孩子的幸福感」、「抑制孩子的情緒功能」。

報告中寫道,「中國人的價值感和幸福感受到了抑制,我們認為這是中國式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情緒功能所產生的後果。」該文章的作者是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伊娃·M·波梅蘭茨(Eva M. Pomerantz)和屈洋(音譯)、香港中文大學(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的伍斐然(Florrie Fei-Yin Ng)和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的張倩斯(Cecilia Sin-Sze Cheung,音譯)。他們警告稱,「對於美國人應該採納中國式家教的觀念,我們持不同意見。」

這兩種育兒方式的主要差異是什麼?研究人員表示,首先,不管中國父母是住在中國還是美國,他們都要比美國父母「更深地介入孩子的學業,這種介入早在學齡前就開始了。」他們說,單是這一點,就教會了孩子們更重視學業,促使他們去獲得更好的表現。

同時,「總體而言,中國父母比美國父母更傾向於控制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向孩子施加壓力,進而管理孩子的情緒、思想和行為。」

與之相對比,美國父母則著重於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中國父母更關注於失敗。正如作者所說,「和美國父母相比,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成就強調得較少(例如,他們對孩子的稱讚較少)。相反,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孩子的錯誤上。」

作者說,中國父母更可能對孩子說,「你在12個人里只排第六?」而不是像美國父母那樣說,「你真聰明!」

研究人員稱,如果中國孩子失敗了,父母會說他們如何如何缺乏能力,或者是不夠努力。如果美國孩子失敗了,他們的父母則會「把失敗最小化」(例如,把關注點轉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換言之:中國母親的確更愛挑剔和控制,而美國母親的確更愛給予支持——雖說也許有些盲目。(就這一點而言,父親也一樣——作者並沒有區分父母在這方面的差異。)

不過,中式教育「預示著孩子將取得更大的成就」,意即更高的分數。作者們寫道,「這種差異不太可能只是表象,由於中國孩子的積極性受到父母態度的強烈調動,這讓他們佔了「上風」。

作者認為,美式教育就其本身而言,能產生「更強的情緒功能」。

他們寫道,「在美國,儘管學術功能受到重視,但其他類型的功能也一樣,父母強調的是孩子的全面發展。」

人們不禁要問:這兩種方式能夠融為一體,從而產生最佳功效嗎?

作者對這種可能性似乎出言謹慎。他們指出,育兒方式有著深厚的文化根基,往往蘊含在一套文化傳統中。若想單獨提取某些元素,或是把它們隨心所欲地混合在一起,絕非易事。

不過,假如能夠做到,這種育兒方式會是什麼樣?

他們寫道,「父母會高度介入孩子的學業,不過方式上會更支持自主性,而不是加以控制,從而同時促進孩子的學業和情緒發展。這將意味著,讓中國父母減少對孩子的控制,讓美國父母更多地介入對孩子的培養。」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紐約時報》駐京記者。
本文最初發表於2014年5月23日。
翻譯:陳柳、張薇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tsc1999 + 30 + 30 感謝大大分享
santy013 + 2 + 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32  金幣 + 3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愛能遮掩一切過犯,愛是永不止息
回覆 使用道具
aika1789
伯爵 | 2014-6-7 22:33:49

暴力式教育會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雖然某些方面表現是突出的
就像填鴨式教學一樣
不懂沒關係 能弄出正確答案就好
當然 這樣可能可以在考試上有較好的表現
不過在應用與生活上就......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deeperinloveu + 10 + 10 感謝回報加分獎勵!喜歡你的簽名故事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chaston
王子 | 2014-6-7 23:12:46

記得國小4年級時 期末考第一次採用全年級統一試題考試 滿分是400分 因為考題滿簡單的 整個年級最高分是399分 (只有一位 是隔壁班的) 我們班上最高分是398分 最低分是382分 (我們班是所謂的 "好班" "模範班" .....)

有一位同學 成績向來不錯 考了396分 當老師發放成績單及公佈名次後 他一路從學校哭回家 隔天早上 他的父母到學校來 "興師問罪" ...........

"為什麼我兒子考396分 竟然是第17名?" 同學的母親怒氣沖沖的質問我們班導師

導師拿出成績單 "398分有7位 397分的有9位 396分的有21位 所以 有7個第一名 9個第8名 21個第17名! 不是嗎!"

當拿高分 / 好成績 / 好名次 成為滿足家長們的 "虛榮心" 時 這個社會價值觀及整個教育方式 就已經扭曲了!

台灣的教育 不是這幾年才搞壞的! 而是一直照著台灣特有的 "方式" 進行著!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deeperinloveu + 10 + 10 感謝回報加分獎勵!好內容~

總評分: 名聲 + 10  金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