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03 | 回覆: 1 | 跳轉到指定樓層
gotome
區版主 | 2014-9-4 10:37:10

貪吃的小鹿


《大智度論》云:「世間人心動,愛著福果報,而不好福田,求有不求滅。」

所謂「一切唯心造」,心可以指揮行動、種因造福,所以修行主要就在修心。但世間人心多陷阱,佛教將世間相比喻為「愛河千尺浪,苦海萬丈波」。風一吹海就掀起波浪,同樣的我們內心若經不起社會上的愛欲引誘,也會陷於萬丈苦海中。

為什麼人心會浮動不定?因為「愛著福果報」,做了一點事就認為是在造福,能夠消災。

我也時常聽到有人抱怨:「我拜佛拜得這麼虔誠,為什麼都不能如願?我也做了很多好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挫折?」這就是愛著,為了求福才肯做一點好事,又時時記掛於心。「而不好福因」,一個人倘若做什麼就想立即成功,或是還沒造福因,就想得福果,這真是癡心妄想。

比如:今年種樹也要明年才會發新芽,更何況還必須先播下種子,辛勤耕耘,才有機會茁壯成樹;所以,得福必先種因、惜因。「求有不求滅」,人人都有很多愛欲執著,卻不去追求真正的解脫,殊不知這就是眾生的顛倒。

佛經中有一則故事──過去有隻很漂亮的鹿,有一天誤闖國王的花園,園丁見狀,怕驚擾了牠,所以不動聲色,讓這隻鹿逍遙自在的在御花園裡。此後,牠進出御花園時都無人驚擾,久而久之,牠就很習慣地在御花園裡吃細嫩的草。

有一天,國王到花園來賞花時,看到這隻美麗的鹿很喜歡,便命人捕捉這隻鹿。園丁懇求國王給他一點時間,然後每天都在園中的草上噴蜜,這隻鹿吃到香甜的草,竟忘了自己置身何處,更沒有警覺到周圍有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活動範圍已經越來越小了。

後來園丁手裡拿著沾了蜜的草,去餵這隻鹿,一步步地將牠引進了皇宮。等到園丁將草收起來時,宮中的人全部圍過來,這隻鹿才如夢初醒,看到那麼多人,牠嚇得全身發抖。

國王看到這隻鹿幾天前在大自然的環境中,那麼逍遙自在,現在進到宮中,反而惶恐得全身發抖、渾身不自在。由這隻鹿的境界,給了國王啟示,他想:這隻鹿就是因為心念貪著於味覺,才會陷入人們的圈套而惶恐掙扎;而眾生就好比這隻鹿,時常為了貪愛而掉進陷阱,不得自拔,這就是眾生的愚癡。

※※※

世間人心容易浮動,往往只知道向「有」的方向追尋,向愛欲的境界貪求,這就是不造好因,卻妄想獲得好報。修行就在於時時反觀自心,保護心念不動搖。

※本文摘自:《經濟日報》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 / 1 條隱藏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lookAv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2  金幣 + 1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1
FB分享
愛無礙心智障礙服務方案
讓大孩子維持社會功能,培育自立生活能力,提升信心及獨立性。讓家人獲得喘息,降低社會中高壓家庭的風險。
~大孩子需要您的支持,讓愛持續前進~
劃撥帳號:22587522  
戶名:臺中市愛無礙協會
回覆 使用道具
cngx02
騎士 | 2014-9-6 00:27:52

世間人心容易浮動,往往只知道向「有」的方向追尋,向愛欲的境界貪求,這就是不造好因,卻妄想獲得好報。修行就在於時時反觀自心,保護心念不動搖。

衆生得樂依佛教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lookAv + 10 感謝大大分享
gotome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0   查看全部評分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