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66 | 回覆: 2 | 跳轉到指定樓層
plqa0910
大公爵 | 2014-8-1 11:10:32


s2_53dada2eb0a37.jpg




父母「講出來」的話,決定孩子的品格與成就。

愛說謊、沒禮貌、頂嘴、唱反調…,孩子的這些舉動常常讓你「失控」嗎?
在公車、捷運上,總是會看到大聲喧嘩、跑來跑去的孩子,
這時候媽媽總是會厲聲斥責小孩:
「你再這樣鬧,警察叔叔會來抓你喔!」
「你看,那個叔叔生氣了!」

孩子當下可能會乖乖安靜,可是改天換個地方或情況,孩子還是會上演吵鬧喧嘩的戲碼。
父母只是一直在循環「生氣→罵小孩、罵小孩→生氣」的惡性教養。



▼「3 階段」教養方式,決定孩子的成長


★ 幼稚園∼小學前 用肢體互動,表達讚美

對於還在唸幼稚園的小寶貝,隨時隨地對他說讚美的話就對了。在這個時期,父母可以盡情地為孩子每天的成長而喜悅,找到許多稱讚孩子的事情。孩子也會因為與父母的肌膚接觸感到開心,渴望有多一點的機會親近父母。

有些話孩子長大後不好意思說,但在這個階段都能大方地說出口。多透過語言及肌膚接觸讓孩子知道,他的誕生帶給你多大的歡樂,讓你多麼開心!



★ 小學一∼三年級 尊重差異,不和別人比較

進入小學後,孩子會開始了解自己擅長的事情是什麼,這時候不需要無謂的讚美,而是要針對孩子的能力或特質給予適時稱讚。剛上小學時一切都覺得新鮮,但有些孩子會因為時間久了慢慢地感到乏味無趣。此時,有件事各位一定要記住,那就是不要拿孩子和別人做比較。

「應該可以做得更好啊!」父母親如果像這樣過度期待,就會看不見他們的優點。好好觀察孩子本身的成長,在適當的時機聊聊他們擅長的事、學會的事或正在努力進行的事。同時將孩子給予父母的喜悅透過語言傳達出來,像是「有你這樣的孩子真是太好了」、「真高興你在我身邊」,向孩子表達感謝的心情。



★ 小學四∼六年級 鼓勵要「重質不重量」

「敷衍式讚美」對高年級孩子是行不通的。如果孩子能坦然接受大人的意見那倒還好,不過這時期的孩子已經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對於父母的讚賞,他們會分辦得出來是否出自真心,或只是隨口應付。
因此,出言鼓勵要重質不重量。當孩子的表現有所成果,或是沒有成果但有努力付出的時候,就是最佳的讚美時機。

稱讚不能只是說好聽的話,必須是「有理由的稱讚」。每個孩子需要的稱讚方式都不同,有些孩子是「有所成果時希望被誇獎」、有些孩子就是想聽別人大聲地說「你好棒!」有些則是只希望別人悄悄地對他說「你很努力喔」,或是希望對方「認同他做的事很專業」。



另外,將來的夢想如果常受到讚許,付諸實行的可能性也會越來越高,但當孩子說起夢想時請認同他,多說些鼓勵的話,讓他產生實現夢想的信心。

若孩子在學校受到霸淩或排擠,記得告訴他:「不管發生什麼事我永遠站在你這邊!」藉由這種具有保護性質且散發安心感受的話語,傳達你對孩子的愛。









▼孩子會聽、會看、會學!「夫妻相處模式」也是一種教養



先前曾聽到一位兒童教養專家說了這樣的話:「孩子會出現行為偏差,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父母感情失和。」因為她見過許多行為偏差的孩子,所以我認為她的話很有說服力。

在孩子心中,父母是創造自己的偉大存在。假如父母每天吵架爭執,孩子一定會感到非常不安。另外,父母離婚對已經懂事及已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也會造成相當大的打擊。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不應該出生到這個世上。甚至會開始自責,認為是自己破壞了父母的感情。



★ 夫妻的感情融洽,能讓孩子有安全感

父母互說對方的壞話也是大忌。因為孩子會全部聽進去。媽媽成天說爸爸的壞話,孩子就會瞧不起爸爸。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對於結婚生子、共組家庭這方面的事就會產生負面想法。

兒子還在唸小學時,我也曾讓他經歷過父母鬧離婚的情況,雖然等到他上大學我才離婚,但這樣的我實在沒什麼立場給各位建議。不過,夫妻感情好可以穩定孩子的內心絕對是事實。

所以,偶爾請別管孩子,和老公愉快地聊聊天,保持良好的互動。即使夫妻私下感情不佳,但只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都很愛他,這樣的家庭氛圍更能讓孩子感到開心。



                                      失控的一句話,可以摧毀孩子的人生,父母說的話,才是教養大關鍵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小弟申請好市民中~請各位大大幫個忙~
有來必有往~拜託瞜~!
鏈結網址http://www.jkforum.net/thread-7049805-1-1.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12301234
男爵 | 2014-8-2 11:04:45

父母言行舉止都是小孩模仿對象
在小孩子的時候父母就要做好準備 因為他們正在模仿你的舉止
有時不只父母  長期相處得幾乎的都會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plqa0910 + 4 + 4 感謝回報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4  金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plqa0910
大公爵 | 2014-8-2 11:31:39

12301234 發表於 2014-8-2 11:04
父母言行舉止都是小孩模仿對象
在小孩子的時候父母就要做好準備 因為他們正在模仿你的舉止
有時不只父母  ...

小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他們在學會思考以前..

就是不斷的在複製他眼前所見的一切在腦海裡.....


引言 使用道具
jaredlui
男爵 | 2014-8-2 13:39:38

不知道為什麼父母失和是孩子偏差的原因
但是我自己小時候也是經歷這樣的過程

我認為父母應該都是孩子淺意識的偶像
而且是最早觀察學習的對象
所以家庭影響孩子很深

上帝是公平的給每個人24小時
上帝給每個人的安排不同所以天賦條件都不同
當你的一扇門關起來了上第一定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個人部分是很贊同skinner的觀點
人一生當中很多的形成其實是被制約的
人與人的差異不大
最大的差異在於學習
而天賦雖然會影響學習但是真的不深遠
我自己認為在社會上越是成功的父母越是注重孩子的教育
有很多很多演講或是書籍在告訴人們成功的方法
"努力""學習"我認為是普羅大眾天賦較低的人能讓生活更好的不二法門
所以這些告訴我們成功的方法不外乎是認真努力與積極學習的態度
而真正能夠使人成長是經過努力學習的過程後所獲得的心得感想
故而每個人被制約的環境是不同的
孩子尤為單純更易模仿
所以給孩子良好的學習環境是父母努力的圭臬

所以父母努力學習創造能力許可的良好環境
孩子從她的環境中努力學習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plqa0910 + 6 + 6 精彩內容加分獎勵!

總評分: 名聲 + 6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