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594 | 回覆: 3 | 跳轉到指定樓層
魯道夫
伯爵 | 2014-7-23 10:23:53

本帖最後由 魯道夫 於 2014-7-23 10:27 編輯

颱風天在家裡找話聊......
先來祝福一下今天還要加班的人一切平安

不過阿~這幾年颱風越來越強
有一些路徑也越來越奇怪

過去如果要說路徑怪異的怪颱的話絕對是1986年的韋恩颱風莫屬了


話說.......逛台灣跟逛後院一樣是嗎????
而且還從西部登陸??
還在台灣上空減弱-增強-減弱-增強

如此不願離去~

鄉親哪~~這才叫愛歹丸阿~~

韋恩在台灣創造的紀錄列舉如下:

1.第1個從臺灣西岸中部登陸的颱風。

2.中央氣象局各發佈3次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3.兩次登陸台灣。

4.侵襲台灣的颱風中生命期最久;根據JTWC的觀測為20天,而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觀測並且扣除中間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的時間,共計16天。

5.刷新發佈最多颱風警報警報單記錄,舊制42報(相當於改制後的81報);其後在中央氣象局將颱風警報單改制為每3小時發佈一報後,分別被1999年丹恩、2001年納莉的64報打破,2008年辛樂克的43報、2012年天秤的54報亦曾超越這個紀錄,然而韋恩仍保持舊制每6小時發佈一報時期之紀錄。

==以上資料擷自維基百科==


如此詭異的颱風
當之無愧的第一

那麼~
大家心目中韋恩以降
第二的怪颱是甚麼呢???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2
FB分享
When we are born, we cry, that we are come to this great stage of fools.
我們出生時都會大哭,因為我們到了這個充滿白癡的偉大舞台。 -莎士比亞
回覆 使用道具
頭像被屏蔽
Lyn玲
封鎖帳號 | 2014-7-23 11:45: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引言 使用道具
魯道夫
伯爵 | 2014-7-23 12:01:10

颱風形成原因阿?

1.赤道附近海水陰陽光直射升溫

2.因此赤道附近海面的空氣也高溫-->密度降低

3.因為空氣密度低--->向高空移動,並在海面形成相對的真空帶
     (因為赤道是無風帶,所以這個階段特別容易在熱帶附近海面發生)

4.所以周圍的空氣向中間區域移動
     (然後又被加熱,又升空,周圍空氣又補充)
     (不斷自我循環加強)

5.如此的氣流循環因為地球自轉的科氏力影響,會開始有向中心螺旋輻合的情形

6.這樣的螺旋旋入又和高空的信風同方向,於是會越來越加強風速以及上面的對流

7.當近地面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2公尺時,我們就稱它為「颱風」。

引言 使用道具
大楓仔
騎士 | 2014-7-23 16:02:29

大家只關心能不能放假比較多吧
颱風什麼的過了名字就忘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