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97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gotome
區版主 | 2014-7-11 09:39:02

本帖最後由 gotome 於 2014-7-11 09:49 編輯

正心誠意的人格週日, 06 七月 2014 慈濟基金會

(相片提供:慈濟基金會)

有人說:「心不好,別人又看不到。」其實,是看得到的。所謂「相由心生」,佛教強調身、口、意三業是平行的;只要起心動念,行動就會表達出來,也會從口中說出話來。

有的人儘管心地很善良,就是講話很直接;自認很有道理,就理直氣壯而得理不饒人;我認為:心好,嘴巴如果不好,也不算是好人;所以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

有時候,聽到不喜歡的人說一句話,就會不自主地挑毛病、發脾氣,或是聽到他人不是誇讚自己,就覺得不順耳,而想毀謗受讚賞的人。這種見不得人家好的嫉妒心、容不得別人犯錯的瞋恨心,往往瞬間就在心頭生起;也因為這種念頭生得快,所以只要有心,一樣能很快地消除。

靜下心來想想:倘若錯在別人,我們為什麼要拿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假使別人真的做得很好,我們又為什麼吝於讚歎呢?其實讚歎他人是在莊嚴自己。

只要能想得通、看得開,沒什麼好生氣的;但如果不斷地把嫉妒、瞋恨放在心裡,累積起來,將很難自我控制,慢慢地會看什麼都不順眼、聽到什麼都不順心,接著必然流露出不好的臉色、說出不好聽的話。

事實上,個性是經由培養熏習而來的,能熏習出不好的習氣,當然也能熏習出良好的德性;修行,就是要調整心態,修正不好的行為,培養好的品行。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是要能「服」。

看到別人好的言行,要起敬佩信服的心,且下定決心向他學習,也就是「見賢思齊」。其次是知錯、認錯,許多人犯了錯卻找萬般藉口來掩蓋,結果愈辯愈錯。

當別人提醒我們犯錯的地方,應該心服口服地說:「是,我知道錯了,我一定會改!」趕緊觀照自己有沒有壞念頭和不好的聲色;如果有,要勇於承認,而不是急於辯解,及時改過就能把汙點淨除。

一般人心中好與壞的念頭總是不斷地湧出、互相交戰,要消除壞的念頭,先要培養好的念頭;想要改正缺點,得先學習好榜樣,對聖賢生起信服的心,如此修養成正心誠意、內外合一的人格,才會真正受人尊重。

※本文摘自:《經濟日報》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