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rururulove
伯爵 | 2014-6-13 16:18:25

20140613v.jpg



蔬菜吃多沒有關係?


根據《康健》雜誌的報導,長時間大量地攝食蔬菜,其中的纖維、草酸和植酸將會阻礙重要礦物質如鈣、鐵、鋅與銅的吸收;如果沒有飲用足夠的水,還會進一步導致排便困難。


和信醫院營養室的主任王麗民也提醒到,在青菜中可能含有的農藥,有些對於人體的傷害還大過給動物施打的抗生素。





而要是為了避開農藥選擇採食野菜,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的醫學博士許松勇也認為得自行承擔風險;許多日常植物性食物都包含對健康不利的成分,野菜也不會是個例外。



素食熱量低能減肥?


三軍總醫院營養部的臨床營養師林晏如表示,事實上兩小格傳統豆腐、兩塊油豆腐與一塊五香豆干的熱量都相當於半根雞腿,而相同份量的海鮮熱量還會更低。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林禹宏醫師則指出,素食在烹調時為了改善口感,經常會加入過量油脂以及調味料導致熱量不低;就連飯後甜點,譬如紅豆糕、地瓜丸和芝麻球也都是高熱量食物。





至於許多人認為吃蔬菜能增加飽足感,台灣素食營養學會副理事長許瑞云說到,事實上肉類滯留在腸胃道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吃素更容易感到飢餓。另外,有些人只以水煮的方式吃素,也會讓腸胃排空而增加飢餓感。



吃素幫助抗癌?


《科學人》雜誌是創刊於 1845 年的科普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的中文版,在 2005 年的第 39 期 5 月號當中,曾記載到 2004 年時有份針對美國醫生與護士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指出,大量地攝取蔬果對於致癌與否並沒有影響。


另外,荷蘭 Utrecht 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也追蹤記錄過 25 到 70 歲之間、來自 8 個國家共 28 萬 6,000 位的女性長達 5 年,最後發現不管是蔬果的攝取總量,還是從葉菜類或根菜類等特定蔬菜的攝取來看,都與罹患乳癌的機率無關。

甚至於,奧地利 Graz 醫科大學還指出當地素食者的罹癌風險比葷食者要高。(但可能是因為生病而改吃素食)


營養師林晏如則表示,有些癌症患者因為只吃蔬菜和水果,結果最後導致熱量與蛋白質攝取不足,反而沒有體力對抗癌細胞。根據統計,因為「吃不下」而過逝的病人在癌症死亡數中佔 40 %。



吃素能代表健康?


美國 Bastyr 大學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指出,臺灣素食餐廳經常都烹調得太過油膩,而且多數是使用精製的植物油,慈濟大林醫院就曾經分析 3,689 位健檢民眾,結果顯示吃素女性的三酸甘油脂比葷食的女性還高;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在 2006 年也發現,長期吃全素的人血管比一般人容易硬化。





但反過來說,過份強調少油的完全水煮烹調,和信醫院的營養室主任王麗民也表示會讓人脂溶性營養素大量缺乏。另外不足的還有蛋白質,根據 2004 到 2008 年的《國民營養調查》,臺灣素食者攝取蛋白質的狀況並不理想,可能是沒有充份食用黃豆以及其相關製品。


曾經擔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的主治醫師,張家蓓則說到大多數蔬果偏向寒涼性,長期生食容易讓體質轉為氣虛,進而導致精神不濟、怕冷;較多的五榖雜糧則會讓脾臟過勞,不僅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女性也容易因此生理失調。





陳俊旭醫師還建議,長期吃素的人應該定期抽血檢查鐵質與維生素 B12 的含量,以免容易貧血以及造成動脈硬化。英國 Dublin 大學的研究人員也表示,維生素 B12 攝取量不足的婦女,其生下神經管缺陷的孩子的機率是一般婦女的 2.5 倍。


最後,一份在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發表的報告指出,如果在孩童成長期間只提供素食食品,將可能會導致孩子更嬌小,同時也比較不聰明。



文章來源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196t + 1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