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213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gotome
區版主 | 2014-7-27 11:40:03

身體力行 得本事

(相片提供:慈濟基金會)

凡事要認真、身體力行,親力付出才能真正有所得。

譬如博士,也是從小學、中學、大學到碩士,一路花費時間、付出精神,努力用功,才能取得博士學位。這必定要靠自己去努力,旁人無法代勞;而努力所得,別人也無法取代。

有人很羨慕別人當大老闆掌控大企業,其實大老闆也是從小事努力、大事認真,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邁向成功,這都是自己努力打拚所得的。為人修行也是如此,既然發心修行,一切的功德,需要憑藉自己不斷地累積。

學佛行善 皆本分事

《百喻經》中有一則故事,兩個小鬼為了一件事起爭執,過路人問:「你們為什麼爭得面紅耳赤?」小鬼回答:「正好你來仲裁一下,幫我們分一分這只箱子、一根枴杖和一雙鞋子。」

路人問:「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價值,值得你們這樣爭吵?」小鬼回答:「箱子裡有食物、衣藥等等;這支枴杖可以驅走壞人,不怕被人欺負;穿上這雙鞋子,就可以健步如飛。」

路人聽了,心裡覺得很可笑,臉上卻故作正經地說:「好!讓我好好地幫你們分配,但是你們要迴避一下,退遠一點,不要打擾我思考。」這兩個小鬼就乖乖地退得遠遠的。

路人趁機拿起枴杖,抱起箱子占為己有,再把鞋子穿上,果真健步如飛,離開前還回頭對那兩個小鬼說:「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去做,箱子要自己抱、枴杖要拿起來、鞋子穿上,那就真正能健步如飛!」

這是則寓言故事,箱子比喻為布施,枴杖如持戒,那雙鞋子則代表精進。學佛和行善事都一樣,去做就對了。行善是本分事,做了也不用爭功德;如果還沒做就計較功德,那實在是了不可得。

修行要守持規戒,規矩若守持得好,煩惱自然不會擾亂內心,便可以降伏煩惱,及時精進。持戒是本分,守於內心、淨化自心,下功夫所顯現出來的便是德相。

大家都知道行善就是功德,但若只是執著於「知」,而不投入去做,即使有再多寶藏、功德,也是得不到的,一心只想爭取,又怎會有所得?最終也只爭得滿心煩惱,這也不幸福!唯有身體力行,則不必爭,就有別人奪不去的收穫。

※本文摘自:《經濟日報》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