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查看: 357 | 回覆: 0 | 跳轉到指定樓層
HCY57
男爵 | 2014-11-14 06:54:30

本帖最後由 santy013 於 2014-11-14 08:29 編輯

[attachimg]6024569[/attachimg



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彗星登陸器「菲萊號」(Philae)12日登陸67P彗星時,因其具有定錨功能的兩隻錨叉(harpoon)未發揮作用,導致菲萊號兩度回彈,目前暫時穩定著陸,並與母船「羅賽塔號」恢復無線電聯繫,同時陸續傳回畫面。

但ESA科學家指出,菲萊號傳回的畫面顯示,它似乎座落在崖壁旁,部分被陰影遮蔽,若其太陽能板接觸不到陽光,導致電池無法充電,登陸器30小時之內就會掛掉。科學家表示,他們還會設法遙控搶救。

菲萊號體積約如1台洗衣機,重約100公斤,下面有3隻腳作為支撐,根據設計,菲萊號的兩隻錨叉在其觸地時就該發射,讓登陸器能牢牢固定在彗星表面,但飛叉並未發射出去,登陸任務指揮官烏拉梅克說,登陸器還未定錨。

菲萊號第一次回彈的距離相當遠,可能達1公里,第二次回彈距離較短,現已暫時穩定。但烏拉梅克表示,他現在不敢遙控菲萊號發射錨叉,因為擔心發射的反作用力會影響菲萊號的穩定。

未來幾個月,菲萊號將在67P彗星表面進行科學探索,透過3D影像分析其化學組成和電性,並探討彗星與地球及生命起源相關的幾種假設。

從1985年開始參與歐洲太空計畫的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葉永烜認為,透過儀器登陸彗星,可以測量到許多望遠鏡看不到的現象,也有助於瞭解彗星的結構,打破傳統的天文理論,並且為太陽系形成、如何從小塵埃逐漸變成行星的過程,觸發新的想法,是人類太空研究的一大步。

葉永烜分析,登陸慧星對人類的意義重大,主因在於地球或太陽系的行星,其實都經過各種碰撞和高溫後才形成的球體,若要追究太陽系的起源,這些早已面目全非的行星,很難回溯最初生成的狀態,不過,慧星一直都在宇宙中,比較沒有經過高溫質變,採集上頭的沙塵或冰晶,就能去探究起源。

葉永烜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服務期間,就開始參與這項科學任務,並提供科學資訊和參與資料分析,同時,他也是土星探測「卡西尼計畫」的主要發起人之一。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anty013 + 2 + 2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2  金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